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东山小贝

[城建综合] 武汉长江九桥沌口、十桥杨泗港大桥建设过程新闻图片记录贴!(不定期更新至完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2# bobo198191


    能第一时间看到现场直播的这种感觉真好!{: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obo198191


    能第一时间看到现场直播的这种感觉真好!
东山小贝 发表于 2014-12-4 10:30

1000多吨的庞然大物下水还是蛮壮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沌口长江大桥也是昨天开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沌口长江大桥也是昨天开建的
loveless 发表于 2014-12-4 10:48

昨天开建的相当于主体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bobo198191


    是啊{: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2: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在建沌口、杨泗港、三阳路、8号线还是很霸气的,后面的铁机路,堤角,汉正街等等什么大桥隧道就先不奢望了,只是再等青山和11号线开工就小小的满足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坐拥10座长江大桥 成“世界桥梁展览馆”

中铁大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感叹,武汉是中国建桥之都,10座长江大桥,各具特色,算上汉江上桥梁种类,武汉桥梁类型之多,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桥梁展览馆”。

  9公里江面密布4座大桥

  从长江大桥至白沙洲长江大桥,短短9公里的江面,密布4座长江大桥,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可谓绝无仅有。

  “如此高的密度,已形成桥群景观。”徐恭义介绍,按照十年前的规划,杨泗港长江大桥的位置曾规划为隧道形式:原来这段区域已规划包括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内的3座长江大桥,如再建设大桥恐将影响航道和水上运输,造成水上“堵船”。

  但根据已经建设的长江隧道经验,长江隧道不允许7座以上客车、公交车、货车通行,通行能力有限;若为了扩大通行能力,必须增大隧道半径,技术难度和投资都会相应增加许多。

  最终,杨泗港长江大桥的1700米“一跨过江”设计浮出水面。徐恭义坦言,这并非为了追求“世界跨度最长的双层悬索桥”的地位,而是现实的建桥条件限制所致。

  这个最终方案的出炉,也正是说明了随着近年来中国桥梁材料及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使二十年前国内不能自主完成的特大型桥梁成为现实。杨泗港长江大桥建设所用高强度钢丝和桥梁钢材将依靠国内企业自主生产,不再依赖进口。

  斜拉桥悬索桥主打

  盘点武汉现有及在建的10座长江大桥,其中6座为斜拉桥,阳逻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因为环境条件限制而对跨度的要求更大,因此选择了悬索桥的形式。

  此外,10座长江大桥可谓各具特色,例如,鹦鹉洲长江大桥独创的三塔四跨设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徐恭义介绍,当初进行这一设计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引喻三镇”,而是因桥梁两侧江域各具功能,为满足功能需求,并保证桥梁安全,最终采取了三塔形式。

  目前长江上的10座在建或已建成长江大桥,7座出自大桥院设计。第11座青山长江大桥,也是由中铁大桥院负责设计。

  广州人羡慕武汉桥多

  上月,一位湖北籍的广东媒体人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上发出一篇题为《一个武汉,打败广东》的长帖,帖子中感慨上世纪90年代经历武汉过江之痛,现在广东工作常遇珠江口过江难,10多年后重回武汉惊叹8桥飞架长江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巨变。

  目前,过江桥梁通道建设带来的效果已经显现。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由于二七长江大桥的分流,长江二桥车流量较去年下降,二七长江大桥通行状况较畅通,还未达到设计负荷。预计年底鹦鹉洲长江大桥通车后,交通压力还将进一步缓解。

  记者崔梦欣 通讯员王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泗港大桥总投资约85亿元 成武汉造价最高长江大桥



图为:昨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开工仪式在汉阳江边举行。(记者 倪娜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汪洋 通讯员 王虎 张静

  昨日开工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第十座长江大桥,也是造价最高的长江大桥——总投资约85亿元。

  同日开工的上游沌口大桥和即将通车的下游鹦鹉洲大桥,总投资都在50亿元上下。

  杨泗港大桥造价为何如此高?

