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12 1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主动联合前海谋求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曾引起港媒的讨论。香港特首梁振英在7月4日主持经济发展委员会会议后被问及沪港竞争问题时,公开为香港打气,称“无论是国家范围内还是全球层面,无论贸易或者其他产业方面都存在着竞争。香港过去百多年在竞争中进步,我们不应该回避竞争”。
香港金融界对前海金融改革创新的兴趣也与日俱增。由香港金融发展局(下称“香港金发局”)召集的前海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10日在港举行。这是香港金发局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首次举办与前海金融政策相关的研讨会。
此次,深港行政层面参会阵容也相当强大,香港金发局主席史美伦及深圳市金融服务办主任肖亚非、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梁凤仪及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局长张备等悉数到场。“前海金融政策与香港的战略部署”专题讨论的环节则由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主持。
香港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基金等业界人士对此次研讨会表现出浓厚兴趣,原本预计200人出席的会议,一下子来了600多人。
而此次由香港金发局组织的前海金融政策研讨会也正是香港金融界主动联合前海谋求发展的佐证之一。
史美伦对媒体表示,香港金发局下面的5个工作小组,正积极探讨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给香港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前海想吸引香港和国际的机构去发展,我们也希望通过前海这个平台,将内地的资金投资者带来香港”。
那么,前海的金融开放对香港金融业带来的是竞争还是机遇?担忧声一直不绝于耳。
张备在上述研讨会现场又一次明确回答说,与香港的关系方面,只要是不利于香港的事情、与香港争夺利益的事情,前海绝对不做。前海要通过和香港的合作,学习香港,做大深港两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至少是在东南亚的话语权。前海需要学习香港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法制方面,大胆引进香港人才。
肖亚非以伦敦新老金融城的发展为例子,来阐明深港两地不是“零和游戏”。肖亚非说,伦敦新金融城的建设,不但没有冲击老金融城,反而增加了整个伦敦金融业的规模,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深港两地金融的同质性非常低,而错位发展的基础良好。
香港作为自贸区,服务业占GDP之比已达到93.2%,香港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优势,辐射到珠三角经济腹地,最近的路径就是通过深圳尤其是前海。目前看来,这一认识在香港金融界已越来越形成共识。
梁凤仪则表示,虽然前海与香港均为中国金融对外的开放窗口,但两地角色不会重叠,因前者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验场,主管在岸人民币业务,而香港则重点在离岸人民币业务。
梁凤仪建议前海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包括加快开放市场以推动内地金融改革,如放宽港资证券商在深圳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至51%、令港资金融企业可获证券牌照等,也可就跨境人民币业务进行区域试点,加强两地互动,让更多资金流入香港;以创新方法为外商基金设试点,有助推行针对吸引外资的产业政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