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文化、艺术、美术、摄影之道路】连载版 副评:观光层设敞开摄影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07: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上海检验检疫服务转型发展图片展开幕 (2012年9月11日)
市社科院研究表明网络文化影响广泛 2012-09-12
申城征集爱卫工作历史图片 2012-09-12
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2012年9月12日)

金山区摄影爱好者自办摄影展( 2012年9月12日 )



  近日,金山区摄影爱好者夫妇李成章、朱玉霞以“快乐摄影”为主题,自办摄影展,摄影展共展出近百幅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6: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宝山区图书馆新馆开馆 2012-09-12
钱学森图书馆挂牌爱国主义基地 2012-09-13
宝山图书馆新馆开馆 自助借还书只需一分钟 2012-09-13
走近国门“第一哨” 上海检验检疫服务转型发展图片展举办 2012-09-14
精湛表演赢得多哥观众 上海文化艺术交流团非洲首演成功 2012-09-16
上海对外艺术交流图片展在市群艺馆开幕 2012-09-18
旅俄画家石仑在沪办巡展 2012-09-19
百年银楼盛装迎新 第11届老凤祥国际首饰文化节开幕 2012-09-19
“祖国在心中”——国家版图知识主题讲座在浦东图书馆举行 2012-09-19
2012年上海主旋律连环画展在上海美术馆盛大开幕 2012-09-20
汇"涓涓细流"以"海纳百川"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推动文艺繁荣 2012-09-21
各界老年文艺专场汇演举行 市人大领导致电祝贺 2012-09-21

静安国际雕塑展开幕 市民感受“城市之光”2012-09-20
  2012年静安国际雕塑展昨天在静安雕塑公园内开幕,展览主题为城市之光,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23组作品参展,那从今天开始雕塑展向公众免费开放两个月。
  城市之光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智慧,18位背景不同的艺术家,用作品诠释城市人的记忆、梦想和信仰,讲述人和城市之间的故事。
  作品《太极》用喷气不锈钢构造出两个正在打太极的人,唤醒很多普通人对于早晨的记忆。
  西班牙艺术家带来的《守护者》表现的是城市人对理想和信仰的守护。印度艺术家带来的《城市容量》是如水柱般倾斜而下的锅碗瓢盆,视觉宏大,表现的内容却很家常。
  印度艺术家 苏伯德·古普塔:“作品主要是关于家庭内部的生活,非常的平凡,每个人都经历的,但它可以带给人们巨大的希望。使每个人都去憧憬美好的生活。”
  为了便于市民参观、了解,雕塑展引用了二维码导览系统,参观者通过手机拍照就能得到一个作品的链接,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图精妙富有创意 申城首届“空中拍客”大赛揭晓( 2012年9月21日 )



申城首届“空中拍客”大赛揭晓
  经过近五个月的征集、遴选,由文汇报社发起主办,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中国东方航空、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参与协办的首届“空中拍客”摄影大赛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四千余幅来稿作品,在评委们数轮仔细审视、严格甄选下,最终《翱翔彩云间》等12幅作品分获此次大赛的特、一、二、三等奖。
  12幅作品中,周纯的《翱翔彩云间》获特等奖;陈旻的《S:“上海”的第一个字母》与袁鉅濂的《飞越彩虹》分获一等奖;唐亮的《超越》、赖炜的《夕阳下的纽约窄颈大桥》和张佑国的《绮丽红土地》获得二等奖;获三等奖的六幅作品分别是:徐宁《穿行》、刘晓明《鸟瞰世博园》、杨颖嘉《蛟龙出海》、张奎《如虹金链》、刘小星《鸟瞰雅鲁藏布江》以及王进军《霞光万丈》。
  本届大赛自2012年4月19日启动以来,得到海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热情参与,踊跃投稿,先后收到“航拍作品”四千余幅;不少作品视角独特、构图精妙、富有创意,给观者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
  据悉,此次摄影大赛获奖及入围的六十余幅作品,作为2012上海国际摄影节摄影系列展之一,将于10月在上海世贸商城公开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07: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国家重建道德底线2012上海空孔子文化节开幕2012-09-22
  另外为了纪念孔子诞辰,2563周年,2012上海孔子文化节,今天上午在有着吴中第一之称的嘉定孔庙隆重的开幕,编钟与钢琴的古今对话,太极与折扇的巧妙融合,将人们带回了2000多年前,重新领略华夏文明的刚柔并击,而国学讲座等内容,则向人们展现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思想精髓。
  开幕式上,秋霞圃书院和中楼商学院,校友博学会培训点,同时揭牌。
  约会的学者表示,希望依托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小学生博学讲习班,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文化活动,探索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之路,从塑道德底线。

