导 航
查看: 1527|回复: 5

《单位客观数据报备》与城建重心转移之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0 18:23:24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1-6-30 18:42 编辑

作为壹种探讨,语气没经过修饰,请各位见谅!批评指正壹律尊重!目的是为城市更好!


《单位客观数据报备》与城建重心转移之看法!
此方已在和讯网发表,网址如下:
http://hgyg.blog.hexun.com/65820053_a.html

各位!无论是国的当家人或是城的当家人或是家的当家人,总之各位大家好!恭贺党九十大庆!
    今天继续就《单位客观数据报备》简单说二句,目的是申请个人提案。《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最大特点之一是名称简洁好记,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单位客观数据报备个人认为是未来城市管理、甚至是国家管理的最高智慧或最高境界,任何人遇到任何事情,如有解决不了的,通过壹个窗口就能查询到最具权威的讯息或数据,从而循序渐进地最终解决问题,城市管理也能通过壹个窗口,查寻到所有相关数据,从而作出“英明”决策,例如道路埋管线,能在客观数据的科学判断下,协同所有相关单位壹次性开挖埋下所有管线,做到壹次开挖“五十年不变”,这难道不是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吗!
    昨天电视新闻报道标题是:上海加快新城建设 城建重心向郊区转移,日期标明是2011年6月30日。视频:上海加快新城建设 城建重心向郊区转移 (2011年6月30日)
   

    我就在想:城建重心的转移是否建立在客观数据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为此,我通过GOOGLE地图进行了客观的观察,日期是2010年2月13日在世博前拍摄的,时间不算太远,就壹年多几个月之前吧,比较可能会使当家的或城规当家的有所启发吧?!

    上海十六铺 视角海拔高度1.00公里 2010-02-13


      上海老南市区 视角海拔高度1.00公里 2010-02-13

上海市区最中心南京路后面 视角海拔高度1.00公里 2010-02-13


上海恒隆展览中心后面靠苏州河 视角海拔高度1.00公里 2010-02-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27:41 |
    看了以上GOOGLE拍摄到的2010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照片,我个人感觉是:人类要善待自己的城市,珍惜它的每壹寸土地,切莫“喜新厌旧”,建了壹摊还未成熟,还仅仅是百分之几的个位数开发程度,就撂下又去“寻其它欢乐”,使留在市区的壹摊壹摊的荒凉表象,和要与国际顶级城市竞逐,最终实现四个中心的雄心,不太搭调,不太相称!
    时间还有点,再比较香港住宅楼,不象内地选块地,就匆忙建造,特别是最近的经适房,更是筹钱有难度,壹旦筹到就匆忙建造,要完成上面的任务吗,这就是大陆城市与香港的根本区别,香港把住宅楼建造与景观紧密结合。

    香港这么小,建造却是那么的大气度,城规始终不忘记自己代表世界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第壹财经第壹地产经常有看房视频,总在不无自豪地说我们的房子容积率是百分之零点二,而香港密度已很高了,建造的容积率基本是百分之六。香港外围百分之八十五的土地还未开发,却专心致志地紧盯维港、九龙、新界开发,它们是把拳头收拢握紧,打出去才有力,我们好象是把手掌摊开,会不会更加有力呢?

    个人邮件签名: 上海如能坚定地沿黄浦江开发,坚定地沿苏州河开发,坚定地沿东海沿岸开发,坚定地扫除城市乱七八糟的架空线和东倒西歪的电线杆,坚定地规范整洁道路,坚定地建壹处美壹处,而不是建壹处摊壹处,还景于民,还路于民,还蓝天于民,还富于民,还福于民,事事处处以人为本,加快老旧区房屋的置换和改造,不搞莫明其妙的那种极其空旷的所谓绿地,务必搞以树林为主的绿地,在上海北面、西北面、西面,高、宽、密地种植能抗沙尘、抗大风、抗寒冷的树种,使上海向自控小气候方向的宜居、宜商、宜游、宜购、宜乐、宜文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迈出壹大步,上海将是世界城市的姣姣者。
    世上事如要我做,我该怎么做?城市要美好,内外要兼修。城市设施一切为方便城市人的使用着想,建筑简洁大气,架空线入地或妥为安置,道路平坦整洁,景观简朴自然,有很好观赏性,城市设计有国际视野的前卫,建筑百年大计绝不落伍,旅游文化景点与商业服务设施有机连接,片片块块跌宕起伏壹气呵成,幢幢楼楼景致互相“陪衬”互相“照应”,给城市人和旅游人带来连绵不断赏心悦目的享受和惊喜。

    以上论点如有不正确处,请指正!

