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idavailable

[通州新城] 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产业项目引入情况更新、汇总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4 09: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副中心的眼光不拘泥于当下,更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区经信局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申报市级未来产业集聚区,并建立企业信息库及重点项目库,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
在未来能源方向,区经信局重点布局储能产业,面向电化学储能、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领域,先后引进培育了新源劲吾、燃力能源科技、中航新能源等22家重点能源企业;加快研究CCUS产业布局,会同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推动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落地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该基金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推动存量及新增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创新创业培育。

在未来制造方向,副中心已重点引入万勋科技、人加机器人、九光智能,目前拥有凌天智能装备、炎凌嘉业等17家重点机器人企业。

在未来材料方面,区经信局会同相关部门成功引进镓创半导体、中京汇铭。目前,区内四代半导体主导材料产业链已完备。

未来健康也是副中心重点布局产业,上半年以来实现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01家,截至目前累计注册市场主体493家,重点项目14个;重点布局合成生物细分领域,重点引进华融生物、晶颜生物等;支撑“2024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大会”“友谊医院肝病论坛”“2024年度临床药理加速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学术大会”“第二届大运河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增加副中心产业竞争力。

在未来信息方面,目前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已吸引注册企业47家,向市经信局推荐元宇宙创新中心和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等两家未来信息产业基地。

全年将实现工业产值增速15%
下半年区经信局将加强监测,掌握运行态势,每月摸底掌握6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0余家软信重点企业预测产值、营收情况,力争实现工业产值增速15%,软信营收增速10%的全年调度目标;紧盯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软信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的目标,区经信局还要推动天海氢能、奥托博克、福元医药、汇恩兰德、嘉林药业等项目竣工。
不仅如此,下半年区经信局还会联合马驹桥镇走访调研协同区域重点工业项目的进展,加强与经开区对接;协助区统计局做好潜力升规企业摸底。
为了做好企业项目扩产工作,对于福元医药、维通利等本年度可竣工投产项目,区经信局将压实责任定期调度,确保本年度顺利达产;对于华融生物、圣永制药等一批年度拿地、开工项目,协同各属地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困难,确保完成地块上市前手续或项目如期开工。
围绕机器人、新型储能等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将促进重点项目落地集聚;区经信局还会联动副中心引导基金,推动在谈资本设立,尽快为副中心产业导入形成资本助力。
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即将提速,区经信局会协调联动相关单位保障京津冀信创小镇年底开工建设、临时性厂房完成改造投产;会同相关单位推进信通院前期手续办理,确定项目建筑方式;推进西工大北研院项目建设,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推进电投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信息港项目电站线路施工、市政管线规划及施工,推动项目按计划投入使用;推动北京亿安天下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落地选址;推动国家(北京)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项目启动建设。
届时,副中心核心产业规模将持续壮大,促进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培育出更健康的经济产业生态。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28 1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1198家,税收超38亿!运河商务区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4年07月26日 19:36 北京

今年上半年,运河商务区新增注册企业1198家,先后举办了中国商务区联盟年会、中注协百强会所走进城市副中心等各类招商推介活动10余场。

新增签约入驻运河商务区企业38家。去化写字楼面积3.27万平方米、同比增65%。引入华兴海安等央国企13家,中金诺思格盛和、睿通智信投资基金等重点金融企业9家,泰格集团北方总部等重点商务服务类企业15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运河商务区企业形成税收384994万元,同比增长32.7%,占全区税收总额23.5%。


值得一提的是,从税源结构来看,运河商务区总部企业形成税收146760万元,占比38.1%;金融企业形成税收124196万元,占比32.3%。新增重点税源企业增速明显,IDC咨询、中金财富、华兴海安等7家企业累计形成税收达9045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09: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批央企国企和重点项目落户!副中心上半年新增在谈项目109个
北京通州发布   2024年07月30日 20:29 北京

今年上半年,城市副中心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央企和市属国企引进工作方面取得瞩目成绩,丰硕成果不仅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更照亮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提升了副中心吸引力。
区投促中心消息,上半年副中心新增在谈项目109个,预计投资总额约132.8亿元。上半年已注册招商目标重点企业191个,注册资金总额超39.14亿元,为副中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丰富了区域产业结构。


央企市属国企已累计落地161家


今年上半年,副中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形成了一批在谈大项目。区**牵头,主动与国投集团、三峡集团等央企,北京市政集团等市属国企,浪潮集团、万江新能源等各领域头部企业展开招商对接。

今年以来,区投促中心走访、接待170余家次,截至目前,储备在谈项目累计644个,预计投资总额约1994亿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新增在谈项目109个,预计投资总额约132.8亿元。

目前,副中心已落地一批重点大项目。今年截至目前,副中心已注册招商目标重点企业191个,注册资金总额超过39.14亿元,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9个。

