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uluice

杨浦历史与现代建筑~(持续更新中,五角场老建筑细节,日商纺织株式会社旧址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luice 于 2013-12-5 23:27 编辑

杨浦区消防局
旁边一座洋房现为消防官兵住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0: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拆迁?胡搞,改造就可以了。

回复 2# lului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收藏此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starboat


    置换应该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安纺织印染公司(简称“永纱”),前名为永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华侨资本创立的近代棉纺织企业,规模之大,在民族棉纺织工业中仅次于申新纺织公司。创始人郭乐,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澳大利亚谋生,先帮人种菜,后与同乡侨民合资办永安果栏。光绪三十三年,郭乐及其弟郭泉等人在华侨中招股集资,创设香港永安百货公司,接着在广州办大东酒店等企业。郭棣活(1904~1986)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市。香港圣士提取小学毕业。民国7年(1918年)就读广州岭南中学,直升岭南大学。民国12年7月毕业,赴美国麻省纽毕德佛学院攻读纺织工程。民国16年,毕业考试全学院第一,获美国棉纺同业组织奖牌。同年回国。



    民国10年(1921年)4月,由郭乐及其弟郭顺等人主持筹建永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1年6月创立,郭乐任董事长,郭顺任总经理。在华侨600万银元股本中,郭乐嫡系家属股权仅占2.56%,永安各联号股权占19.45%,其余77.99%股权均为大量散户。郭乐善待股东,取信于股东,以少量股权实现对“永纱”的控制。“永纱”向美国购置纺锭3.07万枚,民国11年9月开工生产,为永安纺织第一厂。同年,向英国购买织机510台,民国13年投产。民国14年1月,以159万银两收买位于吴淞的大中华纱厂,有纺锭4.55万枚,线锭4800枚,改名为永安纺织第二厂。民国17年4月,以128万银两盘进鸿裕纱厂,改名为永安纺织第三厂,有纺锭3.8万枚,织机240台。原厂设备差,产品质量低,郭乐、郭顺调派留学美国攻读纺织专业毕业回国的侄子郭棣活为工程师,对三厂进行技术改造,更换钢丝针布、罗拉、钢领等机件;添置新的拆包机和清棉机;细纱机全部改为单机传动;改进车间的通风和采光条件;重新装置喷雾器等。又增添英国泼拉脱纺锭2.5万枚,扩建厂房,成为具有6.3万枚纺锭规模的棉纺厂。



   “永纱”在南通、郑州等4处设立分庄,收购原棉,在汉口、广州等6处设立分庄或代理处推销纱、布,还在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设立5个代理处推销产品。民国18年利润达306万银元,是民国16年的4.08倍。民国18年,在永安二厂内西端空地兴建厂房,筹建永安四厂。共有纺锭6万枚,并自设发电厂,减低成本。民国20年11月,位于平凉路的纬通纱厂因投机失败停业清理,由“永纱”投资,合股经营,集股120万银元,双方各占半数,改组为纬通合记纱厂,有纺锭2.8万枚,由郭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民国22年,“永纱”收买另一半股份,实现兼并。同年,又在永安一厂附近处兴建印染厂,设备大部分向英国订购,共有漂染整理机244台,锅炉2座,于民国24年建成投产,每月可漂染坯布13万匹(每匹36.576米)以上,是当时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印染厂,定名为大华印染厂,由郭棣超担任印染技术主管。郭氏还不惜重金聘用外籍专家及留学生骆乾伯、雷炳林、吴大鼎等。“永纱”在30年代初,逐步建立分步分类的成本计算制度,总办事处建立成本科,各厂设立成本会计员和建立车间原始记录制度。生产品种有棉纱27种,棉线13种,棉布达81种,以“金城”、“大鹏”为商标的纱、布行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



