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idavailable

[通州新城] 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产业项目引入情况更新、汇总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副中心,
  • 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近50%;
  • 全区现代金融和关联机构累计达到46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
  • 副中心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超过240家,核心产业总收入超过600亿元;
  • 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副中心的龙头产业,落地9家三级以上医院,新落地医药企业130多家,医药健康产业年收入超过270亿。


城市副中心正在打造“3+3”企业服务体系,即“产业发展的三大工程”和“三最营商环境”,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支撑,让企业和人才在副中心更安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6 14: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行业著名企业亿神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入驻于家务乡,拟注册资金3333 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7 09: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年落地央企子公司15 家,包括华兴海安集团下属华兴海安集团装备、雄远商务服务、数智科技,国投集团下属国合新力(北京)基金管理、国投种业,三峡集团北京储能科技分公司、北京氢能科技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累计落地央企子公司 103 家。⑵全年落地市属国企 5 家,其中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商、税务、纳统“三落地”,促成华通绿源供热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北京数智先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热张家湾热力有限公司落地,目前累计落地市属国企68家。⑶171家央企、市属国企全年完成税收27.1 亿元,同比增长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9 2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雄安,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5: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河商务区新设一家肝素药品龙头企业子公司。近日,常山凯捷健生物药物研发(河北)有限公司在运河商务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 5000 万元,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和生物药品的技术研发、咨询、转让、服务和推广等,预计未来三年营收1 亿元,形成税收 600 万元。其母公司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注册资本 9.35 亿元,总资产 35 亿元,是具有完整肝素产业链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5: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华油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合资的华油五粮(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3亿元,预计 2025 年营收达 6 亿元,利税数千万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1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运河商务区写字楼出租出售总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9%。
出租写字楼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出售写字楼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9.1%,实现拔节生长。

运河商务区作为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城市副中心金融创新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产业不断集聚,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运河商务区累计注册企业18304家,占全区企业总数9.51%,注册资本金4541.8亿元。
其中,总部企业25家、金融企业161家、外资企业109家、高新企业127家、专精特新企业41家、主板及三板上市企业4家。

其中,2024年,运河商务区引入重点企业251家,同比增长65%,新增注册资本金39.44亿元。
在新引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78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
外资企业引进成果丰硕,新引入20家外资企业,实缴注册资本超过1.2亿美元。

引入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涵盖多个重要领域
央国企及子公司有万江新能源、中建智基、水投集团水务发展分公司等共计16家。
重点金融机构包括中金诺思格盛和、阳光数智、光银科技、安耐德私募、甲子创福等31家。
重点商务服务类企业包括德威斯特中国总部、泰格集团北方总部、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伯希和户外运动、渤海租赁等21家。
重点科技类企业包括黑马数智、九光智能、中京烽火、浪潮国瑞等32家。

此外,目前正在储备的重点在谈企业有72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1: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工业总产值增速全市第一!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超百家
北京通州发布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1至11月,通州区工业实现总产值879.6亿元,同比增长48.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数字经济规上核心产业收入预计全年超600亿元。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0家(2024年度新增14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0家(2024年度新增8家)。

五河交汇处,重大投资项目纷纷加速落地投产。在这背后,得益于区经信局实施“筑巢工程”,挖掘产业空间资源;实施“引凤工程”,吸引增量企业落地;实施“蝶变工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小米汽车异军突起,每76秒就有一台小米汽车下线。自小米SU7新车去年3月发布以来,仅用230天就完成下线10万辆整车,全年交付已突破13.5万台,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新纪录。

福元医药、天海氢能、天裕盛丰等8家企业共计10个重点在施项目进展情况顺利。

中国信通院ICT创新基地项目已实现开工。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正进行室内二次结构砌筑。“联东U谷·数字安全产业基地”目前主体结构完成100%,二次结构也已完成85%。

在大运河两岸,以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为引领,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不断提速。

副中心全力打造网络安全与信创产业集群,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新增幅友科技、国信网联、软通华方等48家企业,迄今已累计注册258家网安相关企业,整体企业质量持续攀升。

