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6 1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iker2010 于 2012-5-6 21:22 编辑
1988年12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
1991年 3月,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12月,获批成为中国第二个、内陆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其间,又先后批准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陆唯一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区域等等。
一根光纤,可让5亿人同时打电话,武汉邮科院突破性地使光纤信号传输容量登上世界光纤通讯技术之巅。这,只是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去年,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最新排名中,东湖高新区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四,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去年底,赛迪顾问《中国光通信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光通信产业已经形成以武汉聚集区为龙头拉动,以京津聚集区、长三角聚集区、珠三角聚集区和西三角聚集区为四极的分布格局,形成了武汉和北京、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七雄逐鹿天下,光谷一马当先”的分布特征。
2011年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产业蓝皮书》。根据课题组对44家园区的2011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位列前10强的园区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广州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强之中九家属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产业国际竞争力仅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了提高。
“没有(东湖)高新区,武汉就很逊色,你们(不仅)是武汉重要的台柱子,更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科技精锐部队。”今年2月5日,东湖高新区2012年工作会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这样评价东湖高新区,要求其“自主创新能力在三个国家示范区中不能排末位,经济增幅必须高于30%”。“紧贴城区建园区,公共服务可依靠城区解决”是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的优势。而目前,东湖高新的优势是:518平方公里辖区面积中一半以上尚未开发建设,同时今年携手江夏区、洪山区,跨行政区设立园区,并已启动建设光谷新中心、未来科技城等等。
4月2日消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至2020年)》日前通过国务院批准。规划提出,将东湖高新区建成全国高新区的排头兵,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和享誉世界的“光谷”,股权激励、财税政策、科技金融、人才特区等各项试点也获国家同意全面启动。
期待,光谷下一个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