    上海市民“城市用户”,我的网上妮称有:以人为本 阳光民意或以人为本辨真伪或人为本探真假。

                                     写于2011-6-30 下午
图片未显示,请看和讯显示.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29:10 |
请参看以前我的文章:上海是否务必要建立类似《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平台?!(草稿)

文章在和讯网,网址:
http://hgyg.blog.hexun.com/64062879_d.html

文章在天涯论坛网,网址: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41/1/992590.shtml


《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杂记,以后增改再成文。
    关于《单位客观数据报备》的个人理解,单位:指涵盖所有政府行政窗口对外服务机构、在上海搞生产、经营、服务的大中小企业、甚至加工作坊。客观:指对公众提供产品服务的真实数据。报:指向全市数据中心输入数据以示报告。备:指全市数据中心备案。
    《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库平台,最大的特点或叫优点或叫最终目标,用简洁的话表述就是:(城市用户最终能通过《壹个窗口》,找到所想要的数据,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办成所想办成的事情)。我认为,智慧城市首先是城市智慧,没有城市的智慧,智慧城市是句空话。好象有点绕,其实不然,如没有城市处处为城市用户智慧地人为本地着想,这座城市怎么也不会象智慧城市。《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库平台,就是城市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很形象的比方犹如城市图书馆,读者在壹个馆壹个窗口就能借阅到想要的书籍,不论想借经济类、金融类、航运类、商贸类、建筑类、景观类书籍,不必跑经济图书馆、金融图书馆、航运图书馆、商贸图书馆等等,以此类推。还有诸如想借军事类、文化类、旅游类、历史类、地方类等等书籍,不必跑军事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旅游图书馆、历史图书馆等等,以此类推。恕我在这段描述比较罗索。
    目前上海的所有数据如要查阅,均要挑选许多窗口,上海的电视新闻经常报道,要查询什么信息请去什么什么网,要办什么事请去什么什么窗口,要解决什么问题,请打什么什么电话,这些林林总总的网络、窗口、电话,报道壹过,时间壹久就会被忘得干干净净,或者随情势变化而改变了,城市用户是搞不清楚的!什么叫城市用户,包括政府官员、公务员,他们下班后同样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城市服务,都会变身为城市用户,试问官员们、公务员们,你们即便是“有权有势、近水楼台”,随着时间和情势的经常变化,你们搞得清楚这些林林总总的网络、窗口、电话吗?你们都可能会是壹头雾水,更何况一般的城市用户了!过去是条件不具备,可现在已到了互联网时代,城市特别是刚举办过世界博览会的国际大都市,更有条件做到壹网、壹窗、壹电(电话),为城市用户提供到位的服务。图书馆有能力把所有图书整合到壹起,最初的情况肯定也是很分散的,他们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所有的图书资源智慧地整合到壹起,创造了壹馆壹址壹窗地对外借阅,从而大大方便了读者。我相信《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库平台也能以城市用户为本,最终做到在壹网壹窗壹电,就能查询到所有信息,并以政府最具公信力的数据平台为背景,掌握最具公信力的信息,去各个分门别类的服务部门,解决他们所想要办理的事情。
    说到常效的常态的管理的机制的:我就想到各位每天坐到电脑前,只需按壹个开关键,就能进入电脑和无限暇想的网络领域,不必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到处检查,开机的代码有没有写错了?硬盘接口是否进入不了数据?或是焊接有脱落?或数据线有断裂?或是液晶屏有假冒染了颜色,或根本就是黑白屏?或是电源没达标,转数有问题?或是显卡根本得不到直流电?或是键盘回车按下就起不来了等等,这里的一切的一切,均处于“常效的常态的到处的有标准的有数据的全方位的”监管之中,根本无需电脑操作者担心,所有的一切均由企业高品质的标准的生产和编程人员精心的壹丝不苟的编程在后台全部搞定了。
    我为什么以电脑举例呢?原因是上海的“核心”东方明珠周围出现非法旅社到处拉客斩客,管理部门很无奈没有好的办法。我把这种事情堪比电脑的核心CPU周围已经堆积起厚厚灰尘,CPU上面的电扇已不转了,每天开机只能勉勉强强进入WIN了,电脑维护清扫人员却无可奈何说灰尘很顽固,清扫壹次它们又会卷土重来,实在没办法?是不是很搞笑,什么叫常效的常态的管理?夸张地比喻:是否不久后要闹到中国馆周围发现有人在朝着墙根随地小便,才会引起高层震动命令:该狠抓壹下的或反省壹下的城市的常效的常态的管理的机制的了!?在我打高层二字时,居然是词组,说明高层被广泛应用,我就放心了。


