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8 18: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碑,全称“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本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心地带,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这块地方历来是重庆的商业核心区(CBD)。
解放碑并非“解放”后建的,“解放”前它就存在了。
这座建筑最早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1941年12月31日落成,原本是木质结构,四方形,跑楼式,高七丈七尺(约26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命名它为“精神堡垒”。“七丈七尺”象征“七·七抗战”。[1]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抗战胜利纪功碑”于1946年10月31日奠基,1947年8月竣工,钢筋水泥结构,这座建筑即是今天所见。
“据说在碑下,埋有缴获的日本侵略者的武器弹药;在碑中,存放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重庆人民的信,在碑身内侧,刻有成千上万的阵亡将士名字。”
1949年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把“抗战胜利纪功碑”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碑没有变,只是改了碑上的图案和文字
——————摘自维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