滨江森林公园秋季花展吸引上百摄影爱好者( 2012年9月22日 )



  “太美了!”9月22日上午,上百摄影爱好者齐聚滨江森林公园,在“2012上海秋季花展”上各展所长——长枪短炮抓拍8万平方米盛开鲜花最美瞬间。
  以“体验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秋季花展面积约8万平方米,波斯菊、硫磺菊、百日草等野花铺陈出片片“都市草甸”,让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都市人一尝自然之美。22日起,摄影爱好者可参加由公园、市摄影家协会星光分会和新民晚报摄影部联合举办的“自然之美秋季花展摄影比赛”,参赛要求、规则奖项等见星光影像网(http://www.photolive.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07: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共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解放日报第57届文化讲坛27日举行 2012-09-24
中华知青文化发展基金在江苏太仓成立 上海市领导出席成立仪式 2012-09-24
世界礼仪服饰文化节在沪授牌签约 2012-09-24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将在中华艺术宫展出 2012-09-25
2012上海孔子文化节隆重开幕 2012-09-25
“品读文化鉴赏人生”——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成立大会在沪举行 2012-09-26
旅美华裔画家穆家善的焦墨画作品展在科学会堂开幕 2012-09-26
1500场活动展示群文风采 上海市喜迎十八大群众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全面启动 2012-09-26

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今成立2012-09-25
  经市委宣传部审核批准,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今天成立。全国人大常委金炳华,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明等出席成立大会。
  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成立后,将定期发布文化艺术鉴赏和交流信息,组织开展公益性的文化艺术交流传播活动,为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搭建全方位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今启动2012-09-27
  2012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今起征稿,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侨联主席吴幼英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市侨联等主办,主要征集展现世界各国少年儿童热爱学习,克服困难的摄影作品。获奖的100幅金像奖作品将进行义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帮助内地经济困难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0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参茸文化与品牌发展高端论坛在沪举行 2012-09-28

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2012-09-28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1441.html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下月18日拉开帷幕,记者今天从组委会获悉,本届艺术节将首次设立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由艺术节违约的9位国内青年艺术家创作的7部原创作品,将在艺术节开幕阶段集中呈现,并向海外一流艺术机构的经纪公司推介,发觉新人违约创造,将成为本届国际艺术节的最大亮点。

从四百米空中看变化 航拍摄影师镜头下的上海绿更多城更美( 2012年9月28日 )



陈扬在工作中。
  从空中鸟瞰上海,陈扬的镜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变化:黄浦江两岸一座座漂亮的建筑物拔地而起;环形立交桥沿着绿地划出优美弧线;东方明珠被摩天大楼簇拥着……作为市公安局摄影师,陈扬跟随上海警务航空队直升机出警,拍摄驾机巡逻、索降救援等图片资料,他也抓紧时间观察着400米高空视角里的上海。
  陈扬生长在老城厢。黄浦江上轮渡的汽笛声、邻居小伙伴们的嬉戏……他的青少年时代回忆,都留在豫园附近的一条弄堂。1998年,陈扬与妻女搬入中山南路1521号一套43平方米的一室户。拿报纸、买豆浆、手中串着焦香的油条,他生活的世界依旧是老城厢。2003年,世博动迁消息发布,陈扬一家告别旧居。和他们一起迎接新生活的,还有全市近两万户居民。他用相机拍下了邻居们告别世代居住的老房子情形。几个月后,当陈扬再来到中山南路1521号,这里已经被夷为平地。站在建筑工地前,他拍了一组黑白照片,“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
  陈扬没想到,再看到熟悉的中山南路半淞园地块会是在直升机中,“旧居变成了世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完全认不出来了。”陈扬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尤其当我一次次飞过世博园上空,从拍摄的照片里找到自己住过的老房子。这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现在变成世界的舞台。”2010年10月16日,世博园迎来当日参观人数最高的103万大客流,陈扬再一次登上警航队的直升机,从空中记录这个难忘的日子。
  直升机从虹桥附近专用机场起飞,沿着黄浦江自西向东飞行。十年里,陈扬镜头里的上海悄然成长。大片大片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日益密集,南北高架桥车流不息,天空在变蓝,天际线在变高。陈扬说,“从空中鸟瞰上海,绿色更多了。”住在老城厢时,陈扬一家喜欢去南浦大桥附近的绿地散步。而今,绿色在城市各个角落蔓延。“申”字形高架交汇处,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延中绿地,十多片绿地连成一气,环绕着一汪湖水在阳光下碧波粼粼。在人民广场,在上海体育场,在苏州河河畔……到处可见诱人的绿色。这几年进行的“平改坡”工程给老公房装上了色彩缤纷的屋顶,从空中看,就像绿色丛林冒出的蘑菇,仿佛童话世界。
  许多人在飞机起降时端详过城市,建筑物不过火柴盒那么大。航拍视野则要近得多,有时直升机几乎贴着建筑物顶部掠过。带着长焦、广角两个镜头上阵,陈扬自豪地说,“人们看到我的作品,还以为是在高楼上拍摄的,其实都是在直升机上拍的。机身抖得很厉害,没有支撑物,我必须牢牢抓住相机,才能拍出清晰的画面。”他最喜欢拍摄桥梁,南浦、卢浦、杨浦大桥像飘带“荡漾”在黄浦江上,日益复杂的环形立交桥,在陈扬的镜头里多了婀娜的曲线美,“每建起一座新桥,就代表着那块区域即将盖起高楼,涌动人潮。”
  陈扬说,“上海永远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我将用镜头去见证它的每个变化瞬间。”

