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文旅营销推广中心在韩国首尔揭牌

  汉剧、杂技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韩国观众呈现视听盛宴。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文旅)9月23日至24日,“知音武汉·合作共赢”文旅营销推介活动在韩国首尔举办。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通过非遗展演、资源推介、企业签约、挂牌揭幕等多维度、立体化展示武汉文旅资源,进一步拓展韩国入境旅游市场,推动两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

活动现场,汉剧、杂技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作品亮相,以“可感知、可互动、可共鸣”的方式,为韩国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韩国旅游业界人士表示,这种跨越语言障碍的文化展示,让人直观感受到武汉作为“知音之城”的深厚人文积淀,也为下一步设计开发以非遗体验、文化演艺为特色的旅游线路提供了重要灵感。

2024年韩国位列武汉入境游十大重点客源地之一。推介会上,两地文旅企业签署了多项协议。此次合作预计将带动更多韩国游客赴武汉旅游,同时也将为武汉游客赴韩旅游提供更多便利。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江湖”风貌和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形象吸引着全球游客。推介会上,推介官以“江湖武汉·烟火江城”为主题,全面展示了武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9月24日下午,武汉市文旅营销推广中心(韩国)在韩国首尔韩中文旅大厦揭牌,标志着武汉在韩国市场的常态化推广平台落地。该中心将通过定期举办推介活动、组织考察交流、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持续扩大武汉文旅在韩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心还将与韩国当地旅游机构、媒体、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适合韩国市场的文旅产品。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锚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未来将联合韩国文旅业界深化客源互送、数字营销、文创开发等领域合作。双方将不断加密航线网络,策划推出更多精准营销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国庆中秋假期出入境旅客预计4.2万人次
长江云新闻  2025-09-26 11:02:54
分享到:

今天(9月26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武汉边检站获悉,10月1日至8日国庆节、中秋节间,预测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机约240架次、出入境客流量约4.2万人次。

预测10月1日、8日为高峰期,单日出入境旅客达到约5600人次且相对集中在10时至12时。

航线航班情况: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阿联酋迪拜、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日本大阪、韩国首尔、新加坡、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河内、越南胡志明、柬埔寨金边、香港、澳门、台北、高雄等18条国际(地区)航线。

据了解,9月30日起,东航新增金边MU2579/2580,每周二、四、六,武汉2105—金边—武汉0530+1。南航十一期间增加2班胡志明CZ8317/8(10.7),增加4班首尔CZ6079/6080(10.1、10.6、10.7、10.8)

温馨提示:

1.请提前准备好本人真实有效的出入境证件,并办妥相应的前往国家签证、前往地区签注,避免错拿证件。

2.通关时,中国公民请携带好有效出入境证件、登机牌,外国公民请提前填写好外国人入境卡,并按指示标识和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相应区域候检。

3.如有出入境边防检查相关业务咨询,请拨打12367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咨询服务热线。通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随时向现场执勤的移民管理警察寻求帮助。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简雅 通讯员 王璐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企业出海南亚有了“前哨站” ,助力更多“荆楚优品”走出去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9-25 20:5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大中小】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5日讯(记者唐煜 通讯员费峥 王祥)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9月24日,中国(湖北)斯里兰卡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市分会场同步启幕。活动上,湖北企业出海·斯里兰卡海外服务站和全球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南亚分中心揭牌,标志着湖北企业出海南亚有了“前哨站”。

  据介绍,湖北企业出海·全球经贸文化交流中心此前已经建立东南亚、拉美等7个分中心,南亚分中心的设立为鄂企出海畅通了新路径,将通过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带动,为鄂企高效融入南亚市场提供帮助。明年1月,分中心将组织湖北企业代表团赴斯里兰卡考察,助力更多“荆楚优品”走出去,把更多“锡兰好物”引进来。



  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签订茶叶项目合作协议。唐煜摄

  活动中,斯里兰卡种植产业部与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马世家、武汉易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湖北茶企达成产业合作协议。

