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3-19 1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赶超成就“大河西第一街”
岳麓区银盆岭街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四连增跻身长沙“十快街道”
核心提示
地方财政收入从0.29亿元跃升到1.33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境内资金3.45亿元增至7.4亿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由2.05亿元增至10.7亿元……从2008年至2012年,一连串“跳跃式”变化的数字,见证的是岳麓区银盆岭街道街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展现的是大河西先导区“两型”建设在银盆岭彰显的智慧与魅力,感受的是银盆岭大地血脉贲张的激情。作为大河西CBD(中央商务区)所在滨江新城核心区域,近年来,按照岳麓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跨越赶超、科学发展”的要求,银盆岭街道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街域发展,从一个普通街道逐渐成长为全市乃至全省不可复制的“财富洼地”,地方财政收入从2008年全区第七名跃升至2012年的全区第一名,跻身长沙市“十快街道”阵容,街域内高档商务楼拔地而起,成为名符其实的“大河西第一街”。
借势布局
打造大河西绿色CBD
幸福星城,蛇舞银盆。银盆岭街道位于岳麓区东部中心地带,东起傅家洲,西邻金星大道,北至府后路,南抵龙王港,与湘江一衣带水。辖区7.99平方公里内,约14.28万人。 “那时,每当夜幕降临,河东灯火辉煌,一派繁华的都市气息。而一江之隔的银盆岭,尤其靠湘江一带则是黑灯瞎火,到处破破烂烂,一派冷清的场景。”提起四五年前的银盆岭,居民向建民至今记忆犹新。
银盆岭街道跨越式发展始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开启的“两型社会”建设。2008年6月,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作为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岳麓区发展坐标一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银盆岭街道所在的滨江新城更是作为岳麓区五大片区之一,在“先行先试”中拉开“两型社会”建设序幕。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显示,银盆岭街道处于‘一轴两带’的中心枢纽,是‘一江两岸’建设的核心地带,并拥有沿线最佳土地资源;从长沙市服务业布局来看,银盆岭街道是现代服务业九大新增长极之滨江新城主片区,‘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滨江新城建成长沙市复合型新都会中心、新商业中心、新金融中心、长沙现代服务业的高端平台和城市地标。”面对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银盆岭街道党政负责人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审时度势,借势站在制高点展开新一轮街域布局。
作为滨江新城首发区域的银盆岭商圈,以发展总部楼宇、金融商务、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四大业态产业为重点,规划滨江片区以B7等地块为主体,傅家洲两岸用地为辅助项目,银盆岭路、桐梓坡路、湘岳路、银盆南路为纽带,着力打造集城市地标、金融商务、总部经济、高端商贸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群。默默数来,未来将规划银盆岭路为区域内国际名品商业街区,银盆南路定位为餐饮娱乐休闲街区。该区域内在建和拟建项目有奥克斯商业综合体、傅家洲村两岸用地商业项目、城市海岸和待建的银盆岭路、桐梓坡路、湘岳路;市府片区以岳麓大道和杜鹃路为主轴,同时,合理规划岳华路两厢产业布局,建成以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为主体的市府商务办公休闲区,该区域内已建和拟建的项目有绿地中央广场、红星美凯龙旗舰店、人人乐崇尚百货、润泽府二期、长沙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三位一体覆盖全区,桐梓坡片区以桐梓坡路为中轴线,北面以中联总部大楼为主体,南面以桐梓坡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主体,建成集高档商务酒店、总部经济、精品住宅小区、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商贸区域。
目前,奥克斯广场、绿地中央广场、世茂铂翠湾三大项目,已形成滨江新城商圈首发的第一阵容,更成为滨江新城CBD快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区域内形成了以上海绿地中央广场、奥克斯广场为代表的总部楼宇经济;以人人乐湖南区域总部、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金融商务经济;以金樽汇、秦皇食府、徐记海鲜、冰火楼等为代表的餐饮服务经济;以及海上国际影城、希界维影院和润·香水湾为代表的文化休闲经济等四大产业已初具规模,过去困扰街道发展的瓶颈被彻底打通,产业发展和财源培植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如今的大好形势下,银盆岭街道将争取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街道建设成宜商宜居的新都会中心,打造大河西绿色CBD。
乘势强“身”
一颗换位的心 一块自律的牌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长沙大河西滨江新城片区建设的主战场,如果没有过硬的干部和职工团队,要乘势而上是不可想象的。”面对新一轮发展中并存的机遇和挑战,银盆岭街道党政负责人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在街道,一场促干部作风建设和机制创新的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
在抓作风建设上,街道首先严格践行社区“零接待”原则,即规定辖区社区对街道实行零接待,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节省了社区办公成本,社区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共事务、服务群众中去。