评:空中往往比地面的感觉要好上若干倍,因而感性因素占多;只有地面的感觉与空中的感觉综合平衡,感觉达到基本一致时,理性因素跟上来了,对城市的评判才会较为客观。
    另外,最为硬质的就是科学数据,包括摩天、超高数量,城市综合体的数量和品质,城市整体景观布局,马路净空指数,马路平整指数,楼顶美观指数等等。没有这些科学数据支撑,所谓有美好感觉只能是浦东区长所说的自娱自乐,自我欣赏。自己城市的好,要让第三方称道才会是最硬档的。不是混同于一般的国际都市,而是要与冠军展开竞逐,因此,自身工作就务必是发扬世博精神,持续不断地找差距、找问题,不卑不亢地改善改善再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07: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上海举办"民博会""农民工欢乐节"等群文活动喜迎十八大 2012-09-28
4000余件民间艺术品将亮相2012上海民博会 2012-09-28
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2012年9月28日)

中国雕塑大师张充仁纪念展上海举行2012-09-29
  为纪念中国雕塑艺术大师张充仁先生诞辰105周年,汇集了大师一生经典作品的张充仁纪念展今天在上海美术馆揭幕。这次展出的作品集中了张充仁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雕塑作品39尊,绘画、书画作品36件,张充仁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被西方世界公认为罗丹的再传弟子,他还曾经协助创作了《丁丁历险记》是漫画中中国张的中国原形。
  在这次展览中,观众还能够看到张充仁在89岁高龄时创作的丁丁的头像,展览将一直持续到10月5号,该展览免费向观众开放。