在大运河两岸,央企、市属国企引进初见成效,已累计落地161家,促成国投集团下属国合新力(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央企,华通绿源等市属国企,快乐车行科技公司等重点企业落户副中心。
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集聚不仅提升了副中心的经济实力,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今年上半年,副中心促成了包括三峡集团、国投集团、中建集团下属等10家央企子公司的落户,注册资金总额达4.35亿元,累计引进央企二三级企业95家,形成了强大的央企集群效应。

这表明副中心在吸引和培育高端企业方面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吸引力。与此同时,副中心还积极引进市属国企,上半年新增3家,注册资金总额2.5亿元。这些企业在服务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两区”建设全面发力,区投促中心与市“两区”办、市投促中心密切沟通,科学研究分解区级2024年各单位工作指标。截至6月底,副中心“两区”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357个,新增预计投入资金386亿元。落地项目281个。



创新方式“长臂”数字化招商

今年,区投促中心创新招商方式,延长“招商手臂”,借助专业招商平台力量招商。
目前,副中心共签约普华永道、睿艺视通、和益世纪等专业招商平台近百家。通过专业招商平台机构引入注册企业2600余家,累计纳税约4.6亿元。储备在谈重点项目超过300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14: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9个优质项目签约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医疗孵化器
2024-08-09 13:45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李博)2024医学创新与科研转化论坛暨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医学转化大赛总决赛日前在中关村通州园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一方健康谷举办,记者获悉,此次大赛面向京津冀区域三甲医院及院校征集参赛项目200余个,其中45个项目入围复赛,22个入围总决赛,9个优秀项目签约城市副中心创新医疗孵化器,并入驻中关村通州园一方健康谷。
本次大赛以“打造医产协同示范区,发展健康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次以“医学转化”为主题举办的创新赛事,面向所有京津冀区域科研院所、临床机构、高校机构、龙头企业创新在研团队开放征集项目,旨在发挥医产协同示范作用,为创新医疗项目和企业提供更多展示舞台及转化空间,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今年6月,创新医学转化大赛在一方健康谷启动。一方健康谷位于中关村通州园,是城市副中心首个医药健康专业园区。为提升科研转化效率,加速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培育,一方健康谷积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医疗孵化器,以创新医学转化为重点方向,建立“验证-孵化-加速”全周期产业培育体系,加速培育创新项目研发进程,加快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取证及产业化进程,助力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属于战略引导性产业。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已累计注册产业主体493家,上市企业7家,拥有621家医疗机构,成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重要承载区之一。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依托龙头企业,巩固提升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优势产业;围绕两大国家级医学中心,聚焦价值医疗领域,打造以专科特色服务、医药辅助服务、综合健康服务为主的三大医疗服务产业;瞄准前沿科技方向,前瞻布局合成生物、AI+医疗健康两大未来健产业。以优势基础领域延链强链和新生业态卡位为支撑,高标准打造“医产协同发展示范区”,努力成为首都医药健康产业“新磁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6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智慧生物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奠基仪式在张家湾镇举行。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副中心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摇篮”。与此同时,坚朗五金国际总部即将开工,宜信达能源总部、探路者集团总部、亿安天下算力中心等项目正加快实施进程;华洋奎龙总部基地、北控生态总部基地等正加快规划落地;绿竹生物新药研发中心等正加快推进,张家湾特色产业集群加速集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8: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8日下午,运河商务区楼宇运营主体政策宣讲会在城市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运河商务区管委会联合区投促中心举办,活动邀请了保利、远洋、新光大、富华、紫光科技园等18家楼宇运营主体参加。
运河商务区是城市副中心发展楼宇经济的主阵地。今年以来,新增签约去化面积6.65万平米,同比增长239.5%;下半年预计新增签约去化面积4.64万平米,24年全年预计新增签约去化面积11.29万平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7 0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央企华兴海安集团在副中心又注册三家子公司:华兴海安集团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华兴海安集团雄远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华兴海安集团装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davailable 发表于 2024-8-17 08:30
央企华兴海安集团在副中心又注册三家子公司:华兴海安集团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华兴海安集团 ...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公司落地 怎么也会好好宣传下
咋感觉如此低调 目前只见零散宣传
更糟心的是年报通讯地址也不在通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hjsjhd 发表于 2024-8-19 10:12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公司落地 怎么也会好好宣传下
咋感觉如此低调 目前只见零散宣传
更糟心的是年报通讯地 ...

理论上,一切落在北京的任何央企或二级公司,都不会宣传
zz上不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庄镇加速推进山姆会员超市项目,力争10月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宋庄镇富豪村,用地面积4.06公顷,地上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8亿元,预计2026年10月底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1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wuzhongjichang 发表于 2024-8-19 11:10
理论上,一切落在北京的任何央企或二级公司,都不会宣传
zz上不正确

是的,不可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市副中心:连续四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 控规实现率过半
2024-09-12 18:17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李博)连续四年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北京城市副中心框架已拉开,控规实现率从29.2%达到52.7%。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办公区自2019年初启用到2024年初全面投用,约3万人员迁入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不断培育高质量的发展动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三大未来产业,副中心投资热度日益增强,今年1-8月新设市场主体2.5万户,居全市第一。
郑皓介绍,金融业成为城市副中心支柱产业,全区累计注册金融及关联机构460余家。数字经济成为副中心新的增长点,积极推进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元宇宙、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无人驾驶小巴已在城市绿心投用,高级别自动驾驶3.0示范区建设基本完成。

