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8 06: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寿路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单位党组织互帮互助助推社区商区融合2012-07-16
这里的物业费账为啥能轧平——物业管理难题求解系列报道之一( 2012年7月16日 )
初识景瑞物业,记者听到的故事有点天方夜谭:原本只有100多个车位的小区,到了他们手里,转瞬就多出了200余个;原本每平方米1.49元的物业费,经过他们沟通,居民同意增加到2.57元,收缴率达到98%以上;没有动用一分钱维修基金,却替小区换上了电子脉冲电网、小区监控系统……
在物业管理行业频传“成本倒挂”的今天,这是一家怎样的物业公司,又如何能算平自己的开支账和小区的管理账?
“排雷小组”打破僵局
“第一天到居委会报到时,就遇到一个下马威。”景瑞物业总经理陶敏至今记得,2009年第一次来虹口区广中街道花园城小区时的遭遇。业委会一名成员对他说:“你干不长的,前几任物业经理上任没多久都走了。”
“干不长”的理由很简单:小区里停车矛盾突出,两三年来始终没得到解决,居民对物业公司的意见很大。
陶敏没有被吓住,直接让公司的 “排雷小组”出场。专为解决居民急难事的“排雷小组”成员一进小区,先兜圈子丈量道路尺寸,又查看了居民的车辆信息,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小区道路可以从双行道变成单行道,空出一半的路面供停车;同时增加车辆管理系统,保证单行道不影响私家车通行,还留出了步行空间。原本只有153个车位的小区,总车位数一下达到354个,停车难就这么解决了。
景瑞物业的停车方案,得到了各方认可,车主们也通过抽签方式,拥有了停车位。“前后花了不到30天,”陶敏说,“排雷小组”的雷厉风行和对症下药,迅速让小区居民认可了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在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与居民的很多矛盾与纠纷,在于“问题解决不了”。物业公司是小区居民聘用的,“花钱买服务”的居民面对久拖未决的一些物业难题,自然有意见;但受硬件条件和成本限制,物业公司也不可能总是做亏本生意。景瑞物业的做法是:不轻易说“不”!自入驻花园城以来,景瑞物业确定了多个层面的沟通制度:每半年与居民进行深度沟通;每个月设立物业经理接待日,直接受理急难事;每个月由物业公司代表与居委会及部分居民代表、楼组长开座谈会……所有的沟通都为了一个目的: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态度决定一切,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从当初的60%提高到眼下的90%以上,物业费收缴率也保持在98%以上。
“居民有困难时,物业公司第一时间替他们解决;居民有需求时,物业公司第一时间满足,那么,即使在双方有矛盾的时候,也就有了坐下来共同协商的机会。”这就是景瑞物业的经验。
涨价背后的透明账
近年来,上海大多数小区的物业费标准一直维持不动,而维修、清洁、保安等岗位的人工开支,却年年看涨,很多物业公司的账“轧不平”。
正是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景瑞物业却成功实现了所管理小区的数次物业费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就在前不久——虹三花园小区物业费由原先每平方米1.49元调整为2.57元。
“其实,一开始我们打算退出虹三花园管理的。”陶敏介绍,虹三花园小区非常小,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居民100余户。而越小的小区管理成本越高,居民所缴的物业费有限,停车费等公共收益少,但安保、保洁、设备维护等项目一个也不能少。“虹三花园物业费近10年无变化,如果不涨价,预计今年公司要亏损20多万元;但如果涨价,涨幅不是一点点,估计居民也不同意。”陶敏说。
居民们比较认可景瑞物业的工作,自然不愿意它撤离。于是,业委会向物业公司提出,有什么困难可以“摊开来说”,物业费只要涨得合理,居民们也愿意接受。景瑞公司马上公布了账本:“管理小区那么多年,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我们不怕向居民交底。”
于是,业委会和居民代表看到了这样一份账本:10年前,一名保安的月工资是450元,现在是1450元,外加加班费、服装费、高温费、社保基金等,平均用工成本是3300元,是10年前的6倍多;10年前,一名保洁员的月工资约是350元,现在的用工成本超过2000元,也是10年前的6倍……
通过账本,居民们还发现,“亏损部分”并没有转嫁到业主头上,全部由物业公司的上级母公司承担。
有了这本明白账,居民们多了理解和体谅;物业公司也主动降低了一部分管理酬金,最终确定了新的物业管理费标准。
物业费收多少,常成为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的主要矛盾之一。很多物业公司抱怨成本倒挂,但居民们并不买账,就是因为物业的账本“摊不开”。事实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物业公司在小区公共收益方面的账本和小区维修资金的账目需要定期公布。如果都能像景瑞那样为居民提供一本明白账,那么在管理费“收多少”的问题上,更容易达成共识。
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居民评价物业公司好不好,通常有两个指标:一是物业公司有没有乱花业主的钱;二是物业公司有没有把小区管好。要在这两个指标上取得平衡,考验的是物业公司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物业公司怎么能够保本甚至盈利?降低服务水平行不通,提高物业费标准也很难,办法之一增加小区的公共收益,包括停车费、广告费、便民的有偿服务等等。花园城车位增加200多个后,按每月150元的停车费计算,小区每月公共收入就能增加3万元,根据合同双方三七开,企业减亏,业主增收,真正实现了双赢;通过盘活资源,增加了广告、场地租用等收入;通过送水服务、充电服务、为客户更换高级别安全锁芯等、代管空置房屋等,进一步拓展了衍生增值服务。去年一年,景瑞物业就为花园城小区带来近50万元的公共收益。
公共收益增加了,就能补物业费之不足。物业公司想“修修补补”甚至“大改大动”,就有了可能。花园城小区利用公共收益,先后增设了电子脉冲电网和门禁系统、改造了小区监控系统;冬季时,每个单元门又安上了把手套……大大小小的变化,让小区居民觉得物业公司把小区管得更好了。
小区管理好,公共收益就多,反之亦然。当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同时,账要轧平,关键在于开源又节流。比如,为了保证小区电梯顶部的机房正常运转,大多配有24小时运转的空调。景瑞监测发现,如果为空调安装一个定时器,就既可保证电梯安全,又能节能降耗。安装一个定时器200元钱,2个月省下的电费就能收回成本;再比如,小区公共场所的照明,通过红外线感应、声控、触摸等改造,并把部分灯泡换成节能灯或LED灯,也能够逐步回本。陶敏说:“虽然这些改造都是公司出的钱,但收回成本后,省的还是物业公司自己的钱,从长远看也是业主的钱。”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进一步拉近了景瑞物业与小区居民的关系,最终形成“相处甚欢”的良性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