《游记上海—明信片惠本》开售2012-09-29
  今天是邮政公司和市旅游局共同推出了《游记上海—明信片惠本》每套售价150元。集合了经贸大厦、上海东方绿洲、世纪公园、辰山植物园等上海53家知名旅游景点,占全市景点的70%以上,明信片上为每个景点都标注了相应的折扣,最低的打到对折。一张明信片,可供一家三口买打折票,总优惠力度超过了2000元。首批8000套明信片今天起在全市各大邮政营业网点销售,今后市邮政公司还将推出长三角以及安徽景点优惠明信片,将优惠进一步常态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0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建的刘海粟美术馆规模将为老馆近三倍 把新家建在“云海山石”之上( 2012年9月29日 )
  刘海粟美术馆的“新家”位于延安西路1599号的凯桥绿地,和虹桥路1660号的“老家”相比,近3公里的距离换来的是近3倍的面积。
  时光回溯到1988年的4月,上海美术馆的张云聘受上海市文化局委派,拜访了暂住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刘海粟先生,希望他为上海捐赠作品并在上海为他筹建刘海粟美术馆,这是上海首次与刘海粟先生正式交流捐赠作品和筹建刘海粟美术馆之事。1994年8月,病危住院的刘海粟将自己一生珍藏的稀世珍品,包括历代名家书画真迹300余件,以及自己创作的360件油画、200余件书画作品在内,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这些作品,将永远存在刘海粟美术馆内,供世人研究鉴赏。”
  刘海粟先生的女儿刘蟾深情追忆:“刘海粟美术馆的成立,是对我父亲精神的一种延续和传承。他希望他收藏的重要古代画作和他创作的美术作品能被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老百姓看到,供世人研究、欣赏。他更希望刘海粟美术馆不仅能陈列展览,更能为培养一批批中国青年美术人才尽绵薄之力。”1995年3月16日,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16年间,美术馆极好地发挥了陈列展览、教育推广、学术研究、收藏保管等作用。然而,美术馆建馆较早,规模较小,2011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全力支持下,经调研后决定,将原打算的改扩建工程改为迁建工程。
  新的刘海粟美术馆将“长”什么样?从设计效果图看,新馆犹如大气简洁的巨石,坚毅却也不失优美。“‘云海山石’是新馆的设计立意,取意于刘海粟一生‘为师为友’的黄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丁洁民告诉记者,“山浮云海之上,高洁轻灵,既是国画永恒的主题,亦是东方传统艺术中抽象审美哲学的精神内核。飞扬的建筑实体如浮于云海之上的黄山山石,富有力度感的折面勾勒出大气的建筑体量,也将东方艺术气息与充满诗意的静谧融入美术馆。”
  “新家”开建的同时,“老家”现址也将于今年12月底拆迁。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兼筹建办主任张坚透露,“在新馆的两年建设期内,办公用房内仍然会设有展厅。刘海粟美术馆将继续履行美术馆办展的原则,尽可能地为艺术爱好者提供欣赏艺术品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 0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第1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新设立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2012-09-30
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开幕 2012-10-01

三林塘老街再现中秋祭月( 2012年10月1日 )
三林塘老街再现中秋祭月
  烧斗香,拜月神;搭灯塔,放荷灯……中秋之夜,浦东三林塘老街居民欢聚一堂,用本地传统的中秋祭月方式举行了一场“月下派对”。
  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文化人士曹琪能介绍,三林人自古就有中秋祭月的传统。这次组织民间中秋祭月仪式,就是为了重拾传统文化习俗,提升大众对本土文化的认知。

长假休闲伴书香 书城读者增三成2012-10-01
  在长假里,除了出游访友,也有不少人会选择逛书店来丰富假日的生活。今天上海书城就迎来了大批的读者,为此书城还特别提早了半个小时开门营业。
  走进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大批读者正在埋头选书,一些读者所幸在过道上转角处席地而坐,捧书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0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钱学森图书馆:中学生当讲解员 已形成一支八十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 2012-10-03
政府扶持资金注入动力 本市不少实体书店个性营销读者盈门 2012-10-03
市美术家协会举行首届漆画作品展 2012-10-03

中华艺术宫:艺术殿堂展文化自信2012-10-02
  今天是中华艺术宫开馆的第二天,近万名预约观众进入东方之冠,畅游艺术的海洋,1500件展品所传递的中华文化之渊源深厚,让很多观众由衷表达了心中的文化自信。
  “鲁迅在上海,你猜猜这里面哪个人是鲁迅?这三张图里面。”
  像这样,大手牵小手,感悟艺术、体会文化的场景,在中华艺术宫里几乎随处可见。
  观众:“通过这次来参观,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包括对小朋友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6.4万平米,27个展厅,5大开幕展中,既有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的追诉,又有以时代华章、人文风貌为主题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及上海历史纹脉创作工程的展示,更不乏吴冠中、林风年、光良等大师级名家的镇馆之宝。
  细细游历艺术宫内,1500件艺术作品,不少观众都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感性的认知。
  观众:“我到巴黎的卢浮宫去看过,那个时候很惊叹国外的艺术,现在看了以后,我觉得我们中国不比外国人差。”
  观众:“我们的先人有这么好的历史,这么好的技巧,中国文化传统真是了不起。”
  记者 黄逢佳:“这是东方之冠的60米平台,有人说这是上海的第一阳台,如今变身为中华艺术宫之后,这里更成为展望中国、展望世界艺术的大平台,在这里我们重新认知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构建着我们各自内心的文化殿堂,而这或许正是中华艺术宫作为殿堂真正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07: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首届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开幕( 2012年10月3日 )
展出的作品《京剧与扇子》
  10月2日,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2012首届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