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副中心创新发展新引擎,当前副中心汇聚了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东直门医院等9家三级以上医院,其中7家已运行,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将于今年底前开诊,首儿所通州院区已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全区医药健康领域研发机构达33个,医药健康市场主体近500家。出台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上线医产协同生态平台,去年医药健康产业年收入超260亿元,今年新落地医药健康企业110余家,增长近30%。
文化旅游区三大项目将拉动近千万客流

北京城市副中心持续营造高质量的文旅体验,深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三大文化设施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北京城市图书馆开馆半个月吸引读者近18万人次,北京艺术中心开启运营至今举办近400场演出活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成为今年暑期北京最火爆的打卡地之一。郑皓透露,约25万平方米的地下共享空间正加紧建设,将三大文化设施串联起来,其中停车场已投入使用,可提供车位1700个,还有约14万平方米的配套商业设施将于年底开业。
环球主题公园自开园以来迅速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带动环球商圈客流约1600万人次。

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副中心文化旅游区推出一批重点项目。“湾里”项目计划明年下半年开业,总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包含北京最大的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以及综合餐饮、社交、游乐、策展、科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小镇,打造不夜城。“顶点公园”项目集合了小猪佩奇、芭比娃娃、托马斯等国际顶级IP,目前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计划2026年暑期营业海昌海洋公园作为北京市2000年后新建的首座海洋公园,布局了主题海洋馆、主题酒店,将为游客提供集生态、娱乐、体验、度假于一体的新型海洋度假生活方式,项目将于年内启动建设。三个文旅项目建成后,预计再为文旅区带来超900万人次游客。

城市副中心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升,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15所市级优质学校入驻,通过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方式,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今年9月进入先期运行阶段,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年内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建成。副中心轨道交通里程居全市平原区最高,目前已开通7条线路,轨道交通22号线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101线一期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5: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第二十七届京港洽谈会上,通州区人民ZF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签约,港京科技研究院也落户中关村通州园,助力副中心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副中心在京港洽谈会上签下两大单
2024年09月23日

      在近日举行的京港洽谈会上,通州区人民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签约,港京科技研究院也落户中关村(4.020, -0.01, -0.25%)通州园,助力副中心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

   新设主体等两项数据为全市第一

  副中心投资热度日益增强,市场主体不断集聚,今年1至8月全区新设市场主体2.5万户,居全市第一。特别是文旅产业,在“一区一河三镇”空间格局指引下,配套日益完善、品牌活动精彩纷呈,上半年全区旅游收入实现90.7亿元,增长21.4%,旅游接待量增长32.4%,排名全市第一。

  如今的副中心集群成势,合作通往八方。作为北京“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全区积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紧抓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加速推进文化、旅游、艺术、设计、商业等特色元素集聚,“有诗有远方”的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特而精、小而美、活而新”的台湖演艺小镇,“创新时尚”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在商务服务领域,副中心全力打造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城市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商务服务产业体系。目前,全区已承接市属央企二三级总部159家,集聚了超460家金融企业,培育引进上市及挂牌企业累计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全国首例“数字货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落地。

  吴孔安表示,未来,副中心将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大方向,以产业空间承载力提升为着力点,抢抓“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三大未来产业发展机遇,以“投入增长”支撑“产业生长”,打造高水平软硬环境。围绕“6+3”高精尖产业,不断整合上下游、左右岸,梯度培育若干十亿、百亿、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形成符合副中心定位的产业生态圈。打造“智慧通办”品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文章,强化惠企政策、办事指南、网上操作等方面的工作指引,打造“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工作新常态。

  副中心签约中建国际与港京科技

  通州区投促中心方面介绍,今年副中心同步亮相开幕式和主题推介活动、科技创新企业“拼船出海”专题推介活动,以及2024京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合作专题推介活动。

  在京港洽谈会上,通州区人民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签约,该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据介绍,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979年6月在香港成立,是港澳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建商、内地一流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其下设子公司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中建国际集团未来将利用自身央企港股上市公司的外资背景,加速在通州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彰显“中国智造”的新形象。

  作为另一项会议签约项目,港京科技研究院得以落户中关村通州园。其注册资金5000万港元,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技术产业转化的国际化专业研发机构和两业融合服务机构,旨在发挥香港的窗口作用,将海外的先进技术、产品、设备和产业研发人才及成果转化能力引进内地,促进国产替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未来,其将以此为桥梁,助力内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推向海外市场,帮助进行产品适配和落地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0 14: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9 月 25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副中心。项目过渡性科研用房位于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主要用于食物营养研究所的实验用房及办公用房。微生物研究中心项目聚焦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强化重大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孵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探索农业微生物和食物营养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0:42 , Processed in 0.04411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