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7-17 09: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很弱的原因是三者的关系不明。
按理说,京津冀都是中国的省份。都应该听中央的。但北京在这里面明显有特权。换句话说,京津冀一体化本来是在中央权威牵头之下,三个平等伙伴、邻居、亲戚的融合,结果这里面有个大哥,比父母发言权都大。
天津疫情一直不严重,但因为守着北京,我们什么东西恢复都比南方晚。宝坻有疫情时想的是保卫北京;北京有新疫情了,我们想的还是保卫北京。这其实没什么错。但实际上京津冀的不平等造成了经济上无法真正整合。
北京很像美国,想留高科技和金融。天津最多是韩国,即在北京的控制下,发展一点点高科技,干一些脏活累活(但不是最脏最累的);河北充当的是中美、南美的角色——香蕉共和国。看似京津冀一体化,实则是北京帝国。
北京天天说纾解非首都功能。但谁也说不清什么叫做非首都功能。造汽车是首都功能吗?做芯片是首都功能吗?要按照堪培拉、渥太华、华盛顿看,除了行政、文化和一部分商业,都不是首都功能。要是按照巴黎、伦敦、东京、首尔看,那现在北京的垄断还不够,还应该把上海、深圳的高新科技抢过来。
但北京土地不够,水资源不够,远离港口,人口问题突出,本来应该走华盛顿路线(其实也是恢复北京的传统经济地位,突出文化和政治地位),部分高校应该外迁到天津,特别的高校资源严重不足的河北。大部分企业应该外迁到天津、河北、东北南部、山东、山西。
结果纾解了半天,北京只想放手动批和新发地,高科技都想留(我在北京ZF的新闻用词里看到了,说“首都功能=高精尖”),那问题来了:天津也有一些高新产业,是不是都应该挪到北京去啊?
京津冀关系根本没有厘清。或者说中央厘清了,但北京市特权太高。没有人想放手税收和GDP,没有人想放弃靠高房价吸收全国资本的机会,因此,京津冀发展不会好。天津不会好,河北不会好,北京的生活环境也不会好。
这绝不是我不相信中央。我十分相信国家。我是不相信北京地方ZF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