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3-3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验证 于 2014-3-3 17:06 编辑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
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
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经济总量似乎早有准备而不是太大的问题,深圳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复杂微妙的广深港三角关系。珠三角作为一国两制拼接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充满着各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到200km距离就并立三个具有世界城市潜力的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无论是自由竞争,还是行政干预都有太多想象的空间。而深圳作为珠三角的后起之秀和新贵,如何在竞合中塑造全新的格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相信深圳一定能够继续壮大起来,因为毕竟如今他已拥有太多10年前不曾拥有的资本和能力。
7、最充满缺憾的逆袭:苏州
如果你把苏州看成一个毫无政策、资源的普通地级市,那么苏州的崛起可以称为一个神话;然而当你把苏州看成上海的郊区,这个神话立马变得毫无吸引力可言了。苏州的区位,类似于深圳旁边的东莞,注定了即便崛起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借助临近上海却又相对低廉的土地和成本,苏州在90年代末迅速吸引了台商扎堆,然后是外资的全面进入。在GDP狂飙的同时,苏州甚至在工业总产值方面超过第一大城市上海!此等丰功伟绩引得深圳组团考察学习,然而此后,深圳就再也不提苏州了,紧接着几年后便化蛹成蝶快速跨入一线城市之列,而苏州至今还是外资加工厂的形象。不但深圳,杭州也一样。苏杭并称几千年,pk从来没有停止过。杭州确实曾经在苏州最光辉的时候灰头土脸过,之后迅速脱胎换骨,直逼一线,pk的对象也换成了成都和南京。
苏州跟无锡p,跟南京p,跟杭州p,p来p去最后公认成了与东莞并列的形象,中心城市实力羸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处处工厂乌烟瘴气,人间天堂的感觉已经无处可寻,该称号基本已被杭州一城独享。
当然,苏州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科技基础是比东莞强太多了。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改善外资一枝独秀、只贡献GDP和财政、无助于提高居民收入的局面;并且大力引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平心而论,苏州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只是要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逆势上扬实现综合实力的提升,苏州很难,优势甚至不如无锡。无锡地处苏南中心,有机场,自近代以来就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有更加强大的原生动力,也难怪第一财经的新一线把无锡排在苏州的前面。苏州最引以为傲的GDP和工业产值很快就会被天津重庆甚至成都武汉超过,未来几年统计数据将一路走跌,若不能形成自称一极的产业竞争力,势必被打回原形。
========================================================
这个所谓的中国城市逆袭榜,验证看了一下深圳和苏州的评价。相当精辟,道出了问题核心
深圳和苏州都起步于招商引资,OEM 腾飞于外贸经济
现在经济体量也差不多。
但到现在 深圳已经跻身一线 而且其核心竞争力有逐渐放大趋势 深圳的国家地位已经确立 深圳已成毋庸置疑的国家一独立强级
而苏州在看似快速膨胀的经济指标背后 托起的仍然是一个放大版的东莞 经济地位的下降被打回地级附庸城市原形已成趋势
为什么?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核心在于本土企业 在于自主创新 在于高科技本土企业
这也是验证为什么一直说 招商引资对于武汉来说 只能保住不败
而武汉崛起真正的未来 在于本土企业 在于自主创新 在于光谷这些数量庞大且正在快速成长的本土高科技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