  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茶叶种植与加工等领域的绿色防控公共服务平台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及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国家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一系列战略合作签约落地,为湖北与斯里兰卡乃至南亚地区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据介绍,经贸领域,今年1至7月,湖北对斯里兰卡进出口贸易额超过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湖北的纺织服装、智能手机、农机产品在当地很畅销,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和水果则是湖北消费者的心头好。

  基建领域,当前湖北对斯里兰卡承包工程在建项目15个,累计合同额4.1亿美元。其中,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斯里兰卡莫拉高拉水电站大坝,为当地解决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将满足16万居民的用电需求。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分享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经验时介绍,该公司已建有45个全球技术服务中心(其中海外11个),其“技术+服务全球化”的实践路径,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

  据介绍,“双中心”未来将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模式,重点围绕数字经济、绿色基建、茶叶贸易等优势产业,推动湖北企业集群式出海,提升国际竞争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6日上午一开盘,华工科技股价一度触及100.89元,市值突破1000亿元。至此,现有A股上市公司中,湖北首家千亿市值企业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9-26 11:46
今天高点华工科技已经过千亿了。

湖北首家千亿市值企业诞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10:5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真真)9月26日上午一开盘,华工科技股价一度触及100.89元,市值突破1000亿元。至此,湖北A股上市公司中首家千亿市值企业诞生。

1999年诞生于湖北武汉光谷的华工科技,从一家校办工厂起家,产品一度主打激光打标。26年来,公司持续改革创新,布局激光智能制造、光通信、传感器等重要领域,面向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创新产品矩阵,C919大飞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超高功率重型燃气轮机、深中通道等“国之重器”,都镌刻了华工科技隐形的力量,创造出70多个“中国第一”。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3.2T光模块光引擎,全球领先。


截至2024年,公司连续25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0.7%,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15.8%,在全国上市公司中实属罕见。

华工科技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5%。

8月20日,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暨出口基地一期投产,2027年全面达产后将有超4000万只800G、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从这里交付到全球客户,产值超300亿元。2024年,华工科技营收为117亿元。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公司将通过颠覆式创新为AI、6G、F6G、智能网联汽车、低轨卫星通信、低空飞行网络等提供更卓越的解决方案,研创园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再造一个华工科技”。



展会上,华工科技产品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华工科技已在北美、亚洲、欧洲设立海外子公司7家,产品覆盖90多个国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2025湖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10:52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马婷婷、赵惠、胡青)9月26日,湖北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三届八次常*委*会议在孝感举行,会上发布了2025湖北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榜单附后)。这是湖北连续15年发布民企百强榜单。



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共有983家2024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参加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其中营业收入前100位的企业为“2025湖北民营企业100强”。



“2025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40.3亿元。其中位于榜单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卓尔智联集团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信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稻花香集团、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摩托罗拉(武汉)移动技术通信有限公司、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程力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程力汽车集团是首次跻身湖北民企十强。

2025湖北民营企业100强入围企业情况如下:

生产经营情况。民营企业1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6659.4亿元,实现正增长的百强企业76家,比上年多13家;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41家,比上年多1家。资产总额15513.3亿元,其中75家企业表现为正增长,比上年多15家。民营企业100强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分别为419.8万元、13.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和15.9%。百强中参与海外投资企业的数量为27家,比上年增加6家,海外收入合计82亿美元。百强企业持续推进信用建设,73家企业建立了合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73家企业建立了招投标管理制度,53家企业建立了反欺诈、反舞弊、反商业贿赂制度,79家企业的纳税等级为A级。



产业分布情况。第二产业入围企业70家,较上年增加3家。第三产业入围企业27家。综合3家。百强前十大行业共包含70家企业,批发业、零售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位居前列。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共有12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多4家,营收总额为1489.6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9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多2家,营收总额为1279.9亿元;汽车制造业共有7家企业入围,与上年持平,营收总额为1101.2亿元。

科技创新发展情况。6家企业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企业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5家企业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企业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1家企业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研发机构。百强企业研发总费用为208.9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有32家。40家企业研发人员持续增加,占比超过10%的企业46家,比上年多14家。2024年百强企业共申请国内专利5116件,其中发明专利2735件;国内专利授权量269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09件。百强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9项,行业标准325项,主导或参与团体标准制定333项。

