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3 22:4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南下,经过冠县到菏泽呢?这样岂不是更加顺直了?
首先,聊城市规划是向东,和荏平、东阿构成1+2组团。那么过冠县和过大名,这两个聊城的小弟,对聊城来说都没有什么鸟用。(没错,大名确实是被邯郸管辖的山东人,人家大名和山东亲也不和邯郸亲。对于他们来说,靠近哪里都一样。靠谁都靠不住,所以生意做的棒棒的。其实就是邯郸地区的“犹太民族”)
邯郸方面,因为大名是邯郸市重点发展的次中心城市。但是不是轨道交通节点城市。这样看来,京九高铁雄商段,建议在大名北,靠近邯济客专的馆陶设站,更符合要求。更加有利于大名-范县-冠县等濮阳-聊城沿线的中小城市的发展。这个和浚县-滑县设站有利于安阳-濮阳-鹤壁交界的中小城市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这么一来,“结局会怎样”?
答案是,花大巨资办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我们肯定会觉得中央只是在乎雄安和深圳,其他的嘛,真没觉得有着太多的照顾。你能说京九高铁对邯郸经济发展有利,还是当初的京九铁路对临清聊城有帮助?真实情况是:济南拉着聊城,才勉强在中原经济区里紧追邯郸老大哥的后面。但是当不了二当家的。这该有多委屈呢?
中央什么都不管,简直就是没有人性了。
地方方面,聊城是邯郸东出西连的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邯郸经济发展的支持后盾。包括新材料、化工建材、生物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工程,这些不久的将来的支柱产业,都将和聊城甚至于济南有着密切的往来合作。
聊城市的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邯郸、邢台、安阳三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了山西整个化学产业,向东向南拓展的关键一环。
我们应该设法保证聊城地区,包括东营、临清、德州在内的城市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跟“高铁”风。和类似于菏泽、衡水这些个单单通过交通来增加经济保有量的城市一起。毕竟邯郸市的未来,不是交通大市,更不是政治中心。邯郸市会保持“工业强市”不变,并且拉动和影响着周边的地区,共同富裕。
(这么看来,中原经济区圈的那么大,把豫东四市和西南山地外加贫困过时的皖北。的确是乱七杂八。难道说,德国的工业走廊的概念和英国提出的“都市圈经济”还有后来的美国的产业聚集群概念,在中原大地上都是扯淡吗?那为什么北上广还沿用?雄安都知道靠城市群近些?我们邯郸到底对于北京的“世界级”城市群,关系多少?京九和邯郸的关系,中央放在心上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