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9-26 23:58
四年追超7000亿元,中部第一省可能要易主了

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年9月26日 18:16  广东

我老婆是搞外贸的19年之前收入只有我的一半,现在是我的三倍 苦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26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296


出港航班                     297


合计                            593

—————————————————



9月25日(周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387.3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6号线汉正街站。


2025年9月27日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进港航班                     302


出港航班                     306


合计                            608

—————————————————



9月26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42.4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王家湾站、2号线街道口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东太初4.0发布,能像人一样主动深度思考
2025-09
9月19日,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全球首个深度推理+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发布,28家企业现场签约成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国产大模型产业化进程。

紫东太初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自2021年首次问世后,已经历4次迭代。紫东太初4.0版本完成了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的跃迁,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

“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是指大模型能像人一样主动深度思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解释,团队为紫东太初4.0引入了类人的交叉注意力机制,使其能够自主进行关注、放大、旋转和定位等来理解世界,实现“边看、边识、边思”。
例如,在音频理解中,用户对紫东太初说“我想挂一个呼吸科的号”,它能自动操作APP并根据症状选择门诊;在视频理解中,它能对180分钟的长视频进行片段精准定位和内容总结。此外,还能在真实场景中通过汽车、机器人等“动手操作”,比如帮司机关天窗、辅助医生做诊断等。
此次迭代后,紫东太初4.0在带图思考、多模态复杂推理和工具调用方面已全面超过GPT5,训练效率和推理性能显著提升。以紫东太初与华工科技合作的高精度激光焊接技术为例,相比3.0版本,4.0可实时调整参数、监控质量,推理速度可提升15%左右。
会上,“紫东太初云”平台发布。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家俊介绍,该平台是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原生协同云,也是首个全栈国产化万卡智算云,将面向企业提供从算力支撑、大模型训练、应用开发的全链路服务,在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湖北优势产业领域打造一批标杆案例。
现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武汉市气象台合作成立“AI+气象”创新工作室,并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共建“职业教育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共28家企业签约成为“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伙伴,覆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及行业应用等多方面。
今年3月,紫东太初大模型全国运营总部正式落户光谷。目前,紫东太初已与华工科技、九州通等千余家企业合作,在数十个行业孵化出60个创新应用,武汉紫东太初2025年有望实现亿元营收。
光谷聚集738家人工智能企业,占武汉市总量55.7%,在建垂直行业模型近20个,“金山政务办公”“任度”“BooksGPT”“科研加”“智策”等5个模型获国家网信办备案。以“光芯屏端网”为基,光谷正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第四极”进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HLAKERS 发表于 2025-9-27 15:59
我老婆是搞外贸的19年之前收入只有我的一半,现在是我的三倍 苦笑


今年1-8月,湖北出口总额增幅35%,仅次于青海省的80%增幅。

考虑到青海出口基数非常低,在国内进出口大局中影响不大。湖北则不同,去年就保持着很高的增速,今年前8月继续保持高歌猛进,同时期恢复性增长很猛的豫省现在都后劲乏力了,前8月进出口只比湖北多几十亿了,出口则被湖北甩下250亿,现在距离北京和四川的出口总额差距只有两三百亿了。湖北今年后面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度,全年出口总额的位次,湖北搞不好会再升1-2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tcr027 发表于 2025-9-27 09:58
追上河南也没啥,湖北的目标应该是人口相当的浙江省

浙江人口超湖北800万了,何来相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个新闻川省全力支持成都2030年gdp 超3.2万亿,湖北能像这样态度鲜明支持武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tcr027 发表于 2025-9-27 15:53
苏州府上海县,上海原来本来就是江苏的

上海是松江府,不是苏州的一部分,再往前倒倒“江苏”也是清朝才出现的人为拼凑的概念,这之前苏锡常上海都是之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pj1230 发表于 2025-9-27 17:42
上海是松江府,不是苏州的一部分,再往前倒倒“江苏”也是清朝才出现的人为拼凑的概念,这之前苏锡常上海 ...