  双层设计 一桥顶两桥

  “总投资高,是因为建设体量大,一座桥顶两座桥。”

  昨日,杨泗港大桥总设计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来到开工现场,亲眼看工人们开钻打桩。

  在他看来,杨泗港大桥造价高的原因,在于设计超前、功能完备,“如果平摊到每个车道和建筑面积上,比建两座六车道的长江大桥节约得多。”

  杨泗港大桥北起汉阳国博立交,跨越长江后落于八坦立交,全长4.13公里。随着城市发展,两岸人口、商业密集,双层设计为今后留足功能空间。

  江城已建成的桥梁中,武汉长江大桥和天兴洲大桥都是公铁合建的双层桥,上下层都走汽车,在长江建桥史上还是第一例。

  一跨过江 造价更贵

  杨泗港大桥采用超大跨度悬索桥,一跨过江,造价比一般斜拉桥要贵。

  此前建成的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军山大桥、二七大桥、天兴洲大桥等均做成斜拉桥,而阳逻大桥、鹦鹉洲大桥则是悬索桥。

  杨泗港大桥设计为双层悬索桥,一跨过江。主跨1700米,系世界上同类桥梁的第一跨度。

  一跨过江的代价,是桥体要建得足够大,受力才能达到要求。以大桥受力主缆为例,杨泗港大桥两根主缆各要承受6.5万吨的拉力,直径超过一米。

  同为悬索桥,鹦鹉洲大桥主塔最高为152米,而杨泗港大桥则高出百余米,为255米。鹦鹉洲大桥锚碇直径60余米,杨泗港大桥则为98米。

  经测算,杨泗港大桥主塔需要7.5万立方米混凝土,如果算上基础,则更多;钢桁梁、主缆等需要的钢材在10万吨以上。

  BT建设模式 拉高成本

  杨泗港大桥85亿元的概算总投资中,建安费55.5亿元,征地拆迁费13.8亿元,剩下10余亿元,应为BT模式建设的“管理费”等支出。

  杨泗港大桥采取BT模式建设,意味着让别人垫钱建桥。

  BT是英文单词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意思是“建设——移交”,就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譬如利用施工企业资金,由其完成融资、建设任务,工程验收合格后移交给政府。政府会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并加上一定比例的回报。

  BT模式虽然拉高了建设成本,但是减轻了政府融资压力。

  行人自行车可通杨泗港大桥
  记者 汪洋

  武汉已建成的长江大桥中,仅长江大桥两边可以骑行,其余桥梁均未设置自行车过江通道,留有人行道的也仅长江大桥、二桥。

  本月底即将通车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原本没有设计人行道,大桥施工后有市民提建议,才将大桥两侧的检修通道改成观光步行道。

  位于中心城区、连接长江两岸的杨泗港大桥,也充分考虑“观光”功能,让市民能近距离接触大桥,俯瞰江面桥群和三镇美景。

  根据设计,杨泗港大桥上、下两层都留有人行道,布置在钢桁梁外侧的桥面上,各宽1.5米,下层两侧也设有非机动车道,各宽3.5米。

  大桥上既可开汽车,也可跑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还可步行、观光。

  相关阅读:沌口大桥 我省首座BOT建设桥

图为:沌口大桥效果图。
  记者 廖志慧
  军山长江大桥BOT夭折

  沌口长江大桥的开工,使业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建桥“BOT”模式。

  BOT为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这种投融资方式是,政府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特许协议将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权让给项目投资人,当特许期届满后投资人将该基础设施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曾想第一个“吃螃蟹”的BOT项目是武汉军山长江大桥。1994年,国家计委选择了5个BOT试点项目——广西来宾B电厂、成都第六水厂、广东电白高速公路、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和长沙望城电厂。最终,因种种原因,军山长江大桥项目与BOT失之交臂。

  沌口长江大桥再试水

  作为我省首个BOT模式建设的桥梁,沌口大桥总投资52.2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75%,自筹资金25%。大桥建成后,由项目投资人运营30年,再交由地方政府管理。项目投资人武汉中交沌口长江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由中国交建集团旗下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院共同出资成立。“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BOT模式可有效提升质量、缩短工期、将效益最大化,减少政府投资压力。”中交沌口长江大桥投资公司总经理方卫东说。