    “永纱”曾在二、四厂扩建修机间,从制造零件着手,发展纺机制造。民国25年计划建立纺织机器厂,向德国订购精密工作母机。因民国26年日军侵华,二、四厂被占,建厂计划中断。后在租界内的永安三厂空地建造厂房,制造纺锭1万余枚及梳棉机大辊筒。又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主要机器均被日军掠去,自制全套纺机事业终未实现。“永纱”创业15年,发展成为5家纺织厂和1家印染厂的纺、织、印、染全能企业公司。到民国25年拥有纺锭25.6万枚,线锭3.19万枚,织机1542台,印染机244台,在上海民族棉纺织业中纺锭占23%,线锭占26%,织机占17.61%。职工13000余人。纺锭、织机都是引进当时英、美、德等国先进设备,二、四厂的德式电气白金烧毛机,烧毛匀净,光洁美观,被视为“专利品”安装于密室。“永纱”在同业中享有设备好、技术精、管理严的美誉。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永安二、四厂沦陷,部分厂房建筑及机器设备被战火所毁。永安一厂及大华印染厂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陆军野战病院”。纬通合记纱厂也被日军占驻,新仓库物资被日军劫掠。永安三厂遭日机轰炸,10余工人罹难。据统计总计损失:棉花4.79万担,棉纱1266吨,坯布和色布701万米,纺锭4万枚,按当年价格计算共达法币852万元,折合美金250万元。日本军部作为“战利品”,将永安二、四厂交由日商裕丰纱厂管理,永安一厂由日商日华纱厂管理,纬通合记纱厂由日商丰田纱厂管理,大华印染厂由日商同兴纱厂管理。“永纱”系统各厂,除三厂以外,均处于日军军管之下。




     “永纱”为收回被占产权,与美商在民国27年3月合组“大美企业公司”,作为“永纱”的“母公司”,由大美总裁吉利兰出面与日军交涉。日军要郭乐亲自出面谈判,郭避走香港。后经几度洽商,日军虽承认大美对永安二、四厂的管理权,但以与日商纱厂合作经营为条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永安三厂也被视为“敌产”实施军管。民国31年5月,日军宣扬“中日亲善”发还永安三厂。同年8月,永安二、四厂与日商裕丰纱厂签订合作合约,组成永丰企业公司,10月解除“军管理”。11月下旬,永安一厂与日华纱厂签约组成永华公司共同经营,大华印染厂与同兴纱厂签约组成永兴公司共同经营,两厂于12月8日也解除“军管理”。纬通合记纱厂于民国32年7月发还,虽未与日厂合作,但被勒索“清算金”103万日元。日伪统治时期,“永纱”生产日益萎缩,唯有处于“孤岛”畸形繁荣的三厂,从民国26~30年的五年中,获得2292万元(法币)巨利。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以“永纱”曾与日军合作为由,查封永安一、二、四厂,大华厂,纬通合记纱厂及新仓库。民国34年11月,郭顺离沪赴美,郭棣活任副总经理,主持全盘工作。后经多方活动,花去许多“运动费”,各厂得以陆续归还,修复开车。民国35年8月,纬通合记纱厂改名为永安五厂,大华印染厂改名为永安印染厂。10月,“永纱”共开出纺锭14.5万枚,织机1080台,印染全部开齐。民国36年,“永纱”年产棉纱15240吨、棉布3032万米,获利1.16亿元(法币),但棉纱产量仍低于民国22年的25400吨,棉布低于民国20年的4206万米。民国37年,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采取限价政策,“永纱”被迫售出棉纱1321吨。9月2日,郭棣活被警局传押,摊派勒索,仅“美金公债”一项,就交付黄金6208两,美钞10万元,及细布162.4万米。至解放前夕,“永纱”已困难重重,濒临瘫痪。上海解放后,永安各厂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代纺代织,统购统销,克服困难,逐步恢复生产。郭棣活热爱祖国,对发展生产充满信心,决定将解放前在国外订购的一批纺织机械和原料运回国内,支持国家建设。这批物资有瑞士制造的7000千瓦汽轮机组一套,1万枚纺锭机器设备和6000包美国棉花,价值250万美元。



