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enjoylove

江苏城镇体系规划获批复 未来15年城里人增加2000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4 1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calvin9634


    你看看南京和高淳多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5: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alvin9634


    你看看南京和高淳多远
shanghaichj 发表于 2015-8-14 15:13


南京又不是加上高淳才成为特大城市的,南京主城区人口现在就已经有500万了

南京一天两百多万的地铁客流难道是划区划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5: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alvin9634


    你看看南京和高淳多远
shanghaichj 发表于 2015-8-14 15:13



    我说了南京的情况我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5: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希望很多朋友们知道一点,所谓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一定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内核的,这个内核内部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中心,但是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心,比如上海,比如东京,比如纽约,莫不如此。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对于特大城市建成区的衡量也可以用围绕内核所存在的通勤圈层作为依据,也就是说,以城市核心区域(国内常说的主城)作为向心发展的通勤圈层都可以算作是特大城市的建成区。

但是这个概念需要自我修补的点还有跨行政区的概念,以及核外副中心的分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这个评价标准显然是可行的。

所以单纯的并区并不能成为标准意义上的特大城市,而就算昆山不属于上海,但是上海作为核心都市所拥有的通勤圈层也是逐步在向昆山渗透,所以某种意义上昆山可以作为狭义大上海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以上概念运用的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就是日本的东京首都圈层,虽然千叶县并不属于东京都,但是东京的通勤圈层显然是包括千叶的部分地区的,所以哪怕东京行政区划内的面积不如国内一些城市,但是作为特大城市而言他已经实现了跨行政区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6: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xilibra 于 2015-8-14 16:26 编辑

我觉得鸡丝说的很对,省内最标准的大城市唯南京之外无出其右,谈论南京毫无意义。
从无锡本身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讲,为什么无锡的产业转型到目前为止不见起色?我觉得无锡本身的问题在于从领先的工业城市变成了落后的工业城市
从民营企业草创的时代开始,无锡本土涌现了很多轻工业方面的优秀企业,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终端消费品,那段时间正是无锡最辉煌的时期,从民国时代的各种纺纱厂面粉厂,到7,80年代的菊花牌电风扇,红梅电视机,都是直面消费者的品牌,但是到今天为止无一剩下,全被大浪淘沙冲走了。现在的无锡工业绝大部分是在给别人做配套,说难听点就是做代工,担负的功能就是原材料生产加工然后供应给终端甚至非终端客户。作为轻工产业发家的城市,民营私营制的诞生地,无锡的轻工产业却从直接向市场向消费者兜里挖钱的利益链分配顶端落到了末端,靠出卖简单劳动力和加工技术分到一杯残羹剩饭,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倒退?
代加工厂缺失的还不止是利益,最主要的是自绝了后路,把通往三产的路给自己堵死了。不直面消费者意味着不需要营销,策划,客服;不需要工业设计;不需要大规模的IT部门……
无锡抱着国家工业设计园,却没有需要大规模工业设计的知名企业;有国家软件园,却没有软件品牌,这样下去除了外包之外还有什么路可走?而外包正是这些行业里的代加工厂,跟无锡工业又站到了同样尴尬的位置。
没有自主品牌,连知名品牌的总部或者功能基地都吸引不到,无锡这样下去,我们的产业转型何时能成功?
后来搞530,作为急功近利的政府主导投资平台,与之相比就算国内天使投资拿着自己的钱投资成功率也就在10%左右,你让一帮“专家”“官员”拿着别人(政府)的钱投资,这样的投资回报率能有多少?又怎么能避免其中出现的欺诈,腐败?
所以要我说,产业结构的问题源自于无锡本身企业及政府眼光的问题。企业家只赚快钱,只赚好赚的钱,不舍得投资,不舍得开发上下游,不舍得直面市场自负盈亏,安于给别人做代工的现状——毕竟搞市场难,搞生产容易;政府只喜欢大项目,落地就有税收回报的大工业项目,对直面市场的轻工产业没有重视——毕竟搞本土企业难,搞外包载体容易。失去了敢为人先的精神,无锡现在已然失去了立市之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wuxilibra


    当初敢为人先是有历史条件的,即当时社会经济制度不成熟,法制不完善,才有了一系列草创城市,无锡,常州,温州,佛山等等。中国的工业化时间太短,从开始之初就是引入制,拿来主义,比如洋务运动。这时候地方文化气候可能早就一批先进城市

现在市场国际化,分工全球化,无疑在竞争中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优胜劣汰是必然,还有政策,级别因素也隐隐让草根城市失去先机。

你说无锡失了敢为人先的立世之本,不敢苟同,苏南模式,到后来引入外资,到政投新能源光伏,到物联网,到530,那样不是走在别人前面?问题是,现在敢为人先的成本太高,竞争太激烈,你的目标是可利化,但你的操作可能是病态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2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东湖居士

其实在苏州的朋友说那边情况也不是很好,现在产业都向中西部转移了,苏南已经没啥优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2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calvin9634

远不是理由,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区还三四十公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不是越大越好,新加坡那么点大的地方 现在是国际金融中心;苏州现在是大了 但是它的名气所在也就在于那些园林 ,也就古城区那p点大的地方。苏州现在我觉得没有以前 城市框架很大 但是很虚胖 中环以内很多城中村和连片工厂,城市景观很粗糙。如果能按照以前造园林的工艺打造现代苏州,也不至于现在看着那么粗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1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城不在大 在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1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不在大 在精。。。。。
ko2be4 发表于 2015-8-17 10:51


苏州的追求,应该是精,而且相当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1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不是越大越好,新加坡那么点大的地方 现在是国际金融中心;苏州现在是大了 但是它的名气所在也就在于那 ...
ko2be4 发表于 2015-8-17 10:51

国内城市建成完整内环和中环高架快速路的有几个?中环这么大,有工厂和城中村太正常了!这也是苏州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也算另一种形式的留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8:42 , Processed in 0.04364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