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百强企业纳税总额为556.4亿元,比上年增加13.4%。纳税总额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比上年增加2家。百强企业就业总数39.69万人,就业人数超过万人的企业有9家。53家企业通过促进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保护青山绿水美化人居环境、参与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改善民生保障等形式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68家企业采取多种途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会上,还同步发布了2025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2025湖北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榜单。

2025湖北民营企业综合100强



2025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2025湖北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国家级5G工厂突破100家 数量排名全国第三

2025-09-25 12:45 来源: 湖北日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5年5G工厂名录》,全国共560家5G工厂项目入选,其中湖北46个,数量排全国第4。至此,我省入围国家5G工厂名录项目总数已达101家,排名升至全国第3。

  从今年入选项目的数量来看,较去年增加21个,增长84%;入选项目覆盖全省14个地市,较去年新增4个,覆盖范围更广。

  5G工厂,通俗理解就运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建或改造产线、车间、工厂等生产现场,让工厂更智能、更高效。比如,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通过建设5G工厂,生产效率显著提升50%、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80%、运营管理成本有效降低30%。

  自2022年起,我省开始5G工厂认定工作,有效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布局5G、深化应用探索,助推湖北5G融合应用迈上新台阶。一批企业通过打造5G特色应用场景,成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为自身数字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省经信厅将持续贯彻落实《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相关部署,以入选项目为标杆,充分释放其示范引领价值,助力湖北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支点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湖北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有些人闭嘴好不好?拿着武大的屁大的事一直讨论不休,这和自黑有什么区别?有些地方多大的事人家捂得谁都不知道,而你们这些人......我怀疑有些人就没安好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忠林出席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弘扬留学报国传统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在荆楚大地追逐创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21:24 来源:​湖北日报



9月25日下午,“博聚楚天 共建支点”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出席大赛,并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奖。



今年4月,湖北省启动主要面向留学人员、海外境外在读博士博士后的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聚焦我省重点产业,设置机器人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以及其他行业等七大赛道,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551名留学博士博士后、215个项目参赛。

参加总决赛的9个项目,是从众多参赛项目中择优评选而来。经过项目路演、答辩两个环节的精彩展示和评委现场打分,挪威留学回国人员团队的“道路固废再生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夺得大赛特等奖;香港留学人员团队的“以算强存——新一代可计算存储芯片引领者”“高温工业隔热长寿型耐火炉衬制备及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等2个项目获评大赛金奖;新加坡、韩国、美国、加拿大等留学回国人员团队的“新型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应用技术”“光子CT新一代低剂量、高分辨射线成像设备”“世界首创脑卒中用药INPS1001”等6个项目获评大赛银奖。

王忠林向各位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对大赛的举办成效给予肯定。他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留学人员,深情寄语广大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爱国为民,自信自强,开拓奋进,开放包容,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时代洪流”。希望大家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原创性成果,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湖北九省通衢、得中独厚,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农业大省、生态大省,打造了以1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代表的科技力量矩阵,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发展态势昂扬向上,有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新时代的湖北求贤若渴、惜才如金,正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育最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提供最优越的政策支持,营造最优质的服务环境,全力打造各方面人才创新创造的热土、建功立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土。希望广大留学人员逐梦荆楚、扎根湖北,当好湖北的“代言人”,把在湖北创新创业的经历、感受到的良好环境讲给同学、同行们听,让更多人了解湖北、关注湖北、选择湖北,助力湖北形成近悦远来、人才荟萃的生动局面。

赛前,王忠林参观了留学人员、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展,听取大赛组织和我省创新创业有关情况介绍。王忠林与创业团队互动交流,认真听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情况介绍,希望大家积极抢占新赛道、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模式,带领企业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做大做强,助力湖北支点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他要求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用心用情做好指导帮扶,以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就业“长”在创新上、“长”在产业上,吸引各类人才在湖北追逐创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省领*导何良军、彭勇、黎东辉参加活动并为大赛金奖、银奖获得者颁奖。院士专家桂建芳、张联盟、谢先启、金梅林、沈卫明,相关知名企业、创投机构、产业园区代表担任评委,并对项目进行点评。部分创投机构现场发布投资意愿。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引才签约仪式,留学人才代表与用人单位签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这场大赛,为何吸引全球华人目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07:23 来源: 湖北日报