     1954年,永安和申新纺织公司与安徽省合作在合肥市筹建安徽第一棉纺织厂,资金3300亿元(旧人民币),其中“永纱”投资20%,于1957年6月5日正式投产,是全国第一家兴建的公私合营棉纺织厂,有纺锭5万枚,织机1728台。1954年4月,“永纱”申请合营委员会成立,1955年9月28日正式宣布实行公私合营。核定资产总额为3600万元。郭棣活任永安纺织印染总管理处总经理。1957年2月,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成立,郭棣活任经理。永安总管理处于1966年10月撤销。永安二、四厂于1955年9月公私合营时,改名为永安第二棉纺织厂,1958年国庆前夕,与国棉八厂合并,定名为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永安三厂于1960年8月转为上海无线电三厂。永安五厂于1960年撤并,厂址为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所用。永安一厂与永安印染厂在1960年合并,取名永安棉纺织印染厂,1966年10月改为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3: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xylo


    很多还是保留的。如工厂建筑,永安纱厂仓库~煤气厂~电厂~水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0 1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luluice


    这个消防局比吴淞路武进路口的虹口救火会保护得还好,杨浦真要好好保护好这些宝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0 14: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 luluice


    我向来对废弃的老工厂房甚感兴趣,兄弟以后要多多提供这样的场景照啊,我也好实地去走访走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8路电车


    谢谢。支持!~{: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luice 于 2013-12-10 22:12 编辑



文通大厦再建~



北美广场由3栋5A甲级智能写字楼组成,总体量达72724m2,建筑占地面积为4220m2,其中B栋被知名上市公司收购,C楼现已被德国大陆公司收购并作为中国总部,与南面同为500强的德国西门子中心相互辉映。A、B楼共享1000m2挑高14米的气派大堂,A楼标准层面积分别为1350m2,可自由分割组合,标准层高为4.1米;室内采用了大金VRV系统空调、启用多项先进弱电系统。
外墙双层LOW-E中空保温玻璃幕墙设计,配备充足的停车位,并由五大行之一的英国仲量联行担纲物业管理,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造一个安全、舒适、惬意的商务空间。完善的配套设施、日渐成熟的CBD商圈、为商务人事提供的畅通便捷使其与北美广场融会贯通,处处彰显了这个国际化商务平台的优越性和巨大潜力。
大连路总部研
大连路总部研发聚集区全貌发集聚区其总体范围为:西起大连路,东至打虎山路通北路,北依控江路,南抵杨树浦路,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其核心范围为:西起大连路,东至通北路,南至平凉路,北抵周家嘴路,“十一五”期间核心区域的建筑总面积就已经达到14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商务面积约7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用地面积约20公顷。“十二五”期间还将大幅扩容。



核心区域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大地块,基本是由“唐山路—荆州路—昆明路—通北路—霍山路—荆州路—平凉路—通北路—杨树浦路—大连路”构成,占地面积约0.55平方公里。这里最终将建成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汇集的总部研发集聚区,并与陆家嘴核心CBD,外滩中央CBD和北外滩CBD相辅相成,实现功能互动。同时它将与江湾—五角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相互补配套,具有总部基地、高级商务、高档零售、特色休闲等多重功能,其南部地块则会成为杨浦区最精华的商务集聚区。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地处临近黄浦江的黄金区域,大连路隧道直接连通浦东“小陆家嘴”
璀璨夜景,同时尽享陆家嘴与外滩地区的功能辐射。在优越的区位条件下,大连路将以国际科技研发为支撑,以科技办公、科技商务、科技中介为主要业态,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西门子、大陆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相继落户大连路。杨浦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才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其选址在这里的原因所在。有了众多世界知名强劲企业的进驻,杨浦在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



