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hyqhy

[江城资讯] 2016年4月19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17: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___Benson| 发表于 2016-4-19 15:16
说句老实话吧 楼上的各位争论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从我个人对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湖北省对于武汉市的支 ...

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7: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争论的话题,我不说话,我就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7: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及周边孕育了武汉,武汉提升了湖北的地位。武汉希望周边都是苏州无锡,周边希望武汉是上海香港,那如果真是这样,武汉就不是武汉了,襄宜也不是襄宜了。既然你在这个环境中,就接受它,利用它的优势。各种资源配置方式总有有利有弊,不同时期可能影响不一样,都是试错过来的。不存在什么吸血不吸血的地方,也不存在是不是拖后腿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utianfengyun 于 2016-10-13 00:12 编辑
滑板鞋流浪者 发表于 2016-4-19 16:03
那些土生土长很多代的人很少排外,排外的主力军是那些从小地方冲出来,好不容易获得身份的人。

那些新 ...


木讷的看了看他,竟无言以对,个板马外地人香蕉都吃不起?。那货操湖北临省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吸血论是在谈论城市发展中被传播得最广,最脑残的言论
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四个经济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行政决定一切的国家,政治地位的高低,决定了资源分配的多少,所以,省会城市经济要素聚合度比普通地市高得多,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分析,政府或者是企业把相同的资源,分别投入省会以及普通地市,经济要素更加齐全的省会,投入产出比肯定高得多,企业也更加容易做大做强,从而累积竞争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城市的经济要素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壮大,城市实力也得到不断地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落后,寻找发展机会,如此循环,相互促进,强者恒强。
近年来,很多普通地市的人,习惯将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归咎于某某城市吸血,这简直是天底下最无知、最无耻的言论,殊不知,经济要素的缺乏才是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良禽择木而栖,同样,没有一家企业是投入而不求回报的,找准城市定位,苦练内功,筑好巢,才能引到凤,指责别的城市吸血是最简单,最愚蠢,而又于事无补的。
一主两副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沿海政策好,内陆省份要么一城独大,要么一个像样的城市都拿不出手。就算是沿海省份,照样发展不平衡,看看广东吧,也就珠三角那几个城市稍微强点,其他地方就是非洲水平。而且深圳还是被国家扶持起来的,如果没国家扶持而全靠广东自己发展的,那就没有深圳,那第二城就是佛山了,佛山2015年GDP才广州的零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荆楚 发表于 2016-4-19 12:38
4月15日 削峰填谷始终者在武汉挂了 享年85岁

他是典型的庸才,祸害武汉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seashell 发表于 2016-4-19 13:28
每次有吸血字眼,必争吵。就事论事,敏感词还是少说

没办法,外码太多,他们在武汉工作生活,却始终惦记着老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8: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6-4-19 14:00
我只想说,关于武汉,在省内论坛里,一直被众多网友抹黑。很多历史事实需要知道。

一个城市,一个省, ...

没办法,外码太多,他们在武汉工作生活,却始终惦记着老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9:0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9: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部“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武汉市有何利好?请大虾帮忙解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襄阳迅猛,盖过了宜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入长街古;韵流盛世新。
山河荆楚英雄气;人物汉唐儒雅风。
起凤腾龙地;崇文尚义乡。
仁山智水才渊薮,奇赋妙辞楚滥觞。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俱推形胜雄天下;更赖英髦壮古州。
城倚两河秀;台凭三岘雄;
毂驾云霓通要塞;帆乘日月过名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2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诞辰155周年其铜像武汉落成

2016年04月19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4月19日电 (记者 曹旭峰)由詹天佑科学发展基金会、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武汉市文化局等单位举办的“詹天佑诞辰155周年暨铜像落成仪式”19日在武汉粤汉码头举行,詹天佑后人及海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仪式。

詹天佑铜像高2.21米,铜像目视远方、神态凝重、刚毅自信,其由詹天佑科学发展基金会捐建。当天现场还举行了詹天佑生平图片展,分为“献身铁路建设”、“留学美国”、“詹天佑与家人照片”等部分,展出图片近百幅。其中,由詹天佑设计武汉最早的长江大桥图首次展出。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工程技术界先驱,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912年,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在汉口俄租界鄂哈街9号(今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居住7年,直至1919年4月病逝于此。

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馆长何天申介绍,詹天佑在武汉期间,主持修筑修建了粤汉铁路武长段、川汉铁路汉宜段以及粤汉铁路的专用码头汉口粤汉码头,对华中地区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詹天佑人生业绩中最重要的地方。

何天申说,为了川汉铁路建设,詹天佑于1914年设计出了武汉最早的长江大桥结构图,很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其后,因战乱及地方财力等原因,建桥方案被迫搁浅,这也成为詹天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詹天佑孙子、79岁的詹同沛说,詹天佑病逝前7年一直住在武汉,在这里创设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写出了《京张铁路记略》《京张铁路标准图》《华英工程学字汇》等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来的铁路大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在詹天佑诞辰155周年之际,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0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4-19 19:21
屁股不能歪,莫非靠洋人比靠自己更高尚些?1949前上海是牛逼,但那时特殊时期造就的特殊现象,除了上海( ...

真得跪谢你的言论  一个下午解释没有你一番言论来得扎实 我认为湖北孕育了武汉 北上吸血包括武汉在内的其他地方 美帝吸血北上在内的全世界  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应该的 然并卵 坛子里有人非要把湖北和武汉分个清楚  证明武汉没有受到湖北的哺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7:14 , Processed in 0.04268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