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9 06: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期媒体公益面对面工作坊撬动跨界合作( 2012年7月30日 )
日前,由上海仁德基金会发起主办的“媒体公益面对面工作坊”在基金会服务园举行。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公益的力量”专题组、“海上座谈”栏目组、21世纪经济报道等8家媒体;星巴克中国、中国移动等5家企业CSR部门;青聪泉、NPI等18家社会组织代表逾30人应邀参与此次活动。
工作坊在主持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轻松幽默的开场下进行,通过“whoami”互动式自我介绍,媒、企、社三方同工彼此加深了解。上海仁德基金会秘书长庄爱玲博士首先向应邀出席的媒体、企业CSR、及社会组织代表致辞,详细介绍工作坊的缘起,得到积极响应。
分享互动环节亮点频频闪现。仁德基金会秘书长庄爱玲博士深入浅出地宣传“以公益赋能社区”创新理念,憧憬公益社区的理想最终实现;“一个鸡蛋的暴走”近乎激起了一场中国公益革命,联劝项目管理王可东细谈神奇鸡蛋的始末;公益时报华东新闻中心辛朝兴主任则分享了由公益时报与第一财经日报联合发起主办“公益中国2012年度评选”,该公益支持活动致力于发掘中国最佳公益实践,搭建公益行动者合作与沟通的平台,用传媒力量助力公益发展。
公益界资深偶像人物,公益“感碳号”领航人张宁热情分享芯计划社会创新喜获十强的益优“玩游戏过环保公益生活”项目,给星巴克提供公益创意,借鉴世博会美国馆社区宣传片思路,组织星巴克员工为居民社区改头换面。该项目经验已总结到益优志愿者手册中与各界分享,可在任何星巴克门店获取。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则畅谈他媒教益商的华丽转身,分享其个人对公益的理解,用跨界的独特眼光,提出公益与媒体合作的前提在于媒体有媒体行业特有的传播理念,公益机构需学会与媒体对接;而媒体则切忌全面叙述事无巨细,应用反差性的故事语言活现公益理念。他戏谑公益最重要的是造蛋,零点青年公益发起的“白领黑苹果”则致力造蛋。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媒体、企业与社会组织分成两组,通过小组讨论,从各方视角,分享公益组织对媒体合作的期望、媒体与公益组织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项目对媒体和公益组织各有哪些期望。
媒体公益面对面工作坊的创立旨在聚拢三方资源,让媒体进一步了解公益,更有效地发挥宣传与监督的双重作用,促进公众参与,提高公益行业整体的透明与高效。未来仁德还将不定期组织公益体验活动参观考察、组织公益话题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沙龙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搭建传媒从业者与公益组织、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企业、公益组织、媒体合力参与和推动,通过这种融合创新,推动社会创新,让公益更快乐、更有力量!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与美国中文电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7月31日)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492151.html
新华社文:梦从这里启航 写在东方梦工厂落户上海之际( 2012年8月7日 )
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金色的阳光下,江水走出优雅的弧线,将徐汇滨江昔日龙华水泥厂的工业遗存镀上了一层梦幻的金边。
多少年来,黄浦江始终孕育、见证着梦想,当年粗砺的水泥厂,寄托着工业强国的梦想;今天,脱胎换骨而出的,是文化强国的梦想——从2012年8月7日起,奔流不息的黄浦江,将见证东方梦工厂的成长。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中外合作文化项目之一,东方梦工厂将从中国出发、迈向国际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当前上海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文化的对外开放是推动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动力,欢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来上海参与建设东方梦工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全球领先的文化产品。
梦工厂为何选择上海
今年2月,总部位于上海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牵头中方公司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将在上海合资组建上海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有限公司。
而今,中美双方又经过数轮磋商,在黄浦江畔建设“梦中心”的规划正式浮出水面。
在与中方谈判时,“功夫熊猫之父”、梦工厂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卡曾伯格也曾考虑过其他一些中国城市,比如北京、成都。但为何最终选择了上海?构筑“梦中心”的徐汇滨江魅力何在?“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是约15年前了。而现在的上海,可以用‘不可思议、瞬息万变’等词来形容。这是一座拥有20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机会。”今年早些时候,卡曾伯格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这样说。
上海的魅力,在于其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与始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今天,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未来——卡曾伯格从中看到了“机会”。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很多巧合,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徐汇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当年放眼看世界的徐光启的后裔聚居于此,遂有“徐汇”之名,数百年来这里就是中国与西方沟通交流的一扇窗。
徐汇区委书记孙继伟透露说,当初在选址过程中,徐汇区提供了两个选择,梦工厂的代表对第一个选择已经非常满意,“就是这里了”,然而看了徐汇滨江地块后,兴奋、激动,才有了今天的坚定选择。
东方梦工厂在创新转型中的方位
东方梦工厂置身之地,变化似乎在梦中——此地已蝶变为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绿草如茵,疏林如画,沿江亲水平台上,一年四季都是婚纱照拍摄胜地,保存完好的工业遗存,将化身画廊、剧院、音乐厅,更增添了几分迷人的历史沧桑。