而在周家嘴路以北的大连路一侧,“海上海”创意街区作为沪上首个以创意为主题的社区,实现了对传统商业地产和住宅形态本质性的超越。“海上海”创意街区涵盖了“生态居”住宅、创意LOFT、创意商业街三种独具风格的物业形态。通过别具一格的硬件规划设计,三种不同建筑组合和空间场景的联动,形成一个打破住商边界、打破事业与休闲边界、打破经营与学习边界的开放空间。同时,通过举办国际创意产业大赛等文化创意活动,汇聚创意人才,营造创意空间,成为上海独树一帜的创意社区。
大连路总部研发聚集区地区定位为以知识创新为特色,以知识杨浦为载体,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跨国企业总部研发集聚区,以提升功能、畅享交通、集聚商务、塑造地标、注重生态、引领生活为六大主导目标,形成“一核三轴两片区”的整体结构。



创意商业街是一个可以让创意人天马行空无限遐想的开放空间,这条长400米的商业街以原创精神为主题,它按不同的建筑材质分为混凝土、金属、玻璃、红砖、木质 5个不同的区域。在创意商业街的三个入口,分别设计了海上讲堂、海上会馆和海上剧场,为精英思想的传播、前卫艺术的推广以及具有独创精神的活动提供值得期待的上佳场所。
LOFT是3幢高80米的匣型建筑,由黑灰底色的铝板和玻璃幕墙构成艺术与技术交织的形象。三栋LOFT的立面在不同的位置分别开了三个不同大小的洞口,分别象征“创意之门”、“智慧之眼”、“成功之梯”,内部多为错层空间,层高3.4米、4.6米、5.3米,可任意组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烟草博物馆是经国家批准并由全国烟草行业共同捐资捐物兴建的专业性博物馆,座落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通北路交汇处,与上海卷烟厂隔路相望,总建筑面积9617平方米,设有 “烟草发展历程”、“烟草农业”、“烟草工业”、“烟草经贸”、“烟草管理”、“吸烟与控烟”和“烟草文化”等7个展馆。本馆藏品丰富,多姿多彩,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中国烟草博物馆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通北路交汇中国烟草博物馆处,与上海卷烟厂隔路相望。她是一个以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国烟草为主的专业博物馆。



中国烟草博物馆精美、庄重、典雅。其建筑外形以大型商船和玛雅神庙为设计理念,构成了长约80米、宽约25米、高约30米的外形结构。博物馆外墙中部镶有长140米、高4.1米的巨型花岗岩浮雕;馆前矗立了五根直径0.85米、平均高度9米,刻有龙、凤、狮、鹤、马吉祥物的大型图腾柱。



中国烟草博物馆展馆分为烟草发展历程、烟草农业、烟草工业、烟草经贸、烟草管理、烟草文化、吸烟与控烟等7个展馆和1个文献馆。另外,还有报告厅、机动展厅、大型藏库、资料数据库、导游系统以及专供参观者休闲的茶室和烟吧等。



中国烟草博物馆精美的建筑外形以大型商船和玛雅神庙构成了长约80米、宽约25米、高约30米的外形结构。博物馆外墙中部镶有长140米、高4.1米的“烟华风云录”主题花岗岩浮雕。它以生动的笔法,精巧的工艺将千年烟草发展历程及烟草文化凝固在这幅长卷上。
矗立在博物馆前的五根直径0.85米、平均高度9米,刻有龙、凤、狮、鹤、马吉祥物的大型图腾柱,形成了富有表现力的外形特征。除此之外,中国烟草博物馆还有占地600平方米的大型藏库、可容纳150多人的多功能报告厅、装潢高雅的贵宾室、供参观者参观的导游系统,以及专供参观者休闲的茶室和烟吧等。精美的建筑语言,富有生命张力的建筑符号,给人提供了无尽遐想的空间,置身其间,仿佛是在欣赏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22: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顶起来啊~{:5_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2 15: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建筑 很有历史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16: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老建筑,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上海长海路174号,现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
1935年飞机楼奠基时的石碑,依然清晰、完好。

    一·二八”事变后不到一年,一九三三年元旦以“提倡国民航空事业,研究发展航空技术”为宗旨的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当时的上海市长吴铁城、财政部长孔祥熙等七人任常务理事。正门华丽精美,上方的是中国航空协会会标。





