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国狂人 发表于 2025-9-30 09:22
你去台州、伊宁看看,更差

你跟这种城市比,真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5-9-29 17:39
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云贵川,那是以前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成渝对云贵的辐射非常有限,可以说在云贵的川人远多 ...

中西部去沿海的人流,截一部分到武汉就很乐可观了,毕竟文化饮食都没有太大区别,武汉要做的的是二产继续提升提供高中低的就业岗位,在已有的强势教育医疗商业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新武汉人提供留的下过得好,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未来村镇消失小城市凋敝,大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武汉能级还能再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bnq2003 发表于 2025-9-29 20:49
关于沿海城市的城建细节优势,实为新兴城市的后发优势,他们不受既有城市格局的限制,一张白纸作画,且在经 ...

无论是城市基建还是日常管理维护:
旧有设施的维保运营+新兴建设及运维,百年工业城市的维保运营是一笔巨大开支。(坛友经常提及的地域,排除四大一线,和我们面对的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总体支出预算限制下,势必出现日常管理细节的捉襟见肘。

其实,还是有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城市的成长和精细化!

本地的资金总量是否充足?
gz企业的资金池,本地是否有操作的自由度?
民间资本的投创意愿,是否保守?(四大一线,有大量的027籍贯老板经商,他们对于本地的判断是什么态度,非常重要)
金融操盘团队运作的经验,是否合格?

猜测一下,缺钱,也缺资本运作的专业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fwtzwrsm 于 2025-9-30 15:52 编辑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9-29 22:23
杭州主要也是地理优势,离上海近,吃到了上海的溢出。
而且,纠正一下,杭州现在可以吸南京,南大东南每 ...


武汉在2035年可以达到吸引天津南京这类二线城市的人口流入,现在还不太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9-30 15:39
武汉在2035年可以达到吸引天津南京这类二线城市的人口流入,现在还不太行。

还是你们喜欢的西湖好,那地方宜居,这不国庆期间37度特别适合出游!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9-30 15:39
武汉在2035年可以达到吸引天津南京这类二线城市的人口流入,现在还不太行。

这个是趋势,普遍认为,上上个10年,孕育了深圳,上个10年,孕育了杭州的巨大进步,进行中的10年,将孕育武汉崛起为GJ中心城市。想想,一个世界强国的内循环枢纽,想不强都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9-29 22:23
杭州主要也是地理优势,离上海近,吃到了上海的溢出。
而且,纠正一下,杭州现在可以吸南京,南大东南每 ...

不被上海吸就不错了。。。上海是什么讲理的地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企业组团走进武汉:武汉魅力到底在哪里

https://mp.weixin.qq.com/s/t532B6E1qWsQwh85XHN_JQ

在不少外资企业采取对中国经济观望的背景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日本知名企业依然满怀激情走进武汉这一座城市,进行市场考察和产业对接?

双日(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有贺谦一先生认为,双日集团有着160年的历史,早在1903年就开始在中国设立公司。武汉位于中国的中心位置,物流发达,市场辐射面广。武汉理工科大学众多,人才济济。这两点就足以吸引日本企业。

亚洲细胞治疗学会理事长下坂皓洋先生说,发现武汉创新企业和创新基地各处可见,能够感受到这一座城市的蓬勃活力,武汉人有一种不服输、勇往直前的闯劲。

武汉市**盛阅春在会见日本企业考察团时,介绍了武汉的五大魅力。他用武汉的拼音“WUHAN”做了精辟的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轮车 发表于 2025-9-30 16:50
还是你们喜欢的西湖好,那地方宜居,这不国庆期间37度特别适合出游!

你这人是不是有心理疾病,老是前言不搭后语,在武汉版不是一次两次了。
人家说武汉的吸引力,你东扯西拉的莫名其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47e 发表于 2025-9-30 19:33
你这人是不是有心理疾病,老是前言不搭后语,在武汉版不是一次两次了。
人家说武汉的吸引力,你东扯西拉 ...

