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验证

2013年湖北工业分市州分析 (武汉宜昌襄阳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08: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武汉这类大城市来说
特别对于城建     细节和管理真的比高楼重要的多   
这点  杭州是表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和武汉
其实像极了宜昌和襄阳
襄阳城市规模 城市基础  都比宜昌强
但   如果去了两地的人  我想几乎绝大多数人会对宜昌充满好感
宜昌在省内甚至国内的美誉度   也是瑶瑶领先的
他们对宜昌的好感  并不是宜昌的高楼  宜昌没什么高楼
而是因为宜昌城市相对干净秀美文明      

良好的美誉度和自身印象导致了什么?
导致了宜昌2013年城区的商品房销售中  83%的购买对象为非宜昌城区人!
其中40%为非宜昌人!   这样的比例在中西部二级城市中是罕见的
也就是说  大量非宜昌人开始在宜昌买房定居
也就是说  这些年开始有大量外地人流钱流流入宜昌

宜昌中部5省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入非省会大市   也就成了事实
而这些持续流入的外来人口   是宜昌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改变武汉大而化之粗枝大叶的城建习惯和形象
是武汉城市管理乃至营销的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5 0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验证


    说到点子上去了,这是武汉最大的弱点。
若果纠正,武汉就是一线城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验证 于 2014-3-12 12:34 编辑
回复  验证


    说到点子上去了,这是武汉最大的弱点。
若果纠正,武汉就是一线城市了。
lenovoX2013 发表于 2014-3-5 09:57


呵呵
可是就现状来说  认识到这点的人 实在不多

就现在的武汉来说  
城建非常重要它关系武汉口碑和美誉度
也就是关系武汉城市吸引力   
也就是关系武汉对外来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

而武汉城建的中心点  实在不在高楼  武汉高楼够多了  而在细节和管理
高楼再多  如果门前的路都是脏的  地砖都是破的  垃圾桶都是满的
这样的高楼对于城市来说   没有任何正面意义   

看到这几天武汉地铁天花板用胶带修补的新闻(又上了头条)   一如既往的大而化之不修边幅
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其实高楼并不多
但就城建和城市美誉度来说   大家都说杭州好
成都的高楼比重庆少的多
但就城建和城市美誉度来说   大家都更喜欢成都  成都的现实吸引力也远大于重庆

远的就不谈什么东京巴黎等等发达城市了

为什么?
因为杭州这些城市   是细节和管理更精致的城市
细节精致对于个人感受来说   重要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3# 验证 所以,武汉现在的城建思路还是对的,以改造老城区为主,新区建设为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武汉造”异军突起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08:34 来源:湖北日报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影响了全球经济。大家重新认识到,“真正能够长期创造财富的就是制造业”。
  面对金融与房产机构破产引发虚拟经济坍塌,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力图以实体经济支撑国家走出泥沼。过去3年,美国有建厂或扩建计划的大公司达到50家,通用、福特、陶氏化学等工业巨头,相继在美扩建基地。
  在国内外“回归实体经济”浪潮中,作为国家重要制造基地,武汉再提“工业强市”目标,并从2011年起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3年来,武汉三环线外,一座座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通用、雷诺、联想、格力、神龙……国内外工业巨头纷纷在汉建厂或扩产。去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今年以来,大批汽车、空调、手机等大众工业品从武汉流向国内外市场。由于工业的提振,武汉经济总量大幅上升,GDP预计今年跨越万亿。
  在过去150年岁月里,武汉凭借大小5次工业起飞,在中国或区域经济版图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开埠时的租界制造,到清末“汉阳造”,再到“一五”时期武字头崛起、1980年代轻工业“五朵金花”绽放,直至当前的“工业倍增”。“工业倍增”,不是简单量的扩张。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武汉制造业在品种和结构上正迈向新的高度。“新武汉造”的异军突起,给我们哪些启示?还需要怎样提升?
  重振实体经济的漂亮转型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卢平川 江萌 成熔兴 李墨
  武汉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过去,钢材、重型机床等是其为数不多的当家产品。
  如今,大众工业产品正从这里大规模流向全国甚至全球终端消费市场。
  武汉市经信委统计,今年元月至2月,神龙、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生产汽车18万多辆,格力、美的、海尔等在汉生产空调168万套,联想武汉基地生产手机及平板电脑180万台。这意味着,武汉平均每天有3000多辆汽车、2.8万套空调、3万台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走下生产线。
  这些“新武汉造”均产自东湖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由于它们的异军突起,武汉工业增速令人“惊艳”:2013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低于7.7%的GDP增速。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394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
  从总量到结构,武汉工业进行着一场漂亮的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称赞:“近年来,武汉瞄准中国产业变迁和转移的大局,优先发展工业,踏准消费升级节奏,路子走对了!”
  从“两业并举”到“工业第一”
  2010年12月,武汉三环线正式画圆。武昌、汉口、汉阳这“老三镇”,与东湖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黄陂等6大新城区间,架起了一条循环大动脉。
  彼时,国家“十一五”计划收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等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武汉区位优势凸显。有机构测算,企业在武汉经营,包括人力、土地、生活等在内的综合成本,要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低40%左右。
  时任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既喜且忧。
  喜的是,近5年,武汉经济总量不断“超车”,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名。
  忧的是,全市工业总产值远不如京沪、青岛、沈阳。
  实业不振,谈何复兴大武汉?阮成发提出:未来五年,武汉发展关键在工业,必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此言一出,争议四起:
  有人提出,国际上特大城市都是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制造业。武汉“九省通衢”,理应优先发展服务业。
  有人忧虑,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和沿海制造业增速趋缓,工业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产品和产能过剩,发展工业风险太大。
  2011年初,刚刚就任武汉市代市长的唐良智判断:“国内外经济已到了分化转型期,中国经济正由外需拉动转到内需驱动。随着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武汉区位优势凸显,到了工业发力补长期。”
  对阮成发、唐良智的意见,专家们十分赞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成金华认为,武汉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尚不能跳开工业来发展第三产业。
  当年1月4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端出“工业倍增”计划: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要由2010年的7004亿元增至1.5万亿元,五年内再造一个武汉工业。
  在当年的一次武汉市委全会上,阮成发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武汉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是制造业、服务业‘两业并举’,而是工业第一。”