飞机楼是一座历史文化建筑。民国22年(1933年),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这年的1月1日,上海成立了航空协会,提倡发展国民航空事业,研究航空技术,增强航空救国的民族意识,加强航空力量,以抗御列强的欺凌,达到洗刷国耻的目的。协会曾先后两次发动民众捐资购机。第一次捐款139万余元,购机18架。第二次捐得129万余元。这样,孙中山提倡的“航空救国”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是年10月12日下午2时,飞机楼举行奠基典礼。上海各界领袖及该会理事、会员,都热情参加。主席王晓籁报告该会成立经过及征募建筑费用的情况,继由华侨领袖胡文虎的代表林霭民及市长吴铁城演说。
市长的演说是:
“今天举行中国航空协会会所奠基典礼,目的是奠定中华民国航空救国运动的基础。中国航空协会,系我国唯一的民间赞助政府建设之空防机关。同时,也是主持民间航空事业的机关。今天即吾国航空强盛的开始,深望全国同胞共同努力。”
民国25年春,飞机楼落成,5月5日举行开幕式。飞机楼结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机首和前翼组成,共高三层。机首的底层为会客室,循扶梯盘旋而上,可达顶层。顶层为纪念堂,建为圆形环墙,嵌以黑色大理石。中间呈圈状,建成三祭台。祭台正中镶着一块蓝色玻璃,阳光透过玻璃,直射大厅。此即“皇穹宇”。再登高可达白石砌成的“圜丘坛”。坛分三层三围用石倍数均依“九”增减,称“小天坛”,确是誉之无愧。前翼的一二层,为航空陈列馆和航空图书馆。第二部分由机身和尾翼组成,高二层,多为航空协会的办公室。穿过机舱走道,便达二层高的尾翼。尾翼上镶有“中国航空协会”字样,体现了它的历史价值。
接着,中国建筑展览会、航空简易展览会、中国航空购机纪念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这里举行。当时,天原化工厂创始人吴蕴初曾购买战斗机及教练机各1架,捐购给该协会。楼成不久,爆发了抗日战争。岁月流逝,沧海桑田,飞机楼这个建筑名胜,被时光的流沙湮没了半个多世纪。





  民国24年,于上海成立的航空协会为发展会务,巩固基础,在当时的市中心区(今五角场)博物馆(今第二军医大学)旁,今长海医院内征地10亩,建造会所及陈列馆。协会从民间集资10万元,由著名设计师董大酉设计,久泰锦记营造厂承建,设计为30年代双翼飞机凌空欲飞的飞机楼。

1991年,泰国南洋金龙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钟良,来长海医院康宾楼作体检和治疗,好奇地发现楼对面一座似飞机的建筑,便择日参观,惊奇地发现正门右侧的奠基石,记述着这座楼的历史。于是,他专程去南京,查阅这座楼的有关史实,了解了这座楼的来龙去脉,便决定出巨资2500万人民币,认真规划,精心予以修缮。
修复后的飞机楼,由海协会会长汪道涵题写的“飞机楼”匾额。建筑以纯洁的银白色为主色调,突出其飘逸与庄严。彩绘雕刻,相得益彰。前后两组建筑,以“机舱”为中轴线,形成舒展的“双翼”。一些国民党要人如张学良等当年为飞机楼题词墨迹,也在三楼环形碑刻长廊中首次公诸世人。
1993年12月18日,飞机楼修复落成典礼,“四公子”之一的金定国先生欣然参加。1994年一二八事变纪念日前夕,郑钟良先生邀请黄埔学会会长宋瑞珂及在沪校友前来参观。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总后政委周克玉中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毛经权以及各界知名人士,也都前来瞻仰飞机楼的丰采,并题了词。飞机楼是一座“学校”,又是海峡两岸的一座“桥梁”。它正迎着朝阳,向海内外宾客重放异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20:00 , Processed in 0.22540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