本人随便挑出几条上海新闻,进行关于单位数据报备、责任到人,岗位到人很有必要的评论。

金山区卷心菜收购价5分钱一斤 专家建议组织化经营破解滞销难题
( 2011年4月24日 )
  继湖北一菜农将包菜碾碎作肥料后,这几天,上海金山区油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把卷心菜翻倒。4月24日上午,商务部已派人到金山区了解情况。新民晚报记者则在上午9时40分许电话采访金山区油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卫永斌。这位年近五十、种植2000多亩菜地的老农解释:卷心菜收购价5分钱一斤,而采摘的人工成本就要4分钱一斤,得不偿失。随后,老卫在分析原因时又说:一是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二是南北气候原因,今年南方气温低,推迟了季节菜的正常上市时间,而北方则天气正常菜也正常供应,南方北方的时间差被打乱,两地蔬菜集中上市,价格也就下来了。

  在上午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蔬菜滞销,似乎非关“核辐射”,主要是农业“靠天吃饭”。江桥市场顾问张根兴证实,去年同期许多蔬菜品种的价格都较高,大白菜、卷心菜、西芹、大葱很赚钱。而这几天,江桥市场却蔬菜滞销。老张认为,除了种植面积的扩张,加上天气原因,蔬菜交易市场还出现了营销商“惜售”的现象,想等价格上来一点时卖出去,这也加剧了蔬菜更加“集中”上市。以郊菜为主的江杨市场情况与江桥类似,去年同期青菜0.70元1斤,现在青菜只有0.30元1斤,至于卷心菜的价格更是下降厉害,主要是菜的量大了,价格就下降了。但是,业内人士称: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很久,这一茬结束,第二茬上来,会带动其他蔬菜价格从低迷中上扬。

  “蔬菜问题不能用一时的价格来看待。”上海城市超市老总崔佚雄如此注解“菜烂在地里”的情况。地里一斤菜,三分之一是成本,还有更大的成本是分拣、包装,尤其是运输,菜的价格过低,也许就烂在地里当肥料。此外,单一品种抗风险的能力不行,一定要有组织化来经营,把平时赚来的钱在“亏”的时候填进去。

  当然,上海已采取不少措施,既保证市民的吃菜,又要顾及到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但是,蔬菜价格在合理的范围内“上涨”时,市民也要理解,否则,一直处于低价运行的蔬菜价格最终会导致农民“怕种菜”或“不种菜”,如此,受损害的还是这个市场,还是市民的菜篮子。

本人对蔬菜问题的首次看法:昨晚看到壹条上海农村新闻:种植卷心菜的菜农,由于卷心菜价格太低,基本是亏损,因此放弃卷心菜收割,任其烂在地里。原因是前年或去年卷心菜价高,菜农都扩大种植面积。这就是没有客观数据所导致的很大损失。如有了《单位客观数据报备》并能在网上查询到,乡政府便会引导菜农合理安排种植品种,菜农得到网上所有种菜的信息,也会自行调整种菜的品种、面积,从而避免了壹窝蜂大种特种盲种的损失,使输送往城里的蔬菜品种更为合理更为丰富,菜农也从中得到很好收益。

本人对以上新闻评论:据上海电视新闻报道,收购卷心菜5至6分钱一斤,而农贸市场却卖一元至几元钱一斤,农民那头怎么补救,也是亏。消费者那头仍然是买菜贵,唯独肥了中间商。农民的种植信息和农贸信息,为什么不能发动经农种、经农贸者自己来填写,自己来更新,并永远由权威的政府部门发到最易被搜索到的网站上,供相关所有人“永不消逝”地共享,如此这般,怎么会有二头亏或贵,中间肥流油的情况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8:30:27 |
上海创新基金资助模式受关注
( 2011年4月25日 )
  由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承办的创新基金工作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会上,上海的创新基金资助模式受到关注。

  为配合国家创新基金的实施,从2000年起,上海市政府拨款设立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11年来共立项资助4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项目中有2148项争取国家创新基金,获国家资助经费合计达13.33亿元。在受上海创新基金资助的企业中,有33%是成立不足18个月的初创型企业,有59.5%是员工人数在100人以内的企业。

本人评论:这些立项资助是全透明进行吗?公开、公平、公正性如何?关键是由谁负责?最后批准给予谁的?落实的整个过程是否有确实的监督?从而避免了惯常出现的拉关系或走后门现象。
由此可见,上海的新闻,与全国各城市的新闻,没有多少上海的特色,曾如我说过:字里行间看不到人,看不到出现状况后能出来担当的能负责之人。