上海双年展城市馆计划启动( 2012年10月3日 )
艺术家富有创意的装置艺术作品,让观众耳目一新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计划10月2日拉开序幕。来自世界各地三十个城市上百位艺术家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外滩源等地,搭建展示世界文化语境下的多元融合的艺术创作,探讨能源、交通、文化融合等切身议题。
  自1996年诞生至今,上海双年展已经走过16个春秋,城市计划是本届双年展的一大创新,通过广邀国际重要艺术城市的文化部门和美术馆自主策划,城市计划共同诠释当代艺术的开放方式和本土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06: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开喧嚣觅清净 个性化书店吸引爱书人2012-10-04
  国庆假期对于爱书人来说,是难得的休闲时光,一些优雅清静的个性化书店,假期里格外受青睐。
  一早位于福州路上以24小时经营为特色的大众书局,陆续走进不少读者,今年3月份重新开张的这家书店,被打造成沙龙室,上百个休闲座椅区域,可与书会友,可以品茶喝咖啡,还能享受免费上网,舒适的公共空间,也赢得不少忠实粉丝。
  读者:“这里既可以随便看书,还可以坐着消费,各方面还是比较好的。比较人性化一点。”
  读者:“环境比其它书店好,感觉比较幽静,员工服务态度也很好。”
  今年6月份,新开的位于北京路上的新华书店静安店则又是另外一种风情。它拥有生活休闲馆、艺术书店,少年儿童书店等,适宜不同人群的功能区域。就连茶道、工艺品也融入到书店中,非常接近台北成品书店的风格。但个性化书店幽静环境的背后,说明他们还是只是吸引着小众人群,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经营方式,还要不断探索。
  新华书店静安店主任 陈立方:“如果感到不足的地方,可以慢慢改进,走一种探索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 辰山植物园办摄影展 2012-10-06
废弃牛奶盒变身“爱的雕塑” 2012-10-06
上海图书馆推出“当代国防”系列讲座 2012-10-06

针孔摄影看上海 辰山植物园现别样风景2012-10-05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2141.html
  今天是德中建交40周年,德中同行之德国摄影师眼中的上海摄影展今天在辰山植物园揭幕。
  在世博会后由德国捐赠的竹亭里布置着一幅幅着记录着外滩、陆家嘴、外摆渡桥、世博会原址等地的黑白照片。德国摄影家韩海帆以最原始的针孔摄影方式,展现动感现代城市中,安静和传统的一面。
  德国摄影家 韩海帆:“用19世纪的技术来展示21世纪的景象,在上海一边是摩天大楼,一边就是历史建筑,我特别的拍摄手段,赋予这些景象经典传统的感觉。”
  今年国庆厂家,辰山植物园游客总量将达到10万人,这个小型德国摄影展令市民游客有了别样的体验和感受。

87件总价1.85亿欧元的奥赛博物馆珍藏将来沪( 2012年10月6日 )
  87件展品、总价1.85亿欧元,下月15日揭幕的《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奥赛博物馆珍藏展》是中华艺术宫继国庆五大开幕展之后的又一重量级展览。昨天,法国奥赛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奥利维·西蒙斯和策展人泽维尔·雷伊专程来到中华艺术宫查看展厅环境,向沪上媒体提前透露展览细节。
  策展人雷伊透露,大展将分为“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米勒”、“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画家‘梦蝶’”、“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孩童”和“苍生疾苦,振臂一呼”等8章。至于具体作品,奥利维·西蒙斯则透露,此次来沪的87件作品中仅被列为重点作品的就有22件,其中不乏米勒和库尔贝的代表作。其中,米勒的《拾穗者》在世界美术史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为被编入中国的教科书为中国观众所熟悉。此外,莱尔米特的《收割者的报酬》、库尔贝的《泉水》和《受伤的男人》,以及被法国作为历史教科书封面的《帕斯卡》肖像画,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由于这次算是奥赛博物馆装修期间的“藏品外借”,奥赛本馆也准备在明年此时推出此展,算起来,中国观众将比法国观众还提早了一年看到此展览。
  作为与卢浮宫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齐名的法国三大国立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以收藏1848年到1914年之间诞生的艺术珍品闻名于世。去年12月,中方只提前了11个月向奥赛博物馆提出举办珍藏展的请求,这对动辄要策划两三年才能办一个展览的国际展览界来说算是奇迹。西蒙斯坦言,“一些重量级展览对一个全新的博物馆而言是多么重要,中华艺术宫硬件已达国际一流,我们毫不犹豫把重要馆藏拿了出来。”《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将被安排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1楼)1495平方米的17号展厅。奥赛博物馆对于布展细节的要求也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其中仅为配合展览作品的不同风格,展厅就设计了绿色、红色和紫棕色等3种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新发现 外滩老建筑:鲜为人知的免费艺术展2012-10-06
视频链接