  因属于武汉市四环线的一部分,该桥建成后会按全省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收费,纳入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再由高速公路收费部门划拨。

  按规划,至2015年底,我省已建、在建的长江大桥将达32座。今后的桥梁建设中,BOT会否广泛应用?专家表示,路桥等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遭遇瓶颈、预算限制日益紧张之时,BOT模式会越来越多,“但应用不好的话,可能导致社会使用公共产品的支出会更高。”
  沌口长江大桥建最宽大桥重点考虑货车碾压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隋业辉 张连成

  尽管开工仪式昨天才举行,但沌口长江大桥早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前期施工。蒙蒙雾气中,沌口长江大桥北岸施工栈桥桥头,一大股江水正从主墩围堰中抽出。

  随着两个主墩围堰在水中下放到位,中交二航局沌口大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吴小斌松了一口气。“钢围堰精确定位是施工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后面桩基施工。”

  沌口长江大桥主桥宽46米,是长江上最宽大桥。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宽?吴小斌介绍,主要从两点来考虑。

  他说,大桥的主塔设计为“宝石”型,美观大方。但斜面设计给施工带来新难度,钢箱梁要足够宽。46米宽的钢箱梁,在长江上也是最宽的。

  另外,四环线今后主要承载货车,是武汉的物流大通道,预测未来货车通行量占到43%,客车占57%,货车占比较其他环线更高,需要更大容量。为防止超重货车碾压,桥面上将划分专门的货车车道,钢

板较普通客车通行道加厚2毫米。项目部还专门成立项目组,准备从沥青选材、铺设技术上全面破题,确保桥面沥青不变形。按照设计目标,该桥将能抗300年一遇洪水及七级地震。
  
  十座大桥 一桥一景



■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1957年建成,为公铁两用的连续钢桁梁结构大桥,没有主塔,却十分结实耐用。

  ■长江二桥 1995年建成通车,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400米,在当时世界上建成的同类型桥梁中名列前茅,主塔为H形。

  ■白沙洲大桥 2000年建成通车,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的斜拉桥,最大跨度618米,为当时世界第六大跨斜拉桥,主塔为A形。

  ■军山大桥 2001年底建成,主桥为5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倒Y形主塔。

  ■阳逻大桥 2007年12月竣工通车,武汉首座大跨度跨江悬索桥,主跨1280米,一跨过江。

  ■天兴洲大桥 2009年底建成通车,世界上最大的公铁两用桥。

  ■二七大桥 2011年底建成通车,三塔斜拉桥,两个主跨均为616米,武汉城市二环线上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

  ■鹦鹉洲大桥 基本建成,计划本月开通,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主桥面双向8车道,通车后,将画圆武汉城市二环线,并为长江大桥减负。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 昨日开工,预计2018年建成,将是长江上最宽的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 昨日开工,预计2019年建成,将成世界最大跨度的双层悬索桥。 (记者 汪洋 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wuhan2014


    说了,桥位就那么多,能搞宽点搞宽点。上海那是卢浦大桥还是南浦大桥,双向7车道,看着都别扭。看着都是车满为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楚峰


    也是,没记那么清楚。只记得当时规划是八车道的,现在出来一看,变成六车道了,所以惊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bobo198191


    知道是双层的,只是惊异 规划是 双向八车道,但这里变成六车道了。不过以后可以重新画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3: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chihao93


    那二七造业啊,晚建个一两年,搞不好也32.5了,就跟4号线一样。。。。。话说北边的桥都没人行道吧,二桥,二七桥,天兴洲。可惜了,不能看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5: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2桥有人行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7: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大桥估计18年通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大桥估计18年通车!!!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4-12-4 17:16


青山大桥也得跨过天兴洲的,和天线州大桥一样,分南北岸两桥的,如果明年开工的话,18年可以完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15:20 , Processed in 0.05137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