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 07: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虹桥国际舞蹈中心,除了专用剧场,还将让上海专业舞蹈院团和院校有一个开展舞蹈创作、人才培训、社会教育的新家。除了现有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这里还将引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这都是拥有着金字招牌的名校名团。上海歌舞团从《闪闪的红星》《霸王别姬》到《天边的红云》,佳作不断。以创作《白毛女》《花样年华》而蜚声中外舞坛的上海芭蕾舞团,先后有一批明星在国际芭蕾舞大赛中荣获27枚奖牌。上戏舞蹈学校的芭蕾舞和中国舞专业海内外有名。上戏舞蹈学院则与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一同构成了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三足鼎立之势,近年不断拿出《四季》《红》等舞蹈诗力作。”
据悉,舞蹈中心将“文绿结合”,通过大面积植绿等打破原有舞蹈学校、院团的围墙界限,实现室内与室外,舞蹈展演、创意创作、教育培训和绿化空间的多层次融合。同时,还将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面积,建设开放的舞蹈文化休闲街区。“未来,这里是中国舞蹈创作、演出、制作的一块人才高地,各院团联手创制佳作、培养人才、交流艺术将更为便利,舞蹈的核心功能将被大大凸显。”
舞蹈产业与商务区联动发展
陶天行告诉记者:“世界上著名的舞蹈中心都具有专业化的舞蹈表演剧场,如英国的拉班中心,专业剧场对于充分展示舞蹈表演艺术有着重要作用。虹桥国际舞蹈中心建成后,我们的芭蕾舞团就可以像美国芭蕾舞剧院每年固定在林肯艺术中心、纽约城市中心举办舞蹈演出季那样,有自己驻场的剧场,推出自己的舞蹈演出季,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内外的巡演,探索实践驻场剧团的舞蹈发展新模式新机制。但中心又不是简单地造一个剧场及其它设施,而是希望通过剧场的影响力,形成一个舞蹈产业链,吸引世界一流剧目、舞蹈赛事、舞蹈艺术家及国内外的舞蹈机构组织,以此来提升整个舞蹈中心的品牌价值。”
此外,借鉴法国国家舞蹈中心等建设经验,虹桥国际舞蹈中心也将通过充分整合舞蹈资源,逐步营造出产学研一体化的舞蹈发展环境,并向社会辐射。“建成后的舞蹈中心不但将改善‘两团一校’的环境,还将辐射周边街区,形成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比如,满足各种社会培训的需要。以后,不但家长可送孩子来这里学芭蕾舞,年轻人也可以来这里学国标舞、街舞等等。”
“虹桥商务区定位于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和长三角地区的高端商务中心,区域内将集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商务人士与旅游人士。舞蹈中心的建设,将通过打造国内国际舞蹈赛事、舞蹈新作推介、舞蹈艺术展览展示功能,进一步提升虹桥商务区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打造大虹桥地区文化旅游休闲品牌,为周边商业、餐饮、宾馆等业态调整提供依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