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1 05: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聚焦 研究表明:上海晚9点后空气最好2012-06-19
测试结果表明,PM2.5的大气含量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和每年不同月份都是不相同的,比如说每晚9点以后是全天空气质量最好的时间段。比如说,而从全年来看,南方每年的5月下旬和10月、11月,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时间段。那么,专家的监测结果和大家的体感上有没有差异呢?继续往下看。
专家介绍,由于上海属于沿海城市,海陆风比较风,因此在晚上9点以后,空气质量比较好,适合散步等。但是早晨从6点开始,空气中的颗粒物就开始增加,直到上午10点左右才会稍有降低。而下午两三点也是空气质量比较糟糕的时间段,因为这一时间段处于光化学污染比较严重的时间段。
那么市民的体感如何呢?
市民:“(早上)6、7点钟,按照常规来说是最不好的,不科学的,因为晚上排下来的(污染)都是这个时间,早上车子多,车子多,污染多。”
市民:“早晚高峰的时候,因为车子很多,可能排放的污染也比较厉害,所以会让你觉得更不舒服,让你感觉呼吸没有那么顺畅,心里面会觉得比较压抑。”
市民:“早锻炼的时候空气最差一点。差到总是觉得空气不是很清爽的,很厚实的,吸到鼻子里面痒痒的。”
研究还表明,PM2.5的含量不仅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还会受到自然的影响,比如沙尘暴、海洋飞沫、森林大火等,此外PM2.5还有一个重要来源,秸秆燃烧,按照季节来说,南方每年的5月下旬和10月、11月,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时间段,因为这一时间段是秸秆燃烧的主要季节。
市民:“夏天么,有时候虽然有台风,刮刮风,下下雨,会觉得空气质量会好一点。”
市民:“以前说起来,春天和秋天人很舒服的,现在往往(空气)质量就很差的。”
“反而是大热天和大冷天会好一点。”
今日聚焦:专家解密PM2.5监测过程 指出公众认知上存误区2012-06-19
今日聚焦,关注空气质量,您知道吗,PM2.5的大气含量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或者每年不同月份都是各不相同的,在上海喜欢晚上出去散步的人们可以放心,因为监测数据显示,晚上9点以后是全天空气质量最好的时间段。但是喜欢早锻炼的人却要注意一下了,因为上海的空气质量,正是从6点开始下降的。本月底,上海即将发布PM2.5的浓度值,复旦大学环科系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团队昨天向记者解密了PM2.5的监测过程。看一下。
实验室里,运转着各种监测仪器,有的可以模拟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大气环境,研究PM2.5等颗粒物的形成、嬗变机理,有的则直接采集上海的空气,分析颗粒物的大小、质量及化学成分。专家表示,颗粒物的浓度与空气能见度间并不能划等号,在这一点上,公众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
复旦大学环境与工程系教授 杨新: “有时公众的直观感受和环保部门发出的监测指标是有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以及与当时的气象条件,比如相对湿度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一定情况下,颗粒物的高浓度污染不一定导致低能见度天气。”
专家同时指出,目前上海空气质量发布的是24小时平均值,不能反映局部时段的污染情况,也是导致公众直观感受与数据有差异的原因。
复旦大学环境与工程系教授 陈建民:“因为靠在海边,晚上会有海陆风,一天平均下来可能比较好,但是污染段并不乐观,比如早高峰上班,下班时,污染会比较重。特别是市中心,平均下来一天(的值)我们占点儿便宜。”
另外,实验结果还证明,由于年平均值和日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可能将面临一个尴尬局面,那就是,即使全年大部分时间空气质量都是优或者良,但年平均的结果却可能是污染。对于即将发布的PM2.5数据,专家建议采取分时段制,比如每8小时或6小时发布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