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ert068311

从上海闸北静安合并来看武汉,建议新设汉正区,汉口区,调整武汉主城为6大城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8 1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danny1988


    武汉的未来的确在光谷,虽然许多本地人对光谷不待见,斥其为外码集散地,学生狗的天堂。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还真就主要靠的是对外地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asmodeus


    他忘了汉口在清末民初如日中天的时候是多么的大度,当时汉口商埠建设主力就是宁波商帮,湖南商帮那些外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0: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anny1988


    武汉的未来的确在光谷,虽然许多本地人对光谷不待见,斥其为外码集散地,学生狗 ...
asmodeus 发表于 2015-9-8 19:36



    光谷是一个巨大增长极,目前来看是最活跃和有潜力的,应该这么说才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难了 行政权力有太多的利益在里面 很难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3: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谈  我觉得洪山区 武昌区和青山区 是该重新划分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合并是为了卖房子方便,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RickBlaine


硚口区确实是老大难 四不像
说是中心城区吧 确实是 但是硬件 城市建设和财政比起汉口老三区的江汉区江岸区简直差距太大 靠近中心城区的老城区面临大量拆迁 汉正街片区也是老大难 古田片区从古田二路古田一路仍然是没有起色 长丰片区更是城中村的典型
而且和新城区的汽车 光电产业不一样 硚口区都看不到什么产业计划和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asmodeus


未来确实在大光谷片区
洪山区确实是“学生狗”的天堂
都被学生包围了 一个外来人口超过土著 会本地方言才不正常的地区
平均年龄28岁 比改开初期的深圳还年轻 确实充满活力
我大学同学 外地的在武汉工作或者在北上广深工作几年后回武汉的 都在洪山区光谷片区买房
没一个人买在街道口以西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09: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过去有什么?
汉阳人活动的地方主要在月湖、龟山以南。

过去每天夏天汉江硚口这边都是下河游泳 ...
kiraken 发表于 2015-9-8 18:46


你要谈过去谈不完的啊,亲,谈过去,汉阳是武汉最古老的城区,整个汉口都是汉阳分出来的。
汉阳的人谁跟你说一定活动在龟山南部啊?再者,龟山也只有那么宽,古琴台到武胜路又不过龟山,王家湾到宗关也不过龟山。

而且汉水游泳,这真的是一直都有啊!

—————————————————————————————————————————
PS:你不够了解汉阳区,可以看汉阳文史300问,我这里有很多资料
我只是建议汉江十景发展起来,别的我也没硬拉汉口汉阳合并,亲,不要误会了,桥口大部分还是建议划入汉口区的!


    “武汉双城对峙”的概念最初由胡林翼在湖北任巡抚等职期间(清咸丰四年至十一年,即1854—1861年)提出,指的是武昌和汉阳两座城夹江相对而立。有人说武汉双城对峙从唐朝或说隋朝开始,我们认为,武汉这种双城对峙的格局始于三国时期,至清代中期,持续了1600余年。

武汉双城对峙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自三国初至隋代,双城的主要功能为军事城堡兼行政治所,双城对峙实为军事上的对抗或唇齿相依,其名称与“武汉”二字无关。第二阶段从隋代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双城的主要功能转变为两个地方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双城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其名称才分别使用“武昌”、“汉阳”。

地处长江北岸的汉阳地区为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军事要冲,在东汉末已有却月城、江夏城两座军事城堡。却月城是武汉中心城区最早出现的军事城堡,约筑于东汉建安年前(197年前),东汉建安年间频繁的战争使这座城堡丧失军事功能,于是汉末刘琦任江夏郡太守另筑起江夏城。不久,刘琦亡故,江夏城被吴军、魏军轮番占领。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吴军在江夏城长江对岸筑起夏口城,拥水师觑视江北的江夏城,从而形成长江两岸双城夹江对峙的格局。

吴军以夏口城为前方大本营,终于在丧失江夏城之后10年夺回此城,因其在夏口城设有江夏郡,将江夏城更名为鲁山城,取纪念鲁肃之意,并设鲁山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夏口城的军事大本营及行政治所的功能进一步强化,进而成为南朝恃以与北朝隔江而治的大本营。此时江北的却月城作为县级行政治所沿续到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鲁山城仍常作为军事城堡使用,此外,鲁山(今龟山)、梅子山、赫山等处还曾筑汉口城、萧公城、马骑城3座军事城堡。

隋朝统一中国后,在江北大别山(今龟山)设汉津县治,大业二年(606年)改名汉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建沔州城,又名汉阳城。江南的夏口城在唐时又称为江夏城、鄂州城、武昌城。武昌和汉阳双城对峙从此成为两个分别设置州(府、军)、县两级行政机构的地方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上唇齿相依,商旅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唐代李白经常来往于武昌和汉阳,将两城合称为“武阳”,也将汉阳、武昌分别称为“江城”。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武昌和汉阳始被合称为“武汉”,进一步确认了两城相融的特点。

清代,汉口镇发展迅猛,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咸丰十年(1860年),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重镇。同治三年(1864年),汉口镇西北修筑城堡。至此,虽然汉口镇仍然隶属汉阳县,但从城市格局上可以说武汉已经是武(武昌)、阳(汉阳)、夏(夏口,即汉口)三城鼎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阳夏分治”,汉口镇行政上升级为夏口厅,相当于今县级市的建制,隶属于汉阳府,从行政上确立了武阳夏三城(三镇)鼎立的地位,完全结束了武汉双城对峙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bert068311
LZ可当选汉阳区形象代言人!{: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1: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bert068311


    现在的合并基本都是整区合并,武昌区与青山区再加上青山附近的洪山区,硚口和江汉合并是比较直接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4: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天宇大人


    支持,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将军路常青花园是块飞地,远离东西湖区核心的吴家山片,夹在黄陂和江岸区之间,应该划到江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6: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睿琪小智


    是啊,我们公司总部在中北路,但是为了方便公司里的年轻人,特意在关谷租了一个办公点,因为基本所有能买房的年轻人都在那边买房了,即使从那边来中北路并不是很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6:53 , Processed in 0.04277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