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ert068311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汉没有高品质写字楼集中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 0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武汉的CBD能够做成的估计就纸坊和光谷,标准不高,3线CBD有希望。{: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02: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武汉的CBD能够做成的估计就纸坊和光谷,标准不高,3线CBD有希望。
求天 发表于 2014-5-3 02:09



    你说你不是江夏人,我真的是不信,呵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4: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不错,很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8: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鏖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武汉城建比南京、重庆、成都、沈阳等同级别的城市差,这些城市我都去过多次,毋庸置疑,每个城市都有亮点,但看城建要综合看,武汉两江四岸、三镇鼎立、百湖辉映、山水相依、桥楼互动,其大气磅礴的气势别说在国内,在世界上都难找。各位网友都说的有道理,武汉目前缺乏集中建设区,不完全是规划的原因,武汉的规划曾获国际大奖,说到底还是开发开放比沿海城市晚了十年左右,投入不够,历史欠账太多,近几年有起色,正在奋起直追,几个亮点片区已具雏形:沙湖周边、武汉天地片区、武汉大道徐东至梨园片区、沌口体育中心片区、西北湖片区、洪山广场片区、武昌沿江片区等,一个城市有如此多的高品质街区的确不多见。说句一些人不爱听的话,武汉一镇的城建可敌一个国内城建较好城市!武汉这种三镇独立成市、分中心开发、百花齐放式的城建从长远看是有利的,使三镇得到均衡发展,同时避免单中心开发模式的交通困局。武汉需要的是时间和坚持,千难万难坚持最难,这几年武汉地铁、高楼、大桥、高架一起上,的确有点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我们武汉谋划的一幅鸿篇巨制,相信三、五年后武汉将让全国人民惊艳,十年后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8: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墩和武昌滨江都指望一家开发商,速度不慢才怪,某种程度上来讲,武汉是被这些开发商变相绑架了,拖累了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开发进度,没有竞争就很难有速度和品质。如果多引进几家同时开发,我相信都会互相拼速度和品质,以求在该片区获得更多关注,这才是成熟的市场应该具备的。目前看来只有江正街有这个势头,就是拆迁很漫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8: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uaikuaipao 于 2014-5-3 09:01 编辑
回复  kuaikuaipao


    感觉还是有些困难,武昌江边住宅太多了,在汉口往对面一看,几乎全是住宅啊
yiyeqingfeng 发表于 2014-5-3 00:05


那是因为绿地的A1、A2地块还没建起来,建起来了就把绿地的住宅挡住了,另外绿地地块往1桥方向有华电的300+、交通职院的楼以及裕达华地块, 往2桥方向是原来据说是中节能和乐天搞的B地块,这些都建好就连成一大片了,武昌滨江商务区建的好的话就真的可以傲视群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巴山楚仁


    是不是我去的旺角那一块?有些记不清具体地名了,但确实感觉在路上很难见到阳光,背开地铁的街区高度要低些,光线还可以。
   汉口的老街区路网和这些差不多,但是租界区都是洋房不高,非租界区都是建国后的6层建筑,所以还不是很压抑。如果这些地方以后都拆迁建高楼,效果和香港是一样的。
   中环那边虽然楼看起来也很密,但是还是有点依次渐高的味道的,路上干净也开阔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bert068311


    你说什么没拆迁压力根本就不了解深圳,深圳现在除了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根本没什么多余的地来发展了(除了填海出来的前海后海等地),80年代深圳起步那会的规划能和现在比吗,现在还不是大把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现在拆迁成本高的很,不亚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拆个城中村不知道要诞生多少亿万富翁,所以现在深圳城市更新进程很慢,拆迁是个大问题,很多10年前就开始谈的项目现在还拆不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bert068311


    走上海模式也不是全然照搬,你把目光集中在上海和武汉的相似度上,就觉得三镇完全能填到上海的格子里头,所以上海怎么做的武汉也要怎么做。你忽略了差异程度,先立一个比较主观的论点再找论据,但是城建这回事不是写作文,也不是辩论,是分析和推理,你全面考虑以后才能做结论。
     你要从历史上找相似处,那先看历史,不说远的,先看近代。苏州河不是汉江,硚口也不是黄浦,上海的租界挨着苏州河,武汉的租界离汉江有多远?苏州河以北,包括虹口还能搭上租界的边,闸口根本不在岸边,汉阳却不是,入江的地方一座龟山,进深的地方琴台月湖。苏州河两岸没滩涂,没有航运货品集散地,风貌一直较好。从这一点来说,汉江两岸和苏州河两岸完全不同,和上海根本就对不上,这也是武汉没有集中在汉江发展的基本原因。
    你说的江汉朝宗完全集中发展汉正街,即没有太好的历史基底,被汉江长江一栏也少了两个方位上的自由度。想想汉江比苏州河宽多少,长江比黄浦江宽多少,这些河流体量不是以缩小放大就可以类比的,因为人和建筑都不可能被缩小放大。这一个自然距离觉得有最深的影响。
    再一个,即使在上海苏州河两岸有这么好的底子,它也主要是城市形象功能,上海的神经中枢也不在这里,中枢必定要有连续的陆地面积,不能突然中断,哪怕是条小水沟,在心理和客观上的影响也是有的。
    就是你这么肯定的上海模式,也是浦东浦西执政从未断过。浦西嫌浦东爆发没底蕴,浦东嫌浦西老旧没前途,外人觉得这个争法就是吃饱了撑的,但是足可以看到两岸相争的原因,其实就是两岸势均力敌同为核心。
    说的离你的主题好像很远,但是也不远。你好多标题并不是你想讨论的真正内容,而是为了证明,武汉所有不足和困局都是你认定的没有江汉朝宗的闪亮高点的各种证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 bert068311


    刚才那个回复算回你上部分,下面这个

“我话粗理不粗,你觉得外地人来武汉了会不去看武汉长江大桥和黄鹤楼吗???
难道直奔二桥,从淮海路走到武昌???苏州河今天对于上海还是一样的重要,而武汉规划的一条线,是远离了汉江,汉江和苏州河的作用是一样的”

你这又是城建布局和景观规划弄混了。汉江两岸绝对需要改善市容设置,但视觉上看的舒心和实际发挥的作用又是两码事,说实话,我不觉得苏州河两岸在城市运行中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州河的观光效应比重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bert068311


    “我认为武汉既然跟上海一样是个二元长江东西向,汉江南北向结构,就可以按照井字形状来平衡布局,成通畅的交通路网”

     这个有点生硬了。前提简单化,结论简单化。类比推理要慎用,首先找出哪些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个因素出来了,类比一下还不一定准确。

       “城市的旅游融合”
   
     你既然都知道这个是旅游融合了,而且还是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重头戏,就别在你这个“高品质写字楼集中区”里面讨论了吧,如果有人为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而来,看到高品质写字楼一定会失望的。这是对外人的效果

     “产业的布局”

       汉阳怎么差了,沌口我就觉得挺好的,你是觉得它没有办到汉江口就没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bert068311


    辉煌工业区也不在汉江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7# 心涛逐浪


    同意,格局摆在那,怎么都不会差。只希望少走弯路吧。武汉就是很奇怪,一下子让人觉得改观很大信心满满,一回来就发现各种低效浪费,各种不科学,各种敷衍,又很泄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1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1# erson1314


    是的,深圳的城中村也是超级有名的。只是没什么外人去哪里看到,这两江四岸全是游客必到,成为lz的心头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9 00:13 , Processed in 0.04436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