晓得哪个有病!武汉版现在武汉吹没有,杭吹那到是一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自冒汗 发表于 2025-9-30 10:20
论城建这一块,感觉武汉不怕跟全球任何城市pk。据我的不完整观察,武汉至少在这几个方面大概率是世界城市第 ...

步行街总长拿不了第一,大坂比武汉长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各种跨江大桥,江底隧道,湖底隧道,高架桥,摩天大楼。。。城建的成本应该比别的城市高。城市建设的含金量高,但是财政也紧张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如果不想维护,人行道可以学习美国,用高档点的那种水泥来铺装,免得一天到晚用那种透水砖恶心武汉人民,我看那些美国那种水泥人行道比较耐看,维护成本低,又耐滑,破了不行就再铺一到,免得用砖块再用水泥铺,那看到就非常不雅,前提是用好看的水泥,用那种满大街的水泥就算了,更丑,而且用水泥也有个好处,可以免疫武汉有些人把车子停人行道,比较耐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获悉,武汉慧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慧观生物”)于9月下旬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光谷产投联合长江创投领投,光谷金控、楚天凤鸣等机构跟投。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折射出武汉大健康产业生态对本土创新力量的培育成效。



影像技术先锋

慧观生物自2022年9月破壳而出之日起,便带着鲜明的光谷印记。扎根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这片创新沃土,这家注册资本141万元的初创企业,完美诠释了“高校智核+产业深耕”的发展范式。其核心团队直接承袭自国家杰青学者费鹏教授领衔的顶尖科研梯队,将实验室沉淀多年的前沿成果加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在细胞成像技术领域,慧观生物祭出“杀手锏”——公司以全球领先的超薄光切技水与AI智能算法力为核心,革新推出的全场景単物镜光片显微镜和3D病理仪等创新产品为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及药物研发提供了领先的三维成像与智能化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构筑起的数十项专利护城河,核心技术在美国、欧盟均获授权,彰显全球视野的技术布局。

成立仅两年有余,慧观生物已上演资本市场“连台好戏”: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累计吸金数千万元,团队规模突破30人且技术骨干占比过半。本次Pre-A+轮融资堪称战略级里程碑,资金将精准投向三大攻坚方向:新一代成像设备的迭代研发、3D病理检测仪的商业化进程加速,以及研发与市场团队的双重扩容,全面夯实其在高端生物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军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领投方光谷产投与跟投方光谷金控均为武汉本土核心投资机构,其加注背后,是对企业技术转化能力与本土产业适配性的双重认可。

02

地区生态赋能

慧观生物的融资进阶,离不开武汉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沃土与人才基石。作为武汉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健康产业已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培育格局,2025年上半年产业总体规模达3350亿元,集聚企业超5500家,构建起以光谷生物城为核心的“一城一园多区”产业高地。


政策层面的精准扶持为企业减负增速。武汉市建立“产业链专班+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由市发改委牵头统筹,通过常态化走访对接企业痛点,提供定制化政策支持。

在资金保障上,政府常态化组织银企、医企对接活动,有效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慧观生物所在的光谷生物城作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更能提供研发场地、资质申报、产业链资源对接等全周期服务,为其技术转化铺路搭桥。

人才储备则为企业注入持续创新动能。武汉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12所高校医学院系,以及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形成“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人才矩阵。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护城河。这种“高校科研力量+本土产业需求+政策扶持”的联动模式,正是慧观生物能快速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


从技术突破到资本认可,慧观生物的发展路径印证了武汉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培育效能。当光谷产投等本土资本与费鹏教授团队的技术力量深度绑定,当城市的政策红利与人才优势持续注入,这家武汉本土企业不仅有望成长为高端生物影像领域的领军者,更将为武汉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高地”增添硬核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9-30 23:47
获悉,武汉慧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慧观生物”)于9月下旬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光谷产投 ...

病理市场太小了,业务体量上不了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3 09:50 , Processed in 0.0474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