9月25日,参加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选手正在介绍项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金凌云 通讯员 楚仁轩

博聚楚天,共建支点。9月25日,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

这是我省首次聚焦留学人员举办的赛事,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51名留学博士和博士后携215个项目报名。

这是一场创意和创新的比拼——经过激烈角逐,9个优秀项目过关斩将,站上总决赛舞台。

这是一次项目和资源的“牵手”——获奖项目将获得最高60万元的资金奖励,还将享受项目落地、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政策支持。

这场位于华中腹地的大赛,为何能吸引全球华人的目光?

当日,3名参赛选手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他们纷纷表示,湖北举办的这场大赛,具有全球视野,让更多投资者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

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张雪梅——

高质绿色利用道路固废


“这次比赛让更多人的目光关注到项目,为我们继续创新创业提供了信心。”9月25日,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参赛选手张雪梅说。

当天,张雪梅带来的“道路固废再生剂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比赛特等奖。

在武汉理工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张雪梅就开始从事道路固废方面的研究。她说,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技术不足,导致利用率较低。每年公路改扩建都堆存了大量固废,既占用土地资源,也对环境造成影响。如何高质、绿色利用道路固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挪威科技大学就读博士期间,她主攻道路固废再生剂研发。

张雪梅介绍,道路固废再生剂相比填埋,具备高质化应用、大规模消纳等突出特点,但传统再生剂面临高温易挥发、剂量确定技术精度不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研发出高低温平衡的再生剂,并提出新的剂量确定技术。这项研究,已经获得挪威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

“湖北是九省通衢,路网密集,近年来道路改扩建的需求较大,为我们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机会。”张雪梅道出留在湖北创新创业的原因。

张雪梅所在团队共有5名成员,均来自国外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绿色环保路面材料及应用、橡胶沥青改性机理、低碳与智能道路材料及应用、再生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等领域研究。

“在外学习的经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张雪梅说,该团队已与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合作,目前计划成立“绿循再生科技”公司推动技术商业化。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付绿平——

为炼钢窑炉穿上“防热内衬”


“湖北作为华中腹地,举办这样具有全球视野的大赛,很有魄力,让我们体会到‘楚人爱才’的温度。希望能分享支点建设的红利,与湖北共成长。”9月25日,“高温工业隔热长寿型耐火炉衬制备及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付绿平兴奋地对记者说。

今年34岁的付绿平是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从2013年起,就一直从事高温工业轻量耐火材料相关研究。2020年到2022年期间,他入选“香江学者计划”,前往香港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结构设计上有了新突破。

目前,包括付绿平在内,“高温工业隔热长寿型耐火炉衬制备及一体化设计关键技术”项目共有5位成员,年龄分布在34岁至61岁之间。

“炼钢厂、化工厂都使用窑炉这类高温设备,窑炉的工作温度通常在1600摄氏度以上。”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博士后邹永顺说,这类高温设备需要耐火保温材料隔热,但传统的耐火保温材料大多只能耐受10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的高温,因此只能“套”在隔热的内衬外,就像包在不锈钢保温杯内胆外的一层外壳。

邹永顺说,这种结构的保温效果较差。“我们研究发现,隔热材料离热源越近,保温效果越好。”

为提升耐火保温材料的耐热性,付绿平和团队成员运用创新技术,在一种特殊材料中加入均匀分布的微纳米级孔隙,这种孔隙的直径仅为头发丝的九十分之一。这种耐火保温材料既不会损失力学性能和抗侵蚀性能,还拥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这相当于给保温杯装了一个保温效果更好的内胆。

从留学“取经”,到回校转化,历经十年努力,付绿平和伙伴们已经将这项技术在湖北落地。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曹英豪——

