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yt1985 发表于 2025-9-28 12:34
武汉工厂负责生产小米yu9 ,明年初发布。

传言是80度电的增程,感觉又是一招狠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hxxhxx 发表于 2025-9-28 14:36
你的认知还停留在10几年前!人行道上有人骑车和绿化半毛钱关系没有,而是武汉慢行交通不够完善跟绿化有 ...

二胖那个旧机场改建的公园,刚开张时我就说,偌大的广场没设一处遮荫的地方,一定是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工程。前些天跟一个合肥来的朋友聊到它,果然听他讲晴天根本没人愿意去那儿,晒爆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拆大建 发表于 2025-9-28 10:12
武汉是国际湿地城市,比绿化就不必来碰瓷武汉了。

武汉的江滩和湖岸绿化体量非常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自冒汗 发表于 2025-9-28 14:49
二胖那个旧机场改建的公园,刚开张时我就说,偌大的广场没设一处遮荫的地方,一定是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工 ...

我家在二胖居住的亲戚,说二胖城又小,现代化远不如武汉,老人有点大病都找我安排武汉就医。只不过接了上任的一大波红利,搞了个科学中心,就膨胀的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knight 于 2025-9-28 18:36 编辑

深南大道绿化怎么样?十几年前觉得牛,现在武汉城市绿化,口袋公园也追上了,你去深圳滨河大道,龙华大道感受下人行道逆行电鸡迎面横冲直撞,背后喇叭叭叭就会闭嘴了,好歹武汉类似光谷高新大道、高新四路、光谷五路绿化带里的自行车道还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货物贸易持续增长

“十四五”期间,武汉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5%,2024年规模首次超过4000亿元,保持了总量突破、增速领先的良好态势。成功引进和培育长江国贸、湖北楚象等11家供应链平台,全市有外贸实绩企业超过4000家、规模百亿企业达9家。积极拓展多元国际市场,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分别提高至22.5%、43.1%。武汉被列为全国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10个城市之一。

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7.1%,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9-28 10:06
但是更多的人才还是愿意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跑,这一点也是事实。
武汉多多少少是能辐射一点,但是 ...

事实?  有数据对比吗?别还拿十几年前的武汉来说现在。要放上数据。 西边?   云贵川?跟中部能比吗?当然显得西部某市 牛逼阿。武汉还辐射了西部呢   武汉一堆  四川人  。有几个湖北人去成都 定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uhan_123 发表于 2025-9-28 19:29
事实?  有数据对比吗?别还拿十几年前的武汉来说现在。要放上数据。 西边?   云贵川?跟中部能比吗?当 ...

我们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儿。
中部本来就是去去哪里都近,所以湖南的往广深跑,安徽的往上海跑,湖南人不是经常戏谑,“湖南的第一省会是深圳,第二省会是广州,第三省会才是长沙”。
湖南人是去广东的多,还是来湖北的多,相比不用多说吧。
西部没有东部发达,中部的人当然都往东部跑,不会往西部跑,我可没说西部会辐射东部。
正式因为西边的云贵川发展程度和成渝相比差距太大了,所以很多人去西边。相比之下,豫和湘的发展又比云贵川好一些,和武汉的差距相比较而言,没有云贵川和成渝大。再加上中部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不远,都在他们的辐射范围内,所以武汉队对中部的辐射力相较于西边对西南的辐射力,肯定还是要弱一点。武汉辐射中部会比西边辐射西南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Elegantwh 发表于 2025-9-28 11:35
西边某市的高端人才不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跑?西边某市的现状更多是地理因素、政策因素多方面决定的

你没看明白我说的话,我的意思是武汉辐射中部比西边辐射西南要更难。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地理因素。中部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不远,不像西部去这三地方大都需要坐飞机,高铁都得很长时间。所以西部的人受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辐射影响要小一点。当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其实只是北京)吸引辐射的是全国,哪的人都会往这仨地方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025-09-28 格隆汇|
格隆汇9月28日丨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及交银国际。