徐汇滨江,实际上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恰恰东方梦工厂所选择的这座城市正在进入新一轮转型。显然,卡曾伯格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在“十二五”规划中,上海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正快速增加。东方梦工厂的启航,无疑更坚定了这座城市进一步转型的信念。
东方梦工厂的到来,为徐汇滨江,为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注入了全新的魅力。据了解,“梦中心”将包括5—6个剧院、十几个影厅,是一个多剧场的娱乐中心。与周边地块共同构成的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初步规划的年人流量有望超过2000万人次。从长远看,“梦中心”的模式也期望走出上海,输出到国内其他城市或者海外。
徐汇区区长过剑飞说,东方梦工厂的建设是基于本地消费群体的国际化趋势,项目不仅有磁吸效应,而且有溢出效应,拉动周边其他产业,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积聚。
梦工厂动画公司在生产了两部《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后,也自然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中国。据接近卡曾伯格的工作人员透露,在酝酿出品《功夫熊猫3》的同时,他更看重在上海建设“梦中心”的这个新创意。
中国文化借助世界表达走向全球
就好像“功夫熊猫”梦想成为熊猫大侠,中美合资的东方梦工厂也有自己的梦想。徐汇滨江则是“梦开始的地方”。
引进梦工厂项目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黎瑞刚表示,首部东方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将保证其美国本土梦工厂品牌一贯的水准,而 “中国风”将成为这部动画片的最大看点。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说,文化产业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我们将始终秉承开放的理念,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这座东方梦工厂不仅会给许多家庭和青少年带来欢乐,更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可以预见的是,从长远看,中国收获的将不仅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经验,在文化领域或将诞生“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辅相成的“东方梦工厂模式”,这将是中外文化合作迈出的一大步。
我们为什么要引“梦工厂”落户 ——访徐汇区区委书记孙继伟( 2012年8月8日 )
记者: 昨天,“东方梦工厂”项目正式落户上海徐汇滨江 “西岸传媒港”。未来“东方梦工厂”将呈现怎样的景象?
孙继伟:“东方梦工厂”项目现在做两部分,一个是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公司,合拍动漫电影。另一个是“梦中心”(Dream Center),是一个新型的展示空间。它与梦工厂在洛杉矶的动漫制作公司不同,那边更像一个占地很广的校园。而这里将设置大大小小的剧场和电影院,用于观众体验,包括观看动漫制作过程,观赏梦工厂相关的音乐剧。
记者:梦工厂为何选择落户徐汇滨江?
孙继伟:徐汇需要新的 “引爆点”,我们在滨江主打文化牌。但到底做什么,我们也有困惑。文化建设,不是说你在城市空间划出一块文化用地就成了,而在于要找到具有足够带动力、影响力的项目。听说中美在洽谈梦工厂项目,我们率先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梦工厂这个项目对于徐汇滨江来说太重要了,它的引入,满盘皆活。
另一方面,借世博东风,徐汇滨江的状态很具有吸引力。前有滨水岸线,腹地有便利的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商业设施等作为涵养和支撑。我们提出,梦工厂应该是“有梦”的地方,要有参与,有活动,有夜生活,这些只有在中心城区能办到。我们竭力推荐了滨江水泥厂的工业遗址,我们觉得那里可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发挥的空间。这点上,我们与梦工厂眼光一致。
记者:梦工厂这个“引爆点”能为滨江带来什么?
孙继伟:上海这几年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更需要文化的集聚。梦工厂就是一张有集聚效应的名片。梦工厂所在的“西岸传媒港”,将引入TVB、腾讯、英皇、第一财经、星空传媒等,打造以影视制作、数字娱乐为特色的上海文化新地标。同时,在狭长的滨水地带,将聚集起一系列美术馆、博物馆、演绎空间等,成为文化发展走廊、产业集聚走廊。我们要打造最具文化特质和文化品位的滨水空间。
还有一点也是区域发展须考虑的,现在城市建设普遍趋同,千城一面,都在建商务区,都在发展金融、商贸。国际化、信息化消解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差异,要保持城区的风格和特色,难度非常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努力,就是挖掘城区文化的、人文的特质。从梦工厂到整个西岸,都体现着这种努力。
记者:拿出大块地做文化,这笔账划算吗?
孙继伟:不可能每块地都发挥经济价值,如果每块地都想挣钱,结果是都挣不到钱。最好的状态是物尽其用,多元混杂,该有文化价值的发挥文化价值,该有产业价值的发挥产业价值。有些要发光,有些要发热,如果全部发热就要烧毁了。
如果算账的话,简单造商务楼,税收等各方面见效都要快,但对地区影响和长远带动,两者是没法比的。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气、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周边区域的开发,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立足更大范围、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
另外,文化产业可说是一种体验经济,这块我们是看好的。这不仅立足于未来人们生活的改善,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简单说,不管信息、网络对于传统商业冲击多大,人们吃饭、看戏、空间体验等都要亲自体验的,现在及早布局体验经济是需要的。
记者: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孙继伟:如果做不出吸引力,做不出特色,那就是泡沫,最终会被挤掉。政府支持文化、引领文化发展,首先要想清楚做什么。要更多支持来自民间的、社会的、企业的,要营造一种土壤和环境,形成一种文化生态。通过政策支持有价值、有能力的主体去做,而不是政府埋单。我们在滨江引入私人美术馆,激发来自他们自身的活力和力量,放手让他们去运作。政府做好门槛标准,私人美术馆、博物馆良莠不齐,适不适合放到滨江,要看够不够吸引力,有没有特色,是否可持续、有完善的运营机制,政府一开始就要尽量选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