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这条跨省高铁距离可研批复更近一步
铁路建设动态 2025年10月02日 12:05
9月29日
阜阳至黄冈高铁(湖北段)用地预审正式获批
这意味着距离可研报告批复更近一步
高铁项目通过用地预审,是保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依法依规落地、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关键前置环节,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重要前置条件之一,部分省份在取得用地预审后即开展高铁项目开工动员大会。
阜阳至黄冈高铁是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及京港(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规划的重点项目。早在2020年前后启动前期研究,2022年完成预可行性研究,然而一直到2025年项目进度停滞不前。
2024年湖北省、安徽省及河南省联合推动国铁集团启动项目前期进度,终于在2025年6-9月份先后完成项目的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的审查工程,目前湖北、河南等省份先后开展可研审批前置手续办理的相关工作。
(线路走向示意图,具体以正式文件为准)
阜阳至黄冈高铁途经河南、湖北及安徽三省份,而湖北段率先发布可研评审等相关消息,第一个通过用地预审,可见湖北省对阜黄高铁的重视程度和热烈期盼。
(图源于用地预审申请文件,具体以正式批复文件为准)
从湖北省用地预审申请文件来看,主要有以下:
1、湖北省放弃武汉城区设站方案,让武汉所属新洲区设立新州东站。
围绕湖北段设站方案曾存在多轮论证——因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初期曾考虑在主城区增设站点以强化枢纽地位。但经反复比选,最终果断调整方案:放弃武汉中心城区设站计划,转而在新洲区长江北岸布局“新州东站”。
从区域协调看,新洲作为武汉“东进战略”前沿,近年正加速融入武汉都市圈,设站将直接带动阳逻等片区发展,填补其高铁空白,助力“港产城”融合,是符合湖北的战略意义的。
2、放弃沿江高铁麻城站并站方案,新设麻城西站。
项目初期曾考虑与既有沿江高铁麻城站并站,以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路网衔接效率。然而,经反复踏勘论证,最终调整为“放弃并站、新设麻城西站”的方案。
麻城放弃并站,但最终实现红安、麻城两地同时设站,满足革命老区交通需求。特别是红安东站为红安县提供首个城区高铁站,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麻城西站通过联络线连接合武高铁,保留区域枢纽功能,也算一举多得。
3、新设黄梅南联络线。
很明显,黄梅南联络线(设计时速200-250公里)主要解阜阳至黄冈高铁南下需要在黄梅南掉头的问题,此举不仅大幅延长单趟列车运行时间(单次掉头耗时约15-20分钟),更会增加车站股道占用压力,降低整体路网通过效率,堪称优化路网衔接效率的“精准手术刀”。
(线路走向示意图,具体以正式文件为准)
当然湖北段也存在以下的遗憾:
1、场站规模整体偏小
从设计的场站规模来看,红安东站2台4线,麻城西站、新洲东站,黄洲站规模2台6线,整体规模偏下。
(最终以初步设计批复文件为准)
特别是最近湖北省新的规划,武汉规划了至红安东的联络线,新洲东作为武汉下辖区新站2台6线规模偏小,黄冈地区未来作为武汉-罗田-英山规划线路等。
(略)
(线路走向示意图,具体以正式文件为准)
湖北段的用地预审获批,意味安徽段、河南段也不远了,本质上安徽段里程少,设站(主要为阜阳南站)无重大分歧,应该是速度会相对较快。
河南段目前主要的争议在于固始县是否设站。从推荐的线路来看,线路采用经淮滨南设站方案,此方案主要让淮滨地区设置近城区站方案,但是固始县未设站。如采用淮滨、固始同时设站方案,两站距离两地城区较远,且两站距离相对较近。(具体以批复文件为准)
(线路走向示意图,具体以正式文件为准)
阜阳至黄冈高铁作为京港台高铁的西线,应该说阜阳是最大的赢家,十字形枢纽得到升级,前往武汉、长沙等城区不再绕行合肥。
目前的动静来看,阜阳至黄冈高铁十五五开工是没有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