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8 1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重磅|雄安新区确定要建保障房!
原创 2017-08-08 内参君 安新内参
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出台日益临近,关于动工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老百姓常讲:安居乐业。“居”被放在了置业之前,足见房子的重要程度。
那么,雄安新区住房会是什么模式呢?当地人、北京人、全国各地人,甚至是外国人,将来齐聚雄安,会按什么机制解决住房问题呢?
古人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昨天,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雄建投”)正式成立的消息发布,投融资渠道开始建立,弹药库储备丰满,一切就有了箭在弦上的意思。
公众号“安新内参”注意到,在这条官方消息中,对于“中雄建投”职能的表述有这样一段话:
该公司主要职能是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合作,筹措新区建设资金,构建新区投融资体系;开展土地一级开发、保障性住房以及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经营;组织承担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负责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特许经营;参股新区各类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建设。
既然这个“河北省人民政府”为唯一股东的公司承载了上述职能,我们倒推回去就可以发现,上述职能都将是雄安新区确定要做的事,而这些事将通过这个公司的投融资渠道来完成。
因此,未来雄安新区能确定要搞的,保障房建设应属板上钉钉。
前些年,北京不断尝试通过保障性住房缓解房价、解决夹心层购房压力过大问题。先后推出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上星期,北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住房政策——共有产权房。简单说就是,个人出一部分钱,政府授权的机构出一部分钱,一起买下这套房子,然后个人和政府一起享有房子的产权。
期间,如果你要卖房,你先要卖给代表政府出资的那个机构。同时,如果你想往外出租,也没问题,每月的租金按你和政府的出资比例分享收益。
这个政策马上要在北京落地执行。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缓解一些人购房难的问题。至于效果怎么样,还有待观察。但从房屋属性上看,共有产权房也属于保障房。
比北京稍早,广州市政府于7月17日推出了“租购同权”,明确在一定条件下,租房者享受和购房者同样的社会福利待遇。
此后第二天,7月18日,住建部等9部委为此政策叫好,表示将“通过立法,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可以想见,房屋租赁市场势必将迎来一次重大转折。
其实,我们稍一注意就能发现,北京也好、广州也罢,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在逐步落实大领导的指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正在密集政策推进下逐渐变成现实。
换句话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想把“买房”这事儿软化,尽量稀释房子的商品属性,逐渐回归它的使用价值,从而把年轻人的精力从买房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
显而易见,在这样一个全国性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雄安新区的住房机制一定会更超前,甚至会出现更新的住房模式。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保障性住房”5个字出现在了官方消息之中。
有些内参的读者应该还记得,三个月前,省委书记赵克志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我当时做了详细解读。提到雄安新区的发展时,他说,“我们要研究建立土地收储制度,强化政府统一管理。”同时,他提到了“两不一严禁”:不搞土地批租、不搞土地财政,严禁大规模搞房地产开发。
这就意味着,雄安要收储土地,但收储了土地又不会拿去租、拿去卖,并且明确严禁在雄安建大批商品房。那么,收储了土地干什么呢?
在公众号“安新内参”看来,雄安新区一定会拿出一个全新的房地产改革路子,这个路子会很新,但和目前的大趋势又会非常统一,而且还要和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相匹配。
种种迹象表明,雄安新区收储土地之后,既不租,也不卖,让它始终在政府可控的范围内相对封闭地流转是一个较大概率的事情。就好比是魔术家手里的飞刀,看似出了手但没脱手,才能保证低房价的可能。
所以,在雄安新区的房地产改革中,房子的个人产权问题或许会被边缘化——更强调房子的可住、便利、舒服,淡化它属于谁。
而对于商业地产的开发,或许政府也会通过上述公司主体以土地参股的形式予以经营,不租给企业,也不卖给企业,而是我们一起使用。
房地产改革关系到土地性质等各个方面,还需要相关政策进行支撑。而涉及到与现行政策冲突的地方,还需要人大方面的立法跟进,以保证它的合法性。
而另一方面,住房政策的改革,脱不开关联的就是人口政策。因此,人口和住房政策势必会结合起来,既要照顾好原住民,又要有足够强大的磁力吸引外地人,人口政策不做变动也很难匹配起来。就像赵克志所言,“研究制定与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和住房政策,探索全新的房地产改革路子。”
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袁桐利还在雄安新区的时候,曾公开回答过媒体提问。他说,“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研究制定适合新区发展需要的住房保障体系……让低房价成为新区吸引创新要素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从这个表态我们也能看出,要想让低房价成为“核心竞争力”,这房价势必会相当低,只有打掉开发商这个中间环节,不完全交给开发商,才有可能保证低房价。因此,政府“近距离”操盘雄安新区住房应该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此外,在官方消息中,“中雄建投”还有一个职能是“组织承担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资源开发经营”。
这句话透露出,白洋淀旅游将提质升级,会按照雄安新区的定位进行整合和开发。低端旅游项目一定会被清理出去,与生态和谐共建的人文旅游项目会建设起来。
同时,在旅游住宿上,在公众号“安新内参”看来,至少会诞生一批类似西湖、周庄那样的精品客栈,让白洋淀旅游精致起来,把雄安文化特色发挥到极致。而目前一些粗放式的农家院要么停,要么升级,不会再这样随心所欲生长了。
事实上,这也有参照。比如北京,此前粗放式发展的那些农家院,政府都在给予引导式规范,一批被命名为“北京人家”的小院重新面世,卫生等标准得到了大幅提升。
或许未来,一批“雄安人家”、“白洋淀人家”的院子也会走向中高端。毕竟,旅游人群早已过了单纯赏景的阶段了。
而且,从我的观察来看,会有越来越多人群走向度假式旅游,尤其像我们白洋淀这样的景区,它在景致上是缺乏层次的,更适合休闲度假。
找一个水区酒店或客栈一窝一躺一杯茶,头上是蓝天白云,脚下是荷叶田田,把自己融进毫无喧闹的水乡,待上个六七天,才能体会到慢慢释放出来的白洋淀魅力。这远胜过去看个什么乌七八糟的人妖表演。
把住融入景中,景人合一的深度休闲游才是白洋淀旅游开发的唯一追逐,也和雄安新城更为匹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