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应天飞雪

[数据时讯] 洛阳的基础教育真的不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0 1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20-7-20 10:08
也分人吧,河南每年考上清北的反哺河南的好像真不多,大部分还都跑国外去了,这些人可能思维也确实比较与众 ...

这个主要是看就业机会了,如果河南科研院所大批,肯定有愿意回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舞梅花 发表于 2020-7-20 10:08
新疆西藏考大学容易,怎么没几个去那里生活,就连山西比山东老大学容易的多,也没见山东人移居山西。天津 ...

那你是没有见过,有去其他地方考试的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0:3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20-7-20 10:08
也分人吧,河南每年考上清北的反哺河南的好像真不多,大部分还都跑国外去了,这些人可能思维也确实比较与众 ...

这个看经济基础,搞科研找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待遇和环境。如今从国外回流的人才逐渐多了,不过主要还是流向了一线二线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舞梅花 发表于 2020-7-20 09:59
郸城一高那么多上北大清华的,请问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了吗?周口有话语权吗?再说,洛阳难道没有人考上北大 ...

首先郸城一高那么多上北大清华也只是这两年才多起来,等这些毕业生逐步毕业工作掌握话语权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等到那时候,洛阳就彻底被耽误完蛋了,再想翻盘就难上加难
其次郸城一高上一本的可一点都不比洛阳少,甚至比洛阳几乎所有学校都多
最后洛阳考上一本尤其是外地好学校的,也没几个回洛阳工作的,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舞梅花 发表于 2020-7-20 09:53
以北大清华上多少人为评判标准来衡量教学水平的都是耍流氓。河南一年800多万考生,能上北大清华的有几个? ...

就是那少数几个人掌握了话语权,河南全部地市领导的话语权加起来,比不上中央领导一句话,连这最简单道理都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1:0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下 发表于 2020-7-19 23:07
但目测郑州的学校省里也花了不少钱,省实验之类

你看看省实验都招的什么学生,省里给省实验投钱那不是必然的么,别的学校哪有这种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zj8165 于 2020-7-20 11:34 编辑
花下 发表于 2020-7-20 10:42
首先郸城一高那么多上北大清华也只是这两年才多起来,等这些毕业生逐步毕业工作掌握话语权需要一个时间过 ...


这可不是以前的问题, 我99年洛阳一中文科班,全校4个文科 2个理科,考上大学不足50个人,当时大学相当难考,考上大学就是专科都比现在一多半一本含金量高。今天河南考大学依然很难,容易的是一些凑数的二本,三本,专科。据我所知像我留在郑州的都不多,甭说回洛阳了,当时考上重点高校的应该大部分都是出国了,本专科的一般也都是在一线混。说白了我现在也后悔选择留在河南,刚毕业那会没感觉,只是觉的离家近。父母在不远行。今天看来即得利益者不可能放弃高考特权,河南的定位至今依然是农业。自己的孩子面临的依然是国内最残酷的高考竞争。不过好在有能力,已经准备把公司的主要业务迁移到天津。不是不爱家乡,是不想再让孩子走一遍自己都不忍回首的学生时代。高中挑灯夜战到12点,早上6点就开始读书。中午睡半个小时都是奢侈。河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没有长足进步,还是目前这种以次充好,以量取“胜”。只会越来越差。  另外我们同班有考上陕师大,东北师大的,毕业的时候也是完全不考虑回老家教书。不是说的,长此以往,基础教育找不到能力强,实力强的老师,差是必然的的,每年高考河南100多万考生,200分一下的60多万,太能说明问题了    另外衡水中学,毛坦厂这种高考工厂不值得推广和学习,  永远记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下 发表于 2020-7-20 10:44
就是那少数几个人掌握了话语权,河南全部地市领导的话语权加起来,比不上中央领导一句话,连这最简单道理 ...

人才多了,引进企业也不错啊,教育好了,未来肯定对城市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0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794615191 发表于 2020-7-20 11:03
你看看省实验都招的什么学生,省里给省实验投钱那不是必然的么,别的学校哪有这种条件。

实验中学性质的不就是省直学校,省里肯定给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0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新入老师肯定城市越好,学历越高,相对水平高的概率更大点。另一个各类讲座,甚至高考政策研讨会,自主招生说明会,一般省城都会级别比地市高,甚至地市还没有,现场听课甚至事后聚餐,多少能知道新思路,新趋势,新角度,距离越远越是只能报纸网络了解一下,甚至完全不知道,久而久之,自然差距逐渐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zj8165 发表于 2020-7-20 11:22
这可不是以前的问题, 我99年洛阳一中文科班,全校4个文科 2个理科,考上大学不足50个人,当时大学相当 ...

就是这样,这也是陕西经济一塌糊涂,但是西安还是能从河南捞人一样,河南的高等教育太吃亏了,高考这么难,出去的谁也不想让孩子回来受二茬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可以看看医院,即使是三院,门口贴的有科室所有医生的学历档案,即使年轻的,河科大毕业都能算里面中等偏上的了,和省城差距自然蛮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1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lj2702 发表于 2020-7-20 12:11
同理,可以看看医院,即使是三院,门口贴的有科室所有医生的学历档案,即使年轻的,河科大毕业都能算里面中 ...

医生是个实践重于理论的活,学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省城医院每年的手术量门诊量都高,容易培养人啊,比如郑大一附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20 1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qlj2702 发表于 2020-7-20 12:07
一个是新入老师肯定城市越好,学历越高,相对水平高的概率更大点。另一个各类讲座,甚至高考政策研讨会,自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洛阳老师的水平应该是全省第二,却没考出全省第二的成绩 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12 21:16 , Processed in 0.04270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