===================================================
2011年   唐良智就任武汉市长,马上提出武汉必须工业发力补长。把前10年留下的短腿补回来。提出了工业倍增
他一眼就看出了武汉当时发展策略的最大问题-----所谓的两业并举(制造业,服务业)。结果是制造业没发展起来,服务业也萎了
而现在武汉的蓬勃发展
就是因为武汉工业倍增的推动力

验证原来一直说   唐良智是湖北众多官员中  最有水平的一个
唐2011年调回武汉 并和软搭档
真是天助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验证 所以,武汉现在的城建思路还是对的,以改造老城区为主,新区建设为辅
卡卡的爸爸 发表于 2014-3-12 12:35


现在改造老城区主要体现在让交通上面  让人流物流更加顺畅
这是对的   

但希望在交通大拆大建过后  
武汉政府对老城区的改造能更多着眼于细节和管理   这才是城建之本

一座城市
盖一个高楼很容易
但让门前的地干净   难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5: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实际情况有些不同,细节很费钱的,武汉之前太穷了,另外政府管理不到位是一个很大原因。再就是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宣导很重要,当环境的压迫成为习惯就是会让人遵守的。
比如地铁上的吃东西和扔垃圾现象就很少了,这就是宣导的作用,而公交上依然非常的糟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7: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改变要持续,不要反复,走回头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7: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验证


    现实确实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7: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验证


    期待武汉重视细节的那一天到来,那才真真的宜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19: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各地我都去过,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通往荆门的火车路线应该得更新了,区域发展也要求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2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1# 验证


    恩,我也觉得成都很多方面值得武汉学习,我认为值得学习的不仅是城市运营管理方面,在乡镇经济方面,成都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内地城市,成都在城乡统筹方面做得很好,这点用soso街景就可以看得出,我觉得武汉也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因为一旦乡镇经济发展起来了,对于武汉市区来说,就能减少大量因外来人口造成的压力,人们的生活成本和城市管理成本会大大降低。对于郊区的人来说,他们也不用离家就能就近找到份不逊于城市里的工作,农村人口不用离家了,就不需要花费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来买房子,这省下的钱就可以用来购买丰富的生活用品,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内需,也可以用来装修房屋,让农村变得更漂亮,更能够避免家庭两地分开造成的各种社会悲剧。最重要的是,这非常契合这一届政府关于建设新城镇化的导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2 21: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6:20 , Processed in 0.04678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