研发的消化道肿瘤支架兼具支撑和治疗功能


“这次比赛为我们提供了舞台,让更多投资者看到我们的价值。”9月25日,在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光热治疗型消化道覆金支架”项目负责人曹英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6年,曹英豪成为武汉协和医院胃肠道外科的一名医生。近10年的临床生涯,让他精准了解到胃肠道癌症患者的需求。

“晚期消化道肿瘤发生梗阻率高,传统手术创伤极大,保守治疗效果又不佳,而现有的普通支架无法兼具支撑和治疗功能。”过去,面对晚期肿瘤梗阻病人的痛苦,医生常常束手无策。

2023年,在医院和导师的支持下,曹英豪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工作站,专门研究一种新型支架技术。两年间,他放下手术刀,重拾课本,全身心投入研究。

顶尖学府的科研思维让曹英豪深受启发,加上多年的临床经验,不到3年时间,他所在的8人团队研发出首款光热治疗型消化道覆金支架。

“光热疗法具有精准、安全、高效等特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曹英豪说,这款光热治疗型消化道覆金支架,不仅具有传统的支撑功能,还兼具治疗功能,在重建消化道通畅的同时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革新了消化道恶性梗阻的治疗模式。

他介绍,该项目已在湖北的3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相关核心技术得到多个项目资助,申请授权国内外专利共计12项,并获融资4000万元,即将落户孝感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科大2019届本科校友蔡家麒荣获2025年麦克米兰奖

2025-09-26 09:22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6日讯(通讯员王潇潇 郭雨辰)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9届校友蔡家麒荣获2025年度麦克米兰奖(William L. McMillan Award)。这一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物理系设立、在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盛誉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理论、实验或两方面取得卓越原创成果的青年科学家。



  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评价蔡家麒“于二维莫尔材料中发现了分数量子反常霍尔物理”,这一成果突破了传统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依赖强磁场的长期认知,也为探索无外磁场条件下的新型拓扑量子态、拓扑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此前,蔡家麒的相关研究成果曾于2023年两次“背靠背”发表在《自然》,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蔡家麒201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并于2024年获得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他师从许晓栋教授,主导并完成了这一重要发现,其博士研究成果助力许晓栋教授斩获了202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发现奖。目前,蔡家麒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担任Pappalardo博士后研究员,继续从事对二维莫尔材料中的拓扑量子现象的深入探索,并与国际顶尖团队保持着紧密合作。

  按照评选规定,今年的获奖者须为2020年之后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蔡家麒在博士毕业次年便获此殊荣,彰显出其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和杰出成就。

  “蔡家麒校友的获奖,体现了华科大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基础研究人才方面的持续进步。”华科大物理学院院长蔡建明教授表示,学院坚持“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教育理念,持续打造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优沃的土壤和条件,已培养出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3天地铁客流可以冲一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留香 发表于 2025-9-26 14:54
这3天地铁客流可以冲一波!

2021年汉声公众号发布过:按照QQ音乐统计,整个中国,像武汉这样热门前十位全部被周杰伦占据的城市,独此一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yiping2053 发表于 2025-9-26 12:02
全球文明之约——世界大河的对话

武汉这场盛会,人民日报整版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26 15:25:30


今天(9月26日)

《人民日报》19版整版刊登报道

《江城迎来“大河对话”

武汉交出“绿色答卷”》

聚焦武汉市2025“大河对话”活动

点赞武汉以生态修复推动城市发展

以下为全文

↓↓↓




江城武汉,伴水而生,因江而兴。近年来,不少市民漫步长江畔,惊喜地捕捉到“长江江豚与黄鹤楼同框”的美妙画面。“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归来,是武汉以生态修复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

9月25日至27日,武汉市举办2025“大河对话”活动,邀请全球政界、学界、智库、企业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发展、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深入开展对话、推动务实合作。

含“绿”量带来含“金”量

武汉,一座被水滋润的城市,境内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166个,自古便是诗人笔下的山水之城。

近年来,在这幅碧色画卷中,出现了一个虽久违但依然熟悉的身影——长江江豚。它们成群游弋,时而跃出江面,时而潜入江中。长江江豚性情活泼,亲近人类,嘴部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被誉为“微笑天使”。如今,武汉的金口、天兴洲、双柳等水域,已成为它们稳定栖息的家园。

