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26 07: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2012年8月23日 )
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8月2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发布了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殷一璀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上海要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争取在若干个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要重视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发展的网络文化和数字出版内容生产供给体系;要重视传统文化业态技术的提升,利用技术进步加快转型升级,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要重视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培育特色文化消费项目,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空间;要重视公共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得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殷一璀强调,要形成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把基地建设和文化创意园区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把文化科技企业作为融合发展的推进主体,把培养和集聚各类文化科技人才作为关键,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就推进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作了部署。副市长沈晓明主持会议。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为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上海张江授牌。
此次大会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以及全国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也是为了贯彻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 《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百视通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各自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各区县政府、市政府相关单位、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约400人参加。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5.5%2012-08-23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和谐发展看申城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15.5%,而对于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在营改增试点中税负反而增加的个别现象,相关方面表示,这一问题将随着营改增范围的扩大得以解决。
市统计局发布去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出6429.18亿元,比上年增加16.9%,实现增加值19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5%,而今上半年增幅依然强劲。
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 朱章海:“工业设计、网络信息服务、软件计算机服务,这些行业目前从掌握的数据看,有超过10%以上的增长,有的可能更加高一些,超过15%。”
2011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实现顺差约达34.5亿美元,上海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数字娱乐等领域已经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走出去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宗明:“总体来讲,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希望把我们的能力提升。”
对于有媒体提出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增值税的试点当中,为何出现税负增加的个别现象,发布会上也作出了回应。
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 朱章海:“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于抵扣链还没有完全形成,(营改增)现在就推广到更多的省份,推广的领域要多,行业要拓展,目的是什么呢?要形成完整的产业的抵扣链。”
虹口聚焦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催生一系列崭新项目( 2012年8月25日 )
“基于 ‘云计算’,小朋友使用的电子书包可以更加轻巧,运行速度更快……”前不久,一场“电子书包”新技术推介会让虹口区的老师们意识到,学生使用的“电子书包”里内容将更多、功能更丰富,因为在这场“电子书包”新技术推介会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企业刚刚参与了一场以电子书包数字化教材为主题的研发会,从技术和内容两方面推动“电子书包”的发展。
作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虹口区聚焦重点项目,推动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发展。至去年底,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产值突破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一个崭新的“插着科技翅膀的文化产业”正在虹口区蓬勃发展。区委常委、副区长张锡平介绍,将科技与文化融合起来,能大大推动虹口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虹口区在资源、资金、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向数字出版倾斜,使其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区内开辟了22家创业园区,并获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称号。眼下,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形成三个核心园,分别为中国出版蓝桥文化创意产业园、上海明珠创意产业园和上海数字电视产业园。
伴随载体建设的,是一个个业内标杆项目。大名鼎鼎的荣宝斋、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等纷纷将上海分部落户核心园区。这些企业围绕数字出版的产业主题,带来了崭新的发展项目,包括中国音乐数字出版与发行平台、“中华字库”工程、“汉译名著”数据库平台、韬奋精神家园项目、数字声音出版与发布平台等。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也在这里诞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变得可看可感。“电子书包”项目由科技企业打造硬件、出版企业提供内容资源。目前,虹口区8所学校、4个年级的732名学生用上了“电子书包”,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今年,第二批10所学校、30个班级的1011名学生也即将用上“电子书包”。
此外,集音乐制作中心、音像制品集散中心、艺术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云端音乐连锁营销系统平台等于一体的全新项目,将在北外滩附近崛起。虹口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乐子幸介绍,俗称为“音乐谷”的项目正式名称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是上海唯一一个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数字音乐基地,目前已建成空间载体3.1万平方米,在建4万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