在改进工作方式上,街道则以“治懒、治庸、治奢”“三治”为主题,大力开展“一颗换位的心、一张带笑的脸、一杯解渴的水、一句温馨的话、一块自律的牌、一本清白的账”“六个一”活动,以此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街道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有力推动了街道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街道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让驻街单位感受到街道大家庭的温暖,银盆岭街道提出“加强沟通、增进友谊、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工作联谊机制,竭尽己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工委、办事处主动出击,为每家落户企业量身组建了“服务小分队”,全方位、多渠道、零距离地开展服务,让落户企业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我们看中银盆岭的不仅是长沙大河西CBD核心位置这样的黄金地段,更重要的是银盆岭街道营造出的一流软环境!”酒店能落户银盆岭,其外联经理秦正才对银盆岭街道心存感激之情。去年8月,中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洗浴休闲酒店——和润·香水湾洗浴休闲酒店开始装修,面对一系列要办的手续,银盆岭街道主动上门服务,使得酒店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试营业。
针对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银盆岭街道专门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促进工作的落实,如在滨江新城的拆迁中,chutai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滨江新城拆迁干部管理和纪律监督的规定》,加强对拆迁干部的管理,对拆迁工作人员提出具体要求,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实现阳光拆迁、透明拆迁、公平拆迁的同时,也让钢筋水泥的都市密林沐浴阳光和文明。
在机制创新中,街道用3年时间完善了“街道牵头、部门联动、社区(村)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的“一盘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财源建设、协税护税、文明创建、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财税征收工作,形成了由街道协税办牵头,驻街职能部门全力以赴,社区(村)倾力配合的街道协税护税“一条龙”服务体系,摸清了税源底子、理顺了税务关系,奠定了加强税收征管、增加税收资源的扎实基础。
顺势而为
拆迁安置与改善民生紧密联系
“60余万平方米的腾地任务点多面广,任务极其繁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银盆岭街道的发展空间,更是关系到银盆岭人的民生福祉。”开启的新一轮巨变,银盆岭街道党政班子顺势而为,在大开发中力促民生改善。
银盆岭村大路坪是一个位于银盆岭中心地带的棚户区,这个面积上百亩的棚户区环境差、安全隐患多,居民诉求复杂。银盆岭街道组织骨干力量,开展耐心的说服工作,一家家登门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不仅扫清了安置工作的障碍,也扫光了群众心中的疙瘩。短短一年时间,停滞了16年的大路坪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群众签约率达99.9%。
“我们家是拆了旧房变新房,拆了小房换大房,是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的好事!”面对记者来访,滨江新城拆迁户李伟珍老人如此感言。李伟珍一家人原本一直挤住在建筑面积才58.28平方米的旧房子里。“房子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比较破旧,小区配套设施也比较差,想换新房也没条件。”提起拆迁前的感受,老李一脸的无奈。滨江新城第三期一阶段拆迁启动,李伟珍家的房子也在拆迁之列。根据拆迁补偿相关政策,他家拿着补偿款,选购了一套面积为75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购房款约15万元。“搞完装修之后,还有剩余,改善了我们的住房条件,想想还是划得来的!”李伟珍笑着说。
像李伟珍一样,银盆岭拆迁安置工作在改善民生中很快与拆迁户形成良性互动,其中,银太自管公房为原长沙纺织厂职工承租的单位自管公房,长沙纺织厂破产改制后,居住在该区域的公房承租户都是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里房屋老化、陈旧、简陋,居住状况堪忧,居住于此的群众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非常强烈。银盆岭街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自2012年4月10日全面启动银太自管公房拆迁安置,仅仅80天时间,共完成公房签约729户,腾房729户,签约率达99.9%,腾房率达100%,创造了滨江新城拆迁工作的新纪录。银太自管公房700多户居民在银盆岭街道安排下,陆续搬进新家。
不仅如此,近年来,银盆岭街道通过群众工作站等载体,举办现场招聘会送岗位、义诊义演、走访慰问等活动,力促民生改善。火炬城社区万利新村小区供电设施改造一新,170余户居民用上了放心电;银建、银太等拆迁区域进行管网改造,解决了因水压过低而用水困难的问题;投资10多万元的银盆岭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顺利揭牌,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和润·香水湾试营业、 奥克斯广场运营在即、绿地写字楼成标志性建筑、岳麓大道在此新修地下通道…… 随着滨江新城片区腾地建设在银盆岭的顺利推进,街域内涌动的是一股股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被赋予大河西CBD核心地位的银盆岭新商圈因此商机遍地。随着市府行政商圈集聚效应的日益凸显和滨江新城建设的强力带动,银盆岭街道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已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不可复制之“财富洼地”。“思路决定出路,在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中,街道将切实朝区委、区政府确立的‘都市新街、经济强街’目标定位努力。扎根群众,一手抓发展,一手保稳定,争取通过3至5年,财政收入达到3至5个亿,跻身长沙市‘经济十强街道’之列。”放眼未来,银盆岭街道工委、办事处党政班子志在必得,信心满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