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洋建筑│近代中国最早对外通商口岸之一遗存│安徽省唯一的西洋建筑群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芜湖医院(安徽首家西医院)与皖医弋矶山医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1-16 13:22 编辑

简介








芜湖教会医院——弋矶山医院 (转载)
(2010-01-26 11:32:24)  
     

    基督教来芜湖传教时,除兴办学校外,还建立了一些医院诊所,进行西医治病,较有影响的一座医院即今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弋矶山医院素有“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之美称,一直属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中年议会管辖。

  十九世纪末,美国人赫怀仁到芜湖,只身先在弋矶山西南角的一间破庙里安下身,挂起“施诊所”的招牌,籍以传教和医疗。由于芜湖当时缺乏西医,来就医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赫怀仁利用“庚子赔款”和美以美会的资助,才逐渐地兴建起医院大楼。但于1920年不慎引起大火以后,南京卫理公会改派传教士江德来芜,接替赫怀仁的院长职务。并在美国大肆募捐,又向中国煤油公司、烟草公司筹集大宗款项,扩建主楼和西楼,作为医疗和布道之用。另外,还在柳春园设立一门诊即“铁房子诊所”(1948年关闭),遇到严重病人即送往弋矶山医院治疗。1929年秋,蒋介石曾参观视察该院,为医院题字,即“芜湖弋矶山医院”,并捐款三百元,为扩建门楼之用。以后教会改派包让接替江德的院长职务,包让到职后,完成了主大楼未完成的工程,同时还设立了高级护士学校,命名为:“芜湖怀让护士学校”。

  芜湖弋矶山医院,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是卫理公会所办,所以在创设之始,即是治病兼传教,在医院的二楼,设有一所礼拜堂,并派有专职权师,每逢星期日,凡是医生、护士、工友、病员等自愿参加。另外在给病人动手术前,医生必须进入礼拜堂祈祷后,方为病人动手术。解放后,弋矶山医院为人民政府所接收。

  建筑档案

  ◎地理位置:芜湖市赭山西路2号

  ◎建筑风格:折中主义建筑

  ◎建造时间:创办于1888年,1923年失火重建,1927年部分建成,1937年正式竣工。

  【一】

  弋矶山原名驿矶山。“驿”指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矶”则是突出江边的石山,燕子矶、采石矶都是江边览胜之地。天色晴明时,站在弋矶山头,看大江东去,水天一色;江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让人心旷神怡。

  1888年,赫怀仁在此创办了“芜湖医院”,并担任院长,一手创立了安徽省第一所现代西医院。这座拥有无敌江景的医院至今仍在使用,新建的病房大楼位于医院大门入口处,而大门里面,弋矶山上,还保留着当初的建筑格局。

  芜湖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境内遍布大小山头,这些山头大多不高,弋矶山已经可算最高纪录了。而弋矶山医院的建筑,便是依山形而建,又巧妙地融合了地势。走进医院大门,迎面有一条上升的山路,山路的两侧,分布着沈克非、陈翠贞故居、百年院长楼、百年专家楼和建于20世纪初叶的病房大楼。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券廊式的洋楼,也有“大屋顶”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还有当时新兴的折中主义建筑,通过这些建筑,可以看见芜湖洋楼从晚清到民国的风格变迁。

  【二】

  走到山路尽头,可以看见覆盖着琉璃瓦的沿江长廊。站在长廊向右边眺望,芜湖长江大桥像钢铁巨龙横跨江上,江面不时传来轮船的鸣笛声,而背后则是芳草绿树鸟语花香。置身这样的绝佳风景中,对于病人的身心恢复大有裨益。

  与整座医院的西洋建筑风格有别,沿江长廊采用的是中式风格,顶部的琉璃瓦,两侧的朱红柱子,供人休憩的美人靠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国风。长廊的屋顶上还有许多彩绘壁画,历史人物、山水风光都有,将芜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一帧帧定格在上面。在表现手法上薄施彩绘,有苏式彩绘的清淡而近自然的质地。这里原来是供纤夫行走的狭窄栈道,现在已经成为观光览胜的绝佳场所。

  走廊一侧的草丛中偶尔出现一只鹿,是动物塑像,让人想起合肥环城公园的那些动物雕塑。在草丛之上,树叶间露出坡屋顶,那便是百年院长楼和百年专家楼了。

  【三】

  在靠近沿江走廊的山坡上,有两座西式洋楼,灰色的是百年院长楼,红色的是百年专家楼。院长楼中,赫怀仁、包让等历任院长曾在此居住,专家楼里,沈克非、陈翠贞曾在里面工作。

  这两座楼在弋矶山医院的建筑群中属于老前辈了,建于二十世纪初,都是砖木结构,也都采用券廊式建筑,这是当时各地租界内最流行的洋楼样式。百年专家楼现在做了医院的档案管理科,沿着木楼梯拾级而上,足音仿佛被上好的木料吃进去了,只有轻微的钝响。墙上挂着医院往日的黑白老照片,让人像是步入时光长廊。

  黑白照片中的赫怀仁是个风度翩翩的绅士,嘴唇微抿着,没有肃穆感,倒像是黑白默片时代的电影明星。另一张老芜湖医院病房内景照片中,中外护工共处一室,悉心护理着病人,中国护工的头上拖着长长的辫子,外籍护士则是卷发温婉的形象。

  走出院长楼的门外,柱廊尽头淡青色的水天一色。赫怀仁院长结束工作后也曾在这里眺望江景吗?