  
公司于2015年1月成立,是一家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公司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为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及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即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的灵敏度更高达84.43%。公司的另一款核心产品艾光乐仅需用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显着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艾馨甘针对肝癌,于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同时正在开发肝癌复发监测的适应症,以及艾光乐针对尿路上皮癌,目前尚在开发阶段。公司已就艾光乐完成临床试验并正在获取国家药监局的监管批文。此外,公司的商业化早期癌症检测测试产品组合包括其他三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自主研发产品,即艾长康、艾长健及艾思宁,其中艾长康及艾长健均针对结直肠癌,其分别于2022年及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第三类医疗器械,而艾思宁针对食管癌,于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一套完整的产品试剂盒通常包括:(i)样本采集装置;(ii)核酸提取试剂;(iii)转化试剂;及(iv)PCR检测试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休的学生 发表于 2025-9-27 23:0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是的,沿海的绿化带都是不漏黄土、不缺损、绿化植物没脏尘,绿化也显得郁郁葱葱,主要是维护到位。武汉缺是这些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25-09-28 15:43 来源: 央视新闻 长江云新闻



  以下是报道实录:

  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湖北,沿江高铁汉宜段、襄荆高铁即将全线贯通。届时,武汉、襄阳、宜昌形成“1小时高铁圈”。“十四五”期间,湖北省高铁总里程达2155公里,同时,鄂州花湖机场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枢纽能级显著增强。



  现代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十堰、襄阳等汽车产业集群,宜昌、荆州等磷化工产业集群加速成长。“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年均增长7.1%。



  以支点建设为牵引加强省际协作和区域合作,湖北推动鄂湘赣创新联盟合作常态化、长江中游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创建,九大类社保事项在鄂湘赣三省通办。大别山革命老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多点开花,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毛明天:面向“十五五”,湖北将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大力推动汉襄宜协同发展,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全力将湖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

  (来源:央视新闻 长江云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芯片用电子传输数据 硅光芯片让光子穿梭于光纤
首套全国产化硅光芯片“工具箱”发布


2025-09-28 16:02 来源: 湖北日报




  采用全流程套件生产的12寸硅光芯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9月26日从位于武汉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获悉,本月中旬,该中心发布首套全国产化12寸硅光全流程套件。半个月内,全国已有超40家企业、高校、机构来中心沟通合作,其中十余家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传统芯片靠电子传输数据,好比汽车运货。硅光芯片则让光子穿梭于光纤,变身“光速高铁”。近年随着技术成熟,硅光芯片正开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产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市场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硅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快速突破80亿美元。

  造芯片,就像用上亿块乐高搭一座微缩城市。设计师不能乱搭,必须遵循工厂的制造规则。全流程套件,正是芯片工厂给设计师的“官方工具包”。它包含从芯片设计、测试到封装的全部环节,保证设计师在电脑上的创作,能在真实工厂精准实现。

  “有了这套‘工具包’,芯片生产就有了统一的‘语言’。”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陈代高介绍,它能帮助相关上下游企业,实现“设计即测试、测试完成即封装”,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目前套件性能已达量产要求,正支撑龙头企业试产高速硅光芯片。”

  2017年,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落户光谷,承载解决我国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和首次商业化应用的战略任务。7年多来,它已服务支撑200家单位,完成400多次订单,并突破了1.6T硅光互连芯片、2T芯粒等关键技术。

  眼下,光谷硅光创新生态已渐成闭环。去年9月,九峰山实验室完成“芯片出光”,这也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成功实现;今年,华工科技攻克3.2T光模块核心技术,同时首次采用国产硅光芯片流片平台,填补我国硅光产业链重要空白。

  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到2030年,光谷将建成12英寸硅基光电融合工艺线,打造全球前三的硅光芯片特色工艺线,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形成广泛的光电子芯片加工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湾1956公园10月1日正式开放

2025-09-28 21:25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由武汉城建集团负责建设运营的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顺利完工,武昌湾1956公园将于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最后一公里”实现贯通,将为市民游客新增一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5万㎡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

