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zhuzhenfei218

[摩天] 作为一名长沙本土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 838 世界第一高楼的理性看法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1 18: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1,本人曾有幸亲耳聆听过湖南建筑结构界绝对泰斗人物对该楼客观评价,具体原话不记得,结论是在如此短时间内肯定是搞不成器的,此大师说话向来很严谨,搞建筑结构设计的或许已经能猜出是谁了。   2,我自己所在单位曾组织过一次培训,授课老师也是湖南建筑结构一名有些名气专家,此人作为受邀专家之一全程与了湖南建设厅组织的对远大装配钢结构体系的专家评审会议,会议的结论大概是100米以内可行,至于八百米搞得成不,他的回答是淡然一笑。   3,我对远大可建内部情况不是太了解,但对他的兄弟单位远大住工甚为了解,(远大住工老板是张跃的亲弟弟张剑,二人早起合伙创建远大,两人分家后两家公司都基本都止步不前),远大住工内部很多员工都早已不信老板那一套吹牛皮,之所以继续干着,无非是在这个待遇一般的单位图混个日子,但很多有识之士都离开了,包括一些技术主干。也许会有人说这关远大可建什么事情,是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唠叨一下罢了。       4,中建五局本人了解一二,作为我们湖南省首屈一指的建筑施工单位,已竣工项目中最高的是两百多米,其是否具备施工八百米高楼的能力?高楼施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越往上越有许多不测因素      5,学了四年土木工程,再加上一点点微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本人用常识可以判断如此短时间内是竣工不了的,张总说明年四月竣工,才一年的时间,我可以判断五年都不行。     6,真正对此楼抱有极大热情的网友,相信一两年能完工的,有几个是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我猜应该不多。       7,至于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经济效益,投入,产出之类的,大家可以用常识判断。        8,大家理性判断,本人如有误,望指正,本人专业能力浅薄,只是说出心中看法。           9,长期在本论坛潜水,第一次发帖,请大家勿人生攻击。

1、含糊其辞,不知说的谁,就算是大师,说的就一定对?呵呵
2、已经有吧友说了, 淡然一笑可能是觉得问的人可笑罢了
3、远大住工和远大可建是两家公司,你扯得有点远
4、做什么都有第一次,何况J220主要是模块化生产,主要构件在远大总厂已经生产完工了,请知晓。
5、学了四年土木就口气这么大,可知山外有山?常识可以用来判断一切?
6、不是建筑行业的,有什么关系?建这幢楼,需要的专业何止几十。
7、别的不说,先查查迪拜828一年的旅游相关收入再来说话。
8、9、不知真假,人生应为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8: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1.没有建好之前谁也不会知道要耗时多久,其远大提到的是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建成。至于未来施工状况谁也不能判定,所以用的是计划工期!
2.关于能不能建成838米,住建部的专家既然能够评审通过我想不可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吧!
3.张跃是远大可建与张剑是远大住工,两者涉及的有所不同。
4.中建五局建的最高楼不知道有多高,但是昨天的奠基中就有透漏,中建五局是承建地下结构施工,上部结构由远大可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8: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一步步来的走稳比较好,毕竟是工程,J100是个很好的前期试验,如果能再有一个500+的作为过渡,则显得更为稳妥。
我们做化工试验的时候也是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工厂化生产一步步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8: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大可能在基础的同时已经开始构建的定制了,基础 ok 后,其实已经花了 6 个月时间制作大部分的构建了,然后就开始地面组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只说一句话就可以了,去年6月的时候,远大说今年1月封顶,一群质疑的人同样受到讽刺,而今天,你不过是在走重复的路而已。话不用多说,明年四月看结果,谁理性谁感性,一看便知,如果想看看之前的,可以把去年6月份的帖子重新看看不就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ngzq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7-21 1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中部搏起


    算我两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中部搏起


    外围算我10W..我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杞人忧天,楼主还是先考虑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1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大搞这个项目,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大不了花几天时间房子拆了,把那些材料运到其它地方去建设
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大规模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9: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才知高楼论坛里可笑又无知之人如此之多。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2# wanyang


    有些好龙者,就是听不得业内人说实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20: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中部搏起


    你还没说完它们这些小马甲就连P都不敢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2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天空之城`长沙人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1 2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理性在哪里,不要以为挂个“本土”结构设计人员的名头发言就代表理性,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多参与项目的设计和评审的业内人士只会比你更理性,因为别人有这个项目设计的详细数据和各种资料,你没有。
楼主论据主要有三:1、老专家的看法;2、可建多高层结构的评审结论;3、关联公司都算不上的“远大住工”的状况。
对于第1点,只能说是他个人看法,他并不清楚项目的各种具体参数和施工流程及控制体系,他经验不能构成否定突破和创新的理由;第2点,你说的那次评审会都不是针对这栋大厦的结构开的,针对的本身就是远大的多高层,其适用性往这上面套不是张冠李戴吗?第3点,你自己都知道是两家公司,且不是关联公司,拿A公司的状况说B公司的事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至于你判断的5年内都不行更没有看到什么可信依据,仅仅是你自己说的“学过四年土木工程和微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经验”,既然你自己都知道你那点经验只是一点点微薄的工作经验,那我觉得远大的工期测算显然相对更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4 14:22 , Processed in 0.04107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