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4-8 05: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安拆迁政策确定:一次性补偿与持续性收入相结合!
原创 2018-04-07 内参君 新区晚参
▲水天一色。 新区晚参/摄
今天是清明节小长假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明天大家就上班了。继续整理和回答一段时间以来大家的留言提问。今天是最后一期。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读者提问】管控都一年了,一周年也没等来什么动静和规划,这都一年了,不给点交代吗,我就想知道,全国都努力做的新区,为什么一年了啥也没干,连个规划也做不出来?内参给我们说一下,这一年政府都干了什么,为什么还是把我们管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规划还出不出,新区是建还是不建?
【内参答复】您这连珠炮似的提问好猛啊,能感觉到您的义愤填膺。其实不仅仅是您,雄安还有很多老百姓像您一样,对当下的进程不理解,对未来很茫然,对自己的生活很担忧。就像坐了一列闷葫芦火车,因为看不见外边,车开没开、开到哪,完全不知道,而且还下不了车,只能听列车员给大家描述美好终点。
这个问题我此前分析过,坐地日行八万里,你不知道,但相关的工作始终在紧锣密鼓。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是能和老百姓讲的要及时讲,二是阶段性计划要尽可能传递给外边听,这样大家就会减少误会。
那么,一年多了,政府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让陈刚来亲自回答您。
以下来自雄安新区“一把手”陈刚的回答,这一年,可不像您说的“啥也没干”。
01、关键词:规划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借鉴国际经验,汇聚全球智慧,60多位院士、规划建筑大师和300多名知名专家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和研究论证,22个专项规划、32个专题研究与总体规划深入对接融合,做到所有规划一次到位。
【内参有感】这个规划已经一年多了,凝聚了全球顶尖智慧,相信一定会让雄安熠熠生辉。但是,环顾雄安当下境况,时间上应该尽可能快一些、再快一些。
02、关键词:改革开放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研究制定了支持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1+N政策体系;
【内参有感】雄安新区是示范区,要体现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具体内涵,因此它将汇聚相关政策,正像此前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所说,已经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施行的改革开放措施要在雄安积极施行和推进。同时,在公众号“新区晚参”看来,雄安还会有自己的创新和创造,以体现改革开放的开拓精神。
03、关键词:拆迁补偿
【陈刚】过去一年,探索建立共同获益的土地政策、租售并举的住房政策、一次性补偿与持续性收入相结合的征迁安置政策,研发征迁安置数字管理平台;
【内参有感】从陈刚这次明确表态可以看出,雄安新区的土地政策、住房政策、征迁安置政策都已基本确定。其中,征迁安置问题上,已经确定无疑要执行“一次性补偿与持续性收入相结合”的政策。
04、关键词:居住证
【陈刚】过去一年,建立基于积分指标体系的居住证制度;
【内参有感】居住证制度很复杂,积分设定上既要考虑全面,还要体现政府的引导性。什么情况可以积分,什么情况可以积高分,积到多少分可以申请居住证等等,都需要一套严谨的体系涵盖进去。从目前透露出的消息看,居住证制度暂时不会涉及雄安当地人。
05、关键词:机构管理
【陈刚】过去一年,创新新区机构管理模式;中国雄安集团投入运行。
【内参有感】新区从设立之初就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这一年来,新区设立了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逐步组建了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陆续配备相关领导干部。内设7个机构,夙兴夜寐地拉着新区跑。实话实说,人少事多,能感受到陈刚和他的小伙伴们的压力和不易。
06、关键词:教育提升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按照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定位,加快推进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全力推动北京支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综合医院与起步区同步开工建设。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80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和北京市六一幼儿园雄安校区正式挂牌成立,近百家高端高新企业核准工商注册登记。
【内参有感】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此前,公众号“新区晚参”呼吁最多的也是教育问题。陈刚多年来对教育颇为重视,此次雄安教育提升计划,也是在他亲力亲为之下逐步推进的。
此间还提出了“陈氏金句”:“没有抓不好的教育,只有不想抓好教育的心”,给了三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极大的信心。
07、关键词:生态治理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制定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三年工作整体方案,启动了白洋淀及上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白洋淀生态环境稳步改善;依法关停散乱污企业10661家,关闭取缔畜禽养殖场3120个,治理纳污坑塘212个;营造近自然“千年秀林”;完成禁煤区9万户代煤改造工程。
【内参有感】白洋淀生态不恢复,雄安新区就不能叫成功。因此,对于千年大计而言,治理白洋淀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们也已经看到,2018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速白洋淀的生态治理。
至于取缔散乱污、关闭养殖场等,老百姓付出了巨大代价,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创造相关条件,引导大家继续有创造财富的舞台。
08、关键词:管控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为管住人、地、房,稳住房价、房租和地价,依法收回了500多平方公里土地,所有建设工程及房地产项目全部停工;研究制定1+9管控政策体系,建立差别化人性化管控长效机制,对3400多户住房在建停工户、刚需户持续走访、慰问、帮扶。
09、关键词:就业
【陈刚】过去一年,雄安各级党委政府接待来访群众1.8万人次,完成就业培训1.5万人,实现动态再就业7万人,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1.6万件次。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一年以来,新区做了大量工作,大家都在满负荷运转。当然,在我们处于管控之下的老百姓看来,多快都不是快,毕竟大家被管控着,每个人都希望能回到往日的平静。
在公众号“新区晚参”看来,事情都有个过程——新区“先管控后规划”的路子早已注定我们三县要经历一个等待、煎熬的过程。我跟很多朋友讲过,这也没什么办法,国家顶层设计,代表了国家意志,只能顺应潮流,一步步前进。
至于您提到的规划迟迟不发布的问题,我觉得已经超出了我的经验和认知,因为以我的眼光看,规划应该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可能很多人会讲,即使规划出台,明确了拆迁等区域功能,但也不会当下就动,所以规划并不紧要。这一点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要知道规划直接连着管控,这个问题是三县老百姓的大问题!
从我的观察看,现在规划框架已经基本定型。也就是说,区域功能已经明确。我之前写文章讲过,应该尽早启动差别化管控,在规划基础上实行有差别的管理,暂时或几年动不了的地方应该赶紧放开,该盖房的盖房,该买卖的买卖,最大可能减少老百姓的损失,缩小对老百姓的干扰。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差别化管控要等到规划真正公布之后才能做。那么,规划出台的时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这几天,公众号“新区晚参”从相关专家处求证规划发布日期,得到的答案是“快了”。
事实上,既然规划没有公布,一些重大基础项目就可以动工;那么,一些关乎民生的管控问题,为什么就不能提前解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