http://imedia.eastday.com/node2/ ... de630/u8502200.html
  外滩地区素来有着万国建筑群的美称,近年来在这一桩桩老大楼里,除了金融企业入住之外,不少世界顶级的时尚品牌、高级会所等也纷纷加入。让这些老大楼成了很多普通市民游客心中高高在上、消费昂贵的场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老大楼里,有许多的画廊、艺术展厅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
  这是建于1910年的外滩三号,这栋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在2004年经过整修后,成为了外滩的新地标。在它位于广东路的入口处,经常能看到艺术展海报,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名叫沪申画廊的地方。乘电梯抵达三楼就到了画廊,这两天这里正在举办一个主题为私人博物馆的摄影展。主展厅没有太多的装饰,天花板上一根根管道交错,而从主展厅转向一旁的侧展厅,风格立刻大变。
  沪申画廊公共关系主管 谢玮玲:“这是一幢历史建筑,所以不能随意改变它的建筑结构,我们特意营造了一个从三楼到七楼打通的一个空间。”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4年对外开放以来,沪申画廊已经举办过近百个艺术展,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来这里的观众不是专业人士就是外国游客。
  沪申画廊公共关系主管 谢玮玲:“我们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国内游客来上海旅游的话,可以更多地关注上海的文化艺术。”
  记者 邱旭黎:“在外滩沿线那么多的老大楼里,和平饭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就在去年年底,我身后的这个和平饭店的南楼转型成为了斯沃琪艺术中心,恐怕很少有市民和游客知道,在这个艺术中心里面,每天都会有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斯沃琪艺术中心位于外滩19号,这是一幢建于1906年的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进入大楼,沿着旋转的木楼梯石阶而上,行至四楼,展厅便出现了,4、5米高的墙上布满了作品,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市民:“没想到进来之后会是比较开阔,比较明亮的一个空间,会有一个反差,但我觉得感觉很好。”
  而相比于前两者的专业,位于南京路美伦大厦内的展览则显得更平民化。美伦大厦建于1916年,属于折中主义风格建筑,目前大厦底楼被用作临时的展览场地,展出各类贴近百姓生活的摄影作品。记者了解到,这些散落在外滩老建筑里的艺术场地将有希望组成一个参观联盟,方便艺术爱好者参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6: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闻其详,请标题搜索!(如想搜索原文,请不要输入后面日期,以免不找到原文)

两馆艺术展期待更多挖掘 一些艺术品名声不大亦精彩 2012-10-07
关心身边事物了解乡土风情 学子寻访漕河泾“水岸文化” 2012-10-07
“读者一号”:轮子上的图书馆 上海第一辆流动图书车已在静安为市民服务两年 2012-10-08
上海市机关书法家协会成立 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发来贺信 2012-10-09
视觉意象 陈燮君油画展亮相上海美术馆 (2012年10月9日)

领略马桥古朴手艺 网球大师赛场外的精彩2012-10-09
  今年上海网球大师赛举办期间,在其中网球中心的现场有一个特殊马桥文化展示区,观众们在看球的间隙也能领略到上海的传统手工艺。
  这个马桥寻迹展示区,设在集中网球中心的品牌馆外,身穿蓝色土布服装的手工艺人们现场展示着各种传统手艺活,有编竹筐、竹篮,做草鞋的,也有纺线纳鞋底做布鞋的,这几位阿姨凭借缝纫机和手工缝制技巧,轻轻松松就作出了各式布包和围裙,只可惜现场只展示,不销售。
  观众:“好漂亮,我想买一个。”
  观众:“我们小时候可能看到纺纱、纳鞋底呀,我们现在看到这些很有感情的。”
  据介绍,网球大师赛期间,马桥首饰舞专桥剪纸,七宝皮影等,都将在赛场外亮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22:30 , Processed in 0.04875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