松江府: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华亭府置,属嘉兴路。治所在华亭县 (今上海市松江县)。《名胜志》:松江府 “取吴松江而名”。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属江浙行省,泰定三年 (1326) 废。天历元年 (1328) 复置。明属南京。清属江苏省。1912年废。

元朝设置的,明清就归南直隶,江南省,江苏省。归江浙行省管不过百年,被江苏管了差不多600年。而且元朝这个江浙行省,也不是现在的浙江,江浙行省是包含部分江苏的。

再说松江府,它跟苏州府都归驻守在苏州府的苏松道道台管辖,说是苏州府的地盘一点也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eterwang 发表于 2025-9-27 16:44
浙江人口超湖北800万了,何来相当!

我的数据太久没更新了,我记的是浙江和湖北2014年人口都是5800多万,也就是10年前,没想到浙江10年人口增长了800万,湖北还是5800多万原地踏步,是一点也没有吸到周边省份

我之前早说过了,光就靠湖北那点人口和资源,武汉做不了中部中心。河南和湖南,无论是人口和gdp经济规模,跟湖北差距都不大,这也是他们扶持长沙郑州叫板武汉的底气。

武汉要成为真正的中部中心,必须得吸收辐射中部五省才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tcr027 发表于 2025-9-27 19:07
我的数据太久没更新了,我记的是浙江和湖北2014年人口都是5800多万,也就是10年前,没想到浙江10年人口增 ...

怎么吸收和辐射,说的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要成为马太效应里的赢家,但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现在只要做到比周边省份人口流失少,甚至成为第一个人口增长的就很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tcr027 发表于 2025-9-27 18:53
松江府: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华亭府置,属嘉兴路。治所在华亭县 (今上海市松江县)。《名胜志》:松江 ...

元朝也是根据唐末以来吴越国、北宋、南宋一路传承下来的,苏南和上海一直是浙江的一部分。

反而到了明朝朱重八,把浙江的下八府其中的五府分离了出去和江北地区组成了南直隶,然后演变成了后世的江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xtcr027 发表于 2025-9-27 19:07
我的数据太久没更新了,我记的是浙江和湖北2014年人口都是5800多万,也就是10年前,没想到浙江10年人口增 ...

能不能格局大点,细眉细眼,武汉已经是中部中心好吧,两个HN有个屁的底气。挟中部中心图谋国家中心城市才是武汉的目标,老wang正在干这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湖北省内以语言文化为分界搞三个巨无霸城市会比现在分散好多个城市好很多,除三个巨无霸城市外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住宅楼,搞低密度宜居特色小镇,有效引导人口向巨无霸城市汇聚置业,效率会好很多,商业会强的多。武鄂黄黄省内三分之一多一点的人口却有着湖北省60%以上的商业体量。现在省内小城市基本都是以当地特有资源为产业基础为发展动力,形成不了那种大城市的庞大第三产业就业市场,人还是会向各地流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pj1230 发表于 2025-9-27 20:08
元朝也是根据唐末以来吴越国、北宋、南宋一路传承下来的,苏南和上海一直是浙江的一部分。

反而到了明 ...

元朝设了十个行省,这跟宋朝的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再说了,你怎么就能判定以前划分就是对的,现在的就不对?

唐宋时期,我们武汉都不是一个省,是个三省交界的地带,今天武汉的地盘都分属于这三省

淮南西路,京西南路,荆湖北路

唐朝都城在长安洛阳,南宋都城在杭州,元朝都城在北京,明朝都城在南北两京,清朝在北京,版图和疆域都不一样,对省域的划分都有自己的通盘考虑

你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缺乏全局思维

为什么元朝定都北京后,武汉崛起?因为从元朝以后的疆域版图,武汉变成了关内十八省的正中心,又坐拥黄金水道交通,到现在以武汉为中心,1000公里为半径,依然能够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依然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

同样的,直隶江南省和苏州府的崛起,跟北京天子守国门,对抗东北和蒙古的少数民族,以京杭大运河为运输干线,江南省作为大后方提供粮草辎重也息息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3 11:43 , Processed in 0.04736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