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3-24 1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水源创环境治理“雄安质量” 首个污水深度资源化示范项目落地雄安
新华网03-23 11:53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关村管委会获悉,作为首批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的12家中关村创新企业之一,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率先在雄安落地首个污水深度资源化示范项目,通过采用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MBR膜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CWT,为雄安新区分散性污水的高标准处理和循环利用树立标杆,创造雄安质量。
去年12月,为了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雄安集聚,中关村管委会与雄安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并组织了碧水源等12家中关村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将是北京今年一项重点任务。
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基于雄安新区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匮乏的挑战,以及其“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城市建设要求,寻找一种水处理领域“高标准”和“优质”的代表性技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成立于中关村的碧水源拥有我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水处理核心技术,其技术曾荣获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解决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三大难题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保障国家水安全战略构想成功实现的支撑性技术,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碧水源也成为了业界最有实力和优势在雄安新区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环保企业。
据悉,碧水源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董事长文剑平对媒体表示,碧水源将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全面服务新区建设的国家战略。随即,其子公司“雄安碧水源顺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一个月内又签下了位于雄安新区雄县的首个污水深度资源化示范项目。
该项目采用由碧水源针对中小规模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而自主研发的CWT,亦称为“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它是生物技术和MBR膜技术有机结合的高科技环保产品。
其中,核心工艺MBR膜技术被业界公认为是雄安新区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不可替代性技术。据介绍,MBR是21世纪全球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可把市政污水稳定提升到地表水Ⅳ类。碧水源在MBR核心膜材料制造、MBR工艺研发、MBR工程设计和应用方面均已取得重大突破,是参与我国水敏感地区保障水安全以及各地污水厂提标改造工作的主力军。
由于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在村镇生活污水、旅游景点、河道截污等各类分散性污水处理方面,整治力度和提标要求将不断提升,而CWT具有模块化、智能化、运输便利、安装快捷、操作简便、无需专人看管、运行稳定、高效节能等特点,是“工艺简约化、单元模块化、系统成套化和管理简单化”的小规模高标准污水处理设备的典型代表,被视为雄安新区分散性污水高标准处理的理想设备。
据悉,位于雄县的这个污水深度资源化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日处理200吨市政污水,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高品质出水,可就地回用于景观、绿化、洗车和建筑冲厕。
碧水源作为中关村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水处理膜技术,已成为全球城市水系统建设中“高标准”和“优质”的代表性技术,与“雄安标准、雄安方案和雄安模式”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目前,碧水源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系列示范项目,加快MBR等核心水处理工艺在雄安新区万吨级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推广应用,全面保障雄安新区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力创环境治理的“雄安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