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巴山楚仁

2015年8月13日武汉新闻汇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3 13: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太牵强,难以服众。报道中都介绍了乘客依然感觉很热,太阳光的照射不是那一层膜能解决。再则 ...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15-8-13 13:13



    一点都不牵强,重庆3号线用的透明玻璃,当然要装窗帘,武汉1号线用的滤光玻璃,所以不需要再装窗帘,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看你怎么选了。装窗帘有什么好的?地铁上人多,这个人要开窗帘,那个人要关窗帘,容易起矛盾,地铁不像动车,动车上一个窗帘只对应一个座位,一般不会引起冲突,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考虑。

至于报纸上的报道,这个就无所谓了,同样的空调同样的温度,今天有报纸报道说轨轻上有人热得冒汗,明天也有报纸报道说有人冻得发抖,看看就行了,不用当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3: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樱花再开


    我管你有多少存贷款,我只看老百姓有没有钱消费,政府有没有钱投资,企业有没有钱赚,另外合肥有多少存贷?别个固投生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3: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轻轨不宜弄窗帘,有的人想看风景,有的人想遮挡阳光,夏天车厢内空调温度控制好就ok了。北京13号线车 ...
leetho 发表于 2015-8-13 13:27



    这类窗帘类似画卷,可以上下调节,不用时在顶部,用的时候取下来,和高铁动车的一样,丝毫不影响观光。我经常在渝利铁路座动车,经常使用。我也是喜欢看风景的人,但每当阳光照射我一样下拉窗帘。没阳光时我又放上,十分方便和简单。

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市民,是不是应该多为市民自己考虑,而不是为不作为的管理方辩护。武汉之所以城市管理落伍,与武汉市民自己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官方管理缺位不以为然甚至习以为常。

大家总说武汉中层不作为,但想过没有,中层不作为与市民公共意识的缺位是不是也存在因果关系。

上海人喜欢挑刺,武汉人看不惯,说他们裹紧,太屁。但正因为上海人的细节关注,所以上海在城建细节就规划的好,建设的好,管理的好。这就是相辅相成的。再看武汉现状,武汉很多市民习以为常,政府管理部门自然民不究官不管,不是习老大反腐,天天喝小酒打下牌泡小妞。要说武汉管理不好,就是很多市民惯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4: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都不牵强,重庆3号线用的透明玻璃,当然要装窗帘,武汉1号线用的滤光玻璃,所以不需要再装窗 ...
xc007 发表于 2015-8-13 13:39



    你们反驳的理由不对啊,一哈说高铁动车的玻璃和轨道车厢不一样。我就奇怪,未必动车的车厢标准还低于城市轨道交通?你的回答依然说服不了我,依然牵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4: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楚仁


    今年超级凉快。。。
napoleonzhou 发表于 2015-8-13 13:28

我在重庆武汉都觉得热,偶然不是必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巴山楚仁


    敢为人先的先与没有先例的先,是不是一个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每一次大投资高潮都是早就富翁的时代,前几年是房企老板和建筑行业。豪车就是体现。就成渝汉三地而言,最开始是成都先起来,豪车众多,李春城主政时请王志纲做总体策划,成都脱胎换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建设与房地产的一个发展高峰。

紧接着是重庆在2004-2009年的城建高峰。
现在是武汉2008开始的城建高峰,其后续表现还会继续持续几年。

这也是武汉这几年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楼市的火爆就是佐证,继续火爆几年对武汉大有好处。

武汉每天不一样,还真不是口号,真的是天天有新变化,市民精神风貌也大为改观,消极的市民越来越少。对武汉未来充满乐观的市民越来越多,市民公共意识自然不断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比较热门的消息,是天津的灾难;另外一条消息被掩盖,那就是东北经济全面下滑萎靡不振,政府束手无策,另外,东部大城市比如深圳杭州南京转型见到成效,中部继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质量比沿海确实差距不小。武汉急需在新型产业上发力,早点找到在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点。                                            一一一一这话实在说到点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樱花再开


    对于GDP新核算体系的推出时间,许宪春表示,将于2014年下半年提出初稿,并将于2014年底或2015年初形成最终文本。而采用新核算方法计算出来的GDP等重要指标数据,以及这些指标修订后的历史数据,将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按程序对外发布。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19/02001735989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樱花再开


    私企带动民富就是扯淡..........绝大多数情况下老板富了员工跟着富了没?你老板发财了,你发财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落飞


    这个要大大的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巴山楚仁


    赞同的不能再赞同了,国企和私企各有各的好处!其实国企除了企业盈利的属性以外,还承担有更多的社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5: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楚仁


    敢为人先的先与没有先例的先,是不是一个先?
sy55 发表于 2015-8-13 14:18


没有先例?连国内都有了还没有先例?

从哲学上说,没有先例,才更应该敢为人先。这是对立统一,老毛用的最多也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城市最终收入为财政可支配收入,无论外界怎样偷换概念吹嘘,都要最终归结到一个城市最终收入为财政可支配收入这个终点上。对那些挖空心思,用尽穷办法误导大群众视听城市不要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16: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Archerone


    东北的腐败官僚和计划生育造成的严重老龄化以及人才流失是早造成东北经济下滑的三大元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0 16:18 , Processed in 0.05460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