  【四】

  1927年,弋矶山巅建成了一座西南为三层、北面为七层的病房大楼。这座大楼的形态从建成之初至今没有变改,正立面三段式构图,清水红砖墙面,四根多利克柱支撑着顶端的山花墙,上面写着信仰、盼望、仁爱、喜乐、和平十个字。张开的东西两翼合围出一片青草地,草地中央树立着一座白求恩的塑像。眼前的景色层次分明,最上面是湛蓝的天空,中间是红砖墙和白色石柱,近前则是绿草地,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

  大楼采用的是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所谓折中主义,是将古今中外各种建筑元素熔于一炉的一种风格,三角形的山花墙和门厅的柱廊是古典主义的元素,在建筑细部则抛弃了古典建筑的繁复装饰,以现代主义的简洁利落组织建筑元素。

  转到大楼背面,依着地形,正面三层的大楼背面建成七层。大楼主体围出半封闭的天井,西侧矗立的烟囱不但是承重的部件,也成了构图的要素。烟囱旁边的空间里,大楼层层上升,形成一种秩序感十足的空间格局。靠前的一面墙上,三面窗户突出墙体,全部以立柱支撑,看起来像是童话中的城堡。

  病房大楼的东翼部分是稍后开始施工的,到1937年底竣工,弋矶山医院的主体建筑至此全部完工。时光荏苒,东西两翼的病房外墙现在爬满了爬山虎,绿叶红墙白色窗帘,几乎可以入画。当然,高级享受意味着高昂收费,据说当年病房大楼的收费是楼层越高,价格越贵的。

  【五】

  弋矶山医院在20世纪初曾享有“北有协和,南有弋矶山”之美誉,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来。

  1929年沈克非、陈翠贞夫妇前来弋矶山医院工作,夫妇俩分别任弋矶山医院外科主任和儿科主任,在这里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他们的故居就在山门入口处不远,山路的南侧。故居是一栋中西合璧式的小楼,楼高两层,地下室一层。楼顶采用的是中国古建筑的歇山式屋顶,建筑主体采用西式建筑,一楼的窗洞有圆形拱券,二楼有一方宽阔的露台。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低调出世,正像他们妙手仁心的医者品格。

  因为专家云集,声名远播,连政界要人都曾慕名来到这里。1928年11月,宋美龄偶感风寒,在弋矶山医院住院。出院时,蒋介石亲临弋矶山医院接夫人出院。1929年秋,蒋介石还曾参观视察该院,并为医院题字,还大方捐款三百元。当时有护士按下快门,留下了难得的影像资料。

  由于蒋介石的示范作用,何应钦等军阀也曾先后来到这里,捐款赠银。



    作为战略要地的芜湖,1937年成为日军侵占的目标。1937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中岛贞雄率第十八师团侵占芜湖,残酷实行“三光”政策,与同年同月发生的南京大屠杀如出一辙。当时弋矶山医院的法籍院长包让揭露,仅从街上抬入医院抢救的断肢缺臂受害者就有近300人。另据当时萃文中学校长美籍爱尔兰人华尔敦不完全统计,被杀害倒卧在街巷血泊中的“尸体就有2500多具”。因为亲历了日军攻陷芜湖,还接济过芜湖码头的扛包工人,华尔敦被称为芜湖的拉贝。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当时华尔敦已当上弋矶山医院代院长,也是最后一位洋院长。



附:美以美会与卫理公会

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1784年-1939年)是从1784年到1939年之间的一个基督教卫理宗的教派,从1784年到1844年是在美国的卫理公会所使用的宗派名称,南北分裂后到1939年,是在美国北方的卫理公会所使用的宗派名称。该会属于基督新教的一个较大的宗派—— 卫斯理宗。
1784年12月24日,美国卫理公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成立。法兰西斯·亚斯理(Francis Asbury)为首任会督。
以后经过数次分裂,形成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分裂,就是1844年美国南北卫理公会因为黑奴问题大分裂,在美国南方的称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在美国北方的则称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1936年时,美以美会的总部在纽约第五大道(Fifth Avenue)150号。 1939年5月10日,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The Methodist Protestant Church)重新联合,称为卫理公会(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2-7-18 16:53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2-7-18 16:24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3 11:16 , Processed in 0.09201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