东方明珠下的非法旅社非法拉客,这里问壹句,那时上海最中心区域的网格化负责人到哪里去了?最中心区域难道就没常态的、常效的管理吗?再问,上海最中心的警力到底有没有效力,警力说整治了好多次,又有回潮。请问:非法旅行社的非法车辆,难道不能扣押没收吗?难道非法旅行社那么的财大气粗,扣壹辆再来壹辆,继续拉客,真是那么的牛气吗?负责的警力担当之人是谁呢?这条新闻透视报道后,就没了下文。

构建工程安全公开信息平台 本市整治建筑市场工作会议召开
( 2011年4月26日 )
  “11·15”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上海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整治建筑市场。4月25日召开的上海市整治建筑市场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目前全市18个区县正按照“全覆盖、底数清、项目清、问题清”的要求开展自查。副市长沈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透露,上海将构建工程安全公开信息平台,考虑信息平台由建设程序审批系统、工地现场监管系统、建设主体管理系统、建设市场信息服务系统、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等5大系统组成。

本人评论:首先有了这么多系统,会不会到时互相间地踢起皮球来呢?工程安全公开信息平台成立后,由谁负责主抓工程安全后续工作?这才是关键所在!往往上海的新闻报道,就缺少这方面的公开信息。虽开始抓了,到后来由于新闻最终会在报纸上或网络上消失掉,人们也会淡忘了,谁还会记住那么多的系统?壹年半载其它地方或许又会出现工程安全隐患,如果工程安全公开信息平台始终放在政府的壹个窗口《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平台上,随时随地便能查找到监督到,这种广泛人群的查询监督压力,任何工程负责都无法掉以轻心以身示法放松管理。

上海务必要由目前的脚痛医脚的头疼医头的肚拉治肚的大检查的大排查的大新闻的大报道的事后诸葛亮,转变为事前的数据报备的可预测的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意义的防患于未然的事前诸葛亮。

上海应在“水”上做足文章 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举行
( 2011年4月26日 )
  市政府4月25日召开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于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建议。副市长赵雯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屠海鸣建议,上海应该开发各种“旅游秀”节目,增加在沪过夜的游客人数。他说,一般而言,过夜游客在一个城市的消费是非过夜游客的三倍左右。

  多位代表和委员建议,上海应该在“江、河、湖、海”等水元素上做足文章,开发邮轮、游船和游艇旅游,形成“水上旅游”体系。市旅游局表示,未来5年,上海将围绕都市中心旅游圈,打造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旅游区,沿黄浦江、苏州河、杭州湾北岸的沿水旅游带和崇明生态旅游岛,形成“一圈四区三带一岛”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将重点推进黄浦江延伸内河、长江和海岛水系等一批水上旅游项目。预计到2015年,水上旅游的客流量可达到5000万人次,经济贡献连翻两番。

本人评论:还未置评。摘抄过去个人签名。
个人签名: 上海如能坚定地沿黄浦江开发,坚定地沿苏州河开发,坚定地沿东海沿岸开发,坚定地扫除城市乱七八糟的架空线和东倒西歪的电线杆,坚定地规范整洁道路,坚定地建壹处美壹处,而不是建壹处摊壹处,还景于民,还路于民,还蓝天于民,还富于民,还福于民,事事处处以人为本,加快老旧区房屋的置换和改造,不搞莫明其妙的那种极其空旷的所谓绿地,务必搞以树林为主的绿地,在上海北面、西北面、西面,高、宽、密地种植能抗沙尘、抗大风、抗寒冷的树种,使上海向自控小气候方向的宜居、宜商、宜游、宜购、宜乐、宜舒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迈出壹大步,上海将是世界城市的姣姣者。

网上你只要输入以人为本 阳光民意,就能找到我的相关信息。世上事如要我做,我该怎么做?城市要美好,内外要兼修。城市设施一切为方便城市人的使用着想,建筑简洁大气,架空线入地或妥为安置,道路平坦整洁,景观简朴自然,有很好观赏性,城市设计有国际视野的前卫,建筑百年大计绝不落伍,旅游文化景点与商业服务设施有机连接,片片块块跌宕起伏壹气呵成,幢幢楼楼景景互相“陪衬”互相“照应”,给城市人和旅游人带来连绵不断地赏心悦目的享受和惊喜。

上海市民我经常称之为“城市用户”,我的网上妮称有:以人为本 阳光民意或以人为本辨真伪或人为本探真假。写于2011-5-2 14:10
不知这三篇在此发表过,如有重复请见谅!
发表于 2011-6-30 18:59:28 |
l楼主说的非常非常有道理,我感觉和发达地区的价值观相去甚远!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20:12:17 |
并非创新之创新:上海应有《单位客观数据报备》数据库(有待修改)
 
    各位好!发表在天涯上,网址: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41/1/988948.shtml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0:37 , Processed in 0.04702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