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8-26 17: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打造京津冀养老休闲承接地的决议
(2016年8月24日邯郸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邯郸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刘树庭等1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打造京津冀养老休闲承接地的议案》的审议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2015年11月,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订《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三地要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这为我市承接京津养老休闲服务提供了机遇。目前,京津地区老年人口已达550万,两地养老机构建设和床位数量有限且成本较高,已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市交通便利、养老服务费用低且有丰富的资源要素,适合承接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养生休闲游乐,我市承接京津养老休闲服务的前景广阔。
会议指出,尽管我市在承接京津养老休闲服务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真正打造成京津冀养老休闲承接地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统一各级各界思想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的任务艰巨,向京津石推介邯郸养老休闲优势的力度需要加大;二是我市承接京津石养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须有大的提升;三是京津冀社保、医保需
加快联网支付无缝对接步伐;四是应尽快统筹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统一标准的构建。
会议要求,要结合健康养老休闲产业发展和“四美”乡村建设,积极培育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和组织,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利用我市特有的农村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等模式和太行山优美环境、十大文化脉系和别具一格的美丽乡村吸引城市老年人来我市居住、休闲、游乐或回归田园体验农耕颐养天年,成为京津冀养老休闲服务承接地。为此,作出如下决议。
一、凝聚共识,形成构建京津冀养老休闲承接地的强大合力。要从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认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好机遇,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我市养老休闲产业的发展。文化、宣传、发改、民政、旅游发展等部门要精心研究谋划,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我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情况和相关养老政策法规的宣传报道,集中推介一批有一定规模、硬件设施好、服务质量高的养老机构和休闲目的地,让京津石老人了解邯郸的人文环境和养老休闲优势,吸引其来邯异地居
住养老、候鸟式休闲、度假式康养、回归式体验,构建辐射京津石的养老休闲圈,推进邯郸养老休闲服务事业形成大产业。
二、加大投入,打造高标准的特色养老休闲服务品牌。要加大对养老休闲产业的投入,并通过统筹规划和政策鼓励等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大、设施全、服务好的养老休闲场所,提高我市承接京津养老服务的能力。要立足我市东中西部资源禀赋特点和差异,在西部山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气候等天然优势,开发养生休闲健康养老基地;在中部,依托主城区各大医院,兴建集医疗服务、康复护理、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在东部,依托“四美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以回归自然体验农耕为主的休闲养老基地。通过特色养老休闲,增强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外地老年人来邯,全面推进我市养老休闲产业发展。
三、加快对接,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式养老。一是加快与京津石养老与医保政策体系的对接,实现无障碍异地医疗费用结算,为京津两地老人来我市养老解决后顾之忧。二是进一步健全以社会养老保
险、老年社会救助和老年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三是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设立卫生室或医疗康复门诊,开通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整合利用我市厂矿企业闲置的医疗资源,向健康养老服务业转型,增加养老床位总量,提升养老护理水平,全面实现医养结合。
四、加强管理,提高承接京津冀养老休闲服务的软实力。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养老休闲服务的管理。一是加强护理人员和休闲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养老休闲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二是引入先进的现代养老休闲服务理念、运作模式,提升我市养老休闲服务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既注重老年人的身体护理,更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增加文化娱乐健康养生功能建设。四是加强对养老休闲机构的监督检查,保障外来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打造良好的养老休闲承接地优质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