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坚定实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也让中国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被誉为“全球小型鲸类保护的典范”。今年6月,来自柬埔寨、缅甸、泰国等5个东南亚国家的专家专程造访武汉交流学习,希望为濒危的伊洛瓦底江豚寻得一剂“保护良方”。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开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已连续5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清澈的江水,不仅唤回了长江江豚,也吸引了极度濒危物种鳤鱼重现,成千上万只候鸟栖息天兴洲,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在此安家。

与此同时,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面完成,390座各类码头完成清理,腾退岸线50公里,长江两岸绿意盎然。

水域综合治理带来的不仅是生态恢复后的绿水青山,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如今,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洪山江滩、硚口碧道、杨泗港都市T台等13个子项工程顺利完工,串联起两江四岸的江滩,织就长80余公里、面积830多万平方米的滨水生态画卷,年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

在江夏区,由废弃矿山修复而成的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吸引大批鸟类前来,为当地生态与生产注入动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2.58亿元。

在蔡甸区,桐湖外滩的红蓼花海成为热门打卡地,曾经不起眼的湿地植物红蓼成了“金疙瘩”,特色经济效益加速释放:老渔民转型成为景区讲解员,收入翻番;“人放天养”的鳜鱼品质上乘,成为富民产业;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沉湖国际小镇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在黄陂区,生态露营地与乡村咖啡屋广受欢迎,带动36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服务。今年“五一”假期,大余湾景区一天卖出500多杯咖啡,年轻游客占比跃升至41%,还带动了土鸡蛋、山茶油、黄陂豆丝等农副产品销售。

依水传承千年文化

9月12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开幕式视频广受海内外关注。

视频中,无人机的光影掠过长江大桥,烟花于夜空中绚烂绽放,编钟古乐应和着江涛节拍,这场文化盛宴打破时空和地域界限,勾勒出江流万象的壮美画卷。长江江豚生活了2500万年的这片水域,正带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历史中走来,融入科技、艺术与日常,在创新中传承,在对话中生长。

截至10月30日,长江文化艺术季12项主体活动陆续开展,“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映像长江”电影周、“聆听长江”音乐周、“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书香长江”阅读周、“遇见长江”文学周……每一项活动都独具特色,对长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时代活力进行深度挖掘和集中展示,拓展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文化共鸣。

文化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发展。当前,武汉正着力打造经典文旅IP,提供沉浸式的长江文化体验,并积极筹建以长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博物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传承创新长江文化。

文旅融合激发活力

长江岸边,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延续活力,通过文旅融合焕发新生。游客可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感受老城魅力,在“知音号”游轮上欣赏穿越时空的剧场表演,在长江之滨观看绚丽的灯光秀,在非遗汉绣作品中品味历史风华。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十一”等假期,武汉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昙华林是武昌区粮道街道的百年老街。借由保护与活化,新场景、新业态、新企业融入街区,假期日均客流高峰可达8万至10万人次,百年昙华林成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鲜活样本。

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增长。“鹤舞流光”黄鹤楼发光冰箱贴,单品销售量突破8万个,带动销售额超1000万元。“蒜鸟”系列发声毛绒玩具线下销售超15万个,带动销售额超1000万元。“蒜鸟”的成功,也带动了武汉方言系列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武汉还将水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新结合。举办武汉7·16渡江节,在长江江豚频现的水域设置生态观测点,让群众身临其境地理解生态修复的价值。渡江节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武汉文旅的“金名片”。今年,其配套活动“渡江嘉年华”在武汉三镇江滩同步举办,三大会场人流量超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旅游、住宿、零售等行业消费超5000万元。其中,“武汉体育消费券”核销率达80%,直接带动体育消费金额超643.9万元。

长江江豚的微笑,已成为一种无声的语言,讲述着武汉从工业重镇迈向生态之城的转型之路,也映射了大河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武汉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城市与长江的故事,用那一抹水中的“微笑”,书写动人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出炉 https://hb.ifeng.com/c/8mwSgNUg3Q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3 22:17 , Processed in 0.05097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