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6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85楼的规划图,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一、既然焦柳线改线要避开万安山的采空区和龙门山,那为什么郑登洛可以走万安山?完全可以和郑登洛一块穿万安山,然后走汉魏大道,再过夹河滩去白马寺枢纽(就是地铁1号线杨湾停车场附近,看规划图粗略判断呼南高铁就是在那附近过洛河,而且在伊洛之间,可以和汉魏大道北延并行,减少耕地占用),以及郑登洛去呼南高铁和洛阳站,同时在汉魏大道附近设置伊滨站,接入郑登洛、焦柳线、郑巩洛啊,别说存在十字交叉的问题,可以设置骑跨式嘛。至于说在夹河滩占用耕地和拆迁问题,西迁的方案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西迁的方案存在老的关林站继续割裂市区现有建成区的问题,东迁的话,直接拆除老的从310国道以南到伊川站之间的线路。
第二、至于说这样设计伊滨站距离郑巩洛的翟镇站太近,那么可以把翟镇站去掉,把偃师南西移到杜甫大道附近。另外郑巩洛在过了翟镇境后在穿越伊河附近设置枢纽,可以通过新的焦柳线往西北直通洛阳站,继而去远景的洛三城际,也可南下通过伊滨站去往龙门站。这样可以把规划图中的龙门站往洛三城际的联络线省掉。
第三、远景的洛十线,可以从洛阳站引出,向东经过白马寺枢纽,再向南进伊滨站和万安山站,此间和郑登洛并线,然后分离向西南走,并建设新的伊川站。
第四、呼南高铁伊川东方案不是已经废弃了,采用预留伊川西的方案,怎么规划图还有伊川东位置?
第五、既然新修呼南高铁黄河公铁大桥,何不把焦柳线也并入大桥施工之中,从白马寺枢纽向北直接和呼南高铁一块向北过黄河。
最后、可能有人说:在夹河滩区间一条线顶三条线(新焦柳线,郑巩洛,郑登洛)的行车密度太大,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因为现在国铁的政策是普速给货运,城际和高速给客运,且郑登洛和郑巩洛的城际性质注定行车密度不大,除非开行跨局车特别多。但是跨局车在龙门站会存在切割正线的问题,影响徐兰的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很严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在夹河滩直接一条线顶三条线省下来的投资可以建设呼南高铁黄河公铁大桥的焦柳线并线工程,节省投资,一举多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