  武船片堤防改造及江滩环境整治工程,起于解放闸,止于张之洞路,全长约1.1公里,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两江四岸”景观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主要包括堤防改造、景观绿化、岸坡加固等内容,同时,新建江滩景观绿化约3.1万平方米,打造“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有效串联起长江文化广场、右岸城市客厅、武昌湾生态河口等功能区。昔日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武船江岸,正焕新成为文脉延绵、生态优美的“城市客厅”。



  “自2023年3月开工伊始,项目团队就确立了‘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施工管理目标,从材料、工序、检测、协调、专项五个维度系统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建成后的整体防洪功能达到既定标准。”武汉城建集团旗下生态园林集团项目现场负责人潘飞说道,项目的全面完工,标志着武汉市在统筹防洪安全、生态修复与人文休闲领域的探索步入新阶段。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摄影报道 通讯员蒲凯伦 余思思 杨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0亿元!武汉发布星火种苗创投培育计划

2025-09-28 21:55 来源: 长江日报



  发展100家种苗投资伙伴,培育1000个种苗科创项目,促进10000个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9月28日,2025武汉科创投资生态大会暨星火种苗计划发布仪式在武汉举行。会上,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基金”)正式发布“星火种苗创投培育计划”,旨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与科技企业成长的“关键第一步”。



  活动现场。冯雪 摄


  设立10亿元基金专注“投早投小投科技”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与实验室资源,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其管理的武汉基金已累计出资超200亿元,参与设立基金119支,认缴总规模超1300亿元,已投资1064个项目,有效发挥了政府投资基金的产业引领和杠杆撬动作用。



  活动现场。图为通讯员提供


  此次发布的“星火种苗计划”,是武汉基金、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创投)践行《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武汉基金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该计划明确提出“五个一”目标:新建1个种苗创投培育基地、设立10亿元星火种苗基金、发展100家种苗投资伙伴、培育1000个种苗科创项目、促进10000个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

  “我们将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科技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额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特别优秀者最高可以达到500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未来产业萌芽。”武汉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当天,20家遴选出的优质种子企业完成现场签约投资。



  活动现场。图为通讯员提供


  武汉基金认缴规模超44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落地

  “武汉有很多稀缺性极强的早期项目。”武汉光控普朗克创投创始合伙人黄建冬说,公司投资的偌轮汽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因掌握全球仅三家企业拥有的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内大部分汽车公司的合作青睐,很快就取得了投资收益。

  英诺天使基金投资规模为2亿元,来汉不到两年,合伙人王雪梅则感受到了武汉基金作为“生态桥梁”的作用。“在武汉基金帮助下,公司结识了湖北省楚天凤鸣科创天使投资基金、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等伙伴,迅速融入了本地创新生态。”她说。

  “目前基金已投资多个华中科技大学的青年教授、博士的优秀项目,包括涵拓科技、森木磊石、朗毅机器人等,预计年底前完成70%的投资任务。”王雪梅透露。



  活动现场。冯雪 摄


  “我们核心产品是大模型跃迁基座,是衔接底层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应用的桥梁。目前,公司进行到第二轮融资,规模已达千万级。”武汉模态跃迁科技有限公司CEO邴龙志作为受益企业介绍。

  他坦言,AI领域研发投入大、算力成本高,但资金并非首要问题,基金背后的资源和产业客户更为关键。“例如,武创投帮助我们对接各行各业的企业,推动大模型与产业真正结合,释放价值。”据悉,该公司计划于今年10月发布AI+教育、AI+工程等场景的新产品迭代。

  自2021年以来,武汉基金新增参投母子基金43支、认缴规模超440亿元,不仅支持了信科移动、达梦数据等公司成功上市,助力数传集团、芯擎科技等企业成长,还持续壮大天使基金集群,新设天使基金10支,总规模36亿元,吸引君联资本、英诺天使等头部机构在汉顺利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3 11:43 , Processed in 0.05259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