副中心加速打造元宇宙创新产业集群,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累计已吸引注册企业54家,引入创业黑马合作共建元宇宙数字孪生标杆孵化器。

截至目前,孵化器累计组织18场不同形式的产业活动,组织500位企业创始人等走进副中心。孵化营累计招募45家数字孪生等领域创业者,已推进7家企业成功落地副中心。

打造数据要素产业集群,副中心全力建设数据总部基地——台湖图书城“8”字楼,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除外电源外,其他施工全部完成,预计年底交付使用。

目前,已有数智先行、勾正数据等55家数据要素企业注册落地通州片区。

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信息……这些未来产业如星辰般璀璨,点亮了副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

眼下,全区正不断加快未来产业的布局发展。目前在市级的20个未来产业领域中,副中心已成功布局17个。

2025年,区经信局将以“筑巢、引凤、蝶变、登峰”四大工程为指引,做好先进制造业和软信服务业领域产业培育。持续跟进福元医药、圣永制药、维通利等重点项目扩产情况。打造网络安全与信创产业集群、元宇宙创新产业集群、数据要素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项目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8 11: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华兴海安集团全资子公司华兴海安集团纵横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注册资本 1 亿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0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 2 月底,通州区今年新增“两区”项目库外资项目 51 个,居全市首位,实现同比近12 倍的跨越式增长;落地外资项目数 23 个,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超10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08: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副中心首家职业足球俱乐部获批成立。3月12日,北京通州鹏瑞足球俱乐部获批成为城市副中心首家职业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注册于文景街道,以“体教- 3 -融合”为核心,已组建一线队及青训梯队,未来将通过职业化运营推动足球进校园、进社区,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该俱乐部是继北京国安、北京理工后,北京市第三支职业足球队,将于今年5 月参加中国足协冠军联赛,为中国职业联赛第四级别赛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7: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idavailable 发表于 2025-1-16 11:15
2024年副中心,
  • 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近50%;

  • 这个落地医院比x安还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djddjd 发表于 2025-3-18 08:51
    城市副中心首家职业足球俱乐部获批成立。3月12日,北京通州鹏瑞足球俱乐部获批成为城市副中心首家职业足球 ...

    希望这个俱乐部尽快冲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5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通州副中心国家高新企业突破1200家
    2025-03-24 09:47

    北京日报讯(记者 赵鹏)近日,通州区科委传来捷报: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获批为通州首家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一方创新医疗孵化器获评通州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实现“零”的突破。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连续五个月居全市第一。不仅如此,全区医药工业产值增速和科技服务业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彰显副中心科创领域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副中心科技创新工作高歌猛进,关键在于其日益完善且强有力的科创政策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优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
    企业梯度培育态势初显。据统计,去年通州区科委推荐的223家企业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筑基扩容”培育清单支持,23家企业纳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培育清单。通过加强企业申报辅导,2024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
    科研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去年通州区科委立项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等6个领域20个科研项目,支持金额420万元。有关部门共兑现研发投入奖励性后补助资金2835万元,惠及95家企业。2024年1至11月,通州区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合计68.5亿元,同比增速40.2%,高出全市平均值33.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个月高居全市第一。

    五河交汇处已成为创新成果高产地。去年,中际联合、通美晶体2家企业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峡能源等4家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千脑宇荣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卓越奖。
    通州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区科委着力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成立了通州首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金——通政创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2100万元。同时,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热点推广普及科技惠民成果。
    今年初,通州区发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和“全域应用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推动副中心科创体系更趋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0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新设外企194家 同比增九成
    千龙网 2025-03-25 11:38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际投资促进会(GIC)2025新春招待会,日前在京举办。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区投促中心主任吴涛在会上作专题推介,展现了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开放活力与战略价值。
    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承载地,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形成“一核两翼”的现代产业体系。副中心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中外人员往来、外籍人才安居乐业、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
    通州区荣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两区”金字招牌,2024年,通州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4家,同比增长90.2%;注册资本合计3.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合计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29%,增势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12:27 , Processed in 0.03285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