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2-4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腾迅的强大会否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绊脚石?
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的创新发展史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叫IBM的企业,他山寨或者抄袭了苹果的创意,将苹果打败,垄断了整个PC行业。所有人都指责IBM的无耻。
IBM的技术要比苹果落后,但是他通过垂直开放的商业模式,将不同的零件外包给不同的零部件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低价打败了苹果。他只抓住自认为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环节-----垂直整合的价值。你说他有错吗?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所奉行的都是这套商业模式,今日之三星,之所以能打败苹果,同样遵循的是这套商业模式。
在这套商业规则下,只要获得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谁都可以参与竞争。于是,渠道成为竞争焦点,谁掌握了更大的渠道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成本获取利润。康柏,惠普,戴尔这些新生力量,通过更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更扁平化的组织管理能力,一步步蚕食了IBM的市场份额。在这里,惠普和戴尔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联想和小米的影子。不要跟我说小米是互联网企业,他只不过学习了戴尔的渠道颠覆能力而已。
另一方面,两个曾经弱小的IBM外包供应商,芯片企业英特尔和软件平台企业微软得益于IBM的业务喂食,逐步崛起了。IBM为什么不阻止英特尔和微软的崛起呢?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如果他把这两块业务都拽在自己手里,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搞研发,跟另一个苹果何异?又如何能打败苹果?这是一个悖论。
更何况,在那时候,IBM并不认为这两个业务的商业价值大于垂直整合的价值。IBM曾经统治了1980年代的PC市场整整十年,所有人都诅咒他快点死去。即使强大如IBM也未能扼杀美国PC行业地创新步伐。
微软和英特尔仰仗着IBM的幸运垂青长大了,他们再一次垄断了PC行业的利润。微软尤其是个恶魔,他抄袭了苹果的操作系统创意,他捆绑销售IE把创新明星网景活活扼杀,他投入无底洞般的金钱养着MSN门户网站和BING搜索引擎,试图把雅虎和谷歌拖垮。
再一次,所有人都诅咒万恶的微软帝国,控诉他扼杀了美国的创新精神。直至今日,微软仍然垄断着操作系统,英特尔仍然垄断着PC芯片,但是他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新生的力量在滋长,让他们无奈的远离了舞台中央。
技术每一天都在不停进步,新的技术孕育了新的市场。于是谷歌诞生了,于是高通诞生了。在某些技术领域,技术壁垒太低,护城河太浅,你被微软打败了,那是你的技术不到家。愿赌服输,市场不相信眼泪,又怎能怪罪别人?
真正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技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强大如微软和英特尔,一样鞭长莫及。今日之谷歌,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垄断者,facebook不是照样在他的眼皮低下高速成长?谷歌同样依赖自己的流量优势灌输给google+,又能否把facebook一口吃掉?
回归中国互联网行业。
投资过美股的朋友,一定对今年的三家中国互联网企业印象深刻:奇虎,唯品会,YY欢聚时代。一年之间,这三家企业的市值分别成长了4-10倍。为什么股价能如此翻天覆地?因为他们的营收增长每年同比翻番的增长啊!他们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步步的成长为新时代的巨头啊!
奇虎通过免费杀毒模式,聚拢了海量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曲线蚕食百度的市场份额。看到了吗,奇虎360手机助手单挑匹马杀入互联网江湖,百度腾讯小米金山联想CCTV联手围剿,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结局如何?围剿一次,360的用户量暴增一次!
唯品会,一家广州的服饰电商企业,1年前估计还没几个朋友听说过,市值只有4亿美元,在阿里巴巴垄断电商生态,尤其是女性服饰电商江湖的情况下,唯品会穿过腥风血雨的独木桥,踩着同行倒下得尸体,如火箭般奇迹崛起了。如今市值40亿美元,超过老牌门户搜狐,流量超过大名鼎鼎的凡客成品。他的武器,正是颠覆式的商业模式,细致入微的用户体验,强大如阿里巴巴也无法阻拦。
YY欢聚时代,另一家来自广州的互联网企业。YY视频在线娱乐,视频版的社交网络,硬是在QQ帝国的眼皮底下潜滋暗长。QQ如何不想把他摁死,可是YY就是这么调皮,我不敢保证未来,起码目前为止,他仍然活力十足,三五年后,说不定一个视频社交娱乐帝国就要崛起了呢,未来的事,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一句话,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腾讯奈何不了你!腾讯能把你轻易收拾,只怪你技术不到家。
再看看深圳的创新土壤。
深圳的土地上,每过十年就会诞生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当然每一代都能看到他们转型和成长的倔强生命力。
康佳1980、TCL1981、中兴1985、华为1987、创维1988、
1980年代的创业者们,几乎诞生于蛮荒年代,中国的科技产业几乎为零。正是彩电三雄的壮大,为后来者打下了电子工业的产业生态根基。
如今瞩目的华为,在1990年代中期仍然不过是一家不起眼的渠道经销商而已。在2000年代初期,仍然没有几个业外人士知道。
酷派1993、比亚迪1995
1990年代的创业者们开始在电子工业生态链上寻找机会点,PC板卡,神舟电脑,无绳电话、DVD,MP3,复读机,山寨机,山寨平板,最终落脚在智能手机上,引发产业生态的大爆发。
从1990年代初的成长,到如今强大的产业制造集群能力,全球无出其右。
这个年代的成功创业者似乎不多,原因主要是深圳的电子工业仍处于模仿、积累阶段,但产业变化的气候实在过于频繁,每过三五年就换一种玩法,先前积累的资本很快又赔进去。
比亚迪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奇葩。有了一点积蓄后,以大无畏的冒险精神,杀进一个完全陌生的需要海量资金的,强者云集的汽车行业,甚至幻想着凭一己之力颠覆这个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这是怎样的理想主义精神!有这份勇气的创业者,在中国绝对屈指可数。
欧菲光2001、华星光电2009、腾讯1998、迅雷2003、快播2006
最近十年,手机制造业开枝散叶,在触摸屏、液晶屏、LED、电池、精密制造、激光3D打印、芯片设计等各个零部件领域,纷纷成长起来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优秀企业。在这强大的产业生态支持下,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硬件创新潮流里的风暴眼。
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和三星控制了产业链的制高点,深圳不过是个跟随者。但在硬件创新的大潮中,在智能穿戴技术、智能汽车风起云涌的时代,我认为深圳的产业竞争力有机会与美国同行一较高下。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腾讯也已经站在了历史一跃的关键时刻。
只要创新的沃土仍在,我们没有理由对深圳的未来失去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