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14 0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民富更好
樱花再开 发表于 2015-8-13 23:33 
这些都是误导人的。在中小城市,缺乏商务聚集资源和投资资源,必须走制造业发展,民营经济是必然的唯一道路。所以中国民营经济的土壤是从缺乏大产业大工业的中小城市植根发展的,比如浙江是工业基础最落后的温州,湖南是人多地少产出最低的邵阳。这是一种模式。还一种模式是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如苏南湖北江汉平原等从乡镇企业转换出来的一种混合经济,多种所有制名存,也能持续发展。目前看,温州后劲与底蕴局限出现,其在浙江的经济地位不断后移。
在武汉这类中心城市,民营经济是重要组成,但不是唯一道路,中国城区经济前十强中,除了杭州这个中国民营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民营经济高以外,其他的都是国有经济、外资、股份(比较复杂,中外合资,民营合资,国企与外企或民企合资)、民营等多种构成。民营经济可以提高就业率,但任何企业不都是提升就业率的,民企也是企业,只是所有制是私人老板而已。说民企提高就业率那是宣传,任何投资进来都能提升就业和税收。
武汉现在的民营企业众多,只是在制造业领域少而已,在三产中武汉民营经济比重相当大,甚至是半壁河山。
民营经济在今天早就不是温州当初那种低层次的初级制造,而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包括很多小微型创业企业,这类在光谷比比皆是。
所以不要见风就是雨。中国除了浙江,其他省份都是根据地方实际发展的。国内四大经济发达省份,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模式都不一样,不也是很发达吗?
企业模式很多,关键是企业发展机制。单纯从员工工资角度看,民企工资最低,央企、外企、合资企业高,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高。这就是现实啊。民企也有发展很好的,但毕竟是少数,因为中国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民企实际上已经很艰难了。抗风险力已经弱于其他类型企业。所谓国进民退,的确很不好,但这是中国国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