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池

观鸟勿须去东滩 陆家嘴成候鸟集中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3: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uepeace 于 2015-1-18 14:09 编辑
游隼-----真漂亮
天池 发表于 2015-1-17 15:49

游隼在上海比较罕见,较多见的越冬猛禽还是鹗。
江河湖泊沼泽湿地或者人工水库、只要鱼类资源丰富没准就有它们的身影(宝钢水库那边好像就有),鹗同海雕一样都是捕鱼高手,精彩绝伦的捕食过程不知谋杀了多少菲林 。
祈盼有朝一日,鹗也能出现在黄浦江上。。。{:5_117:}

南汇的鹗



崇明东滩的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4: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NYC的红尾鹰,记得十年前新闻报导,一对红尾鹰在第五大道高楼上的巢穴引起了纽约全市的关注。。。羡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uepeace 于 2015-3-16 16:28 编辑
游隼-----真漂亮
天池 发表于 2015-1-17 15:49

实在没想到啊,游隼早就在市中心出没了{:5_122:}

四个月前的一则旧闻:
猛禽出没于申城中心
【字体:大 中 小】
  11月4日,著名新浪微博账号“脊梁in上海”发布了一则微博,有关于1只在上海东方海外大厦22楼窗外的游隼(Falco peregrinus),这只亚成年的游隼被观察了1个多小时,期间在食用1只其捕获到的家鸽。
  游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上海地区属于冬候鸟,目前正是其从北方南迁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季节。游隼属于中型猛禽,以猎取鸟类为食。
近年来的鸟类观察记录显示,每年冬天都会在申城中心的水泥森林中发现一些诸如普通鵟、游隼、红隼之类的中、小型猛禽,它们会盘踞在楼宇之间,伺机捕猎。如果没有过分的人为干扰,并且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它们将在选定的区域度过完整的一个冬天。(照片 by @Kingsley只中意SaSa)

猛禽都是国家二级及二级以上保护动物,属于食物链的顶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优良程度的指示物种,值得加强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中心鸽子蛮多的(除了家养的,还有本地留鸟珠颈斑鸠),不晓得这只游隼吃的是不是人广的广场鸽

东方海外大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uepeace 于 2015-3-16 13:47 编辑

喜鹊衔枝备繁殖
【字体:大 中 小】
  2月2日,观鸟爱好者在9号线漕河泾地铁站附近观察到2只喜鹊(Pica pica)有筑巢行为
  喜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留鸟,在上海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近年来,喜鹊逐渐被发现在中心城区栖息,这些区域大多种有可供喜鹊筑巢的高大乔木,且食物丰富。  
  在上海,喜鹊每年二月底三月初开始有筑巢行为,今年的暖冬可能是其提早筑巢的原因。


浦江银鸥数量减半 迷鸟灰翅鸥仍在
发布时间:2015-03-12       浏览次数:277次       【字体:大 中 小】

3月11日,观鸟爱好者陈学军对黄浦江陆家嘴段的银鸥进行了调查,记录到300余只银鸥,包括蒙古银鸥、织女银鸥和灰林银鸥,总体数量较3月初减少约30%。
目前正处于冬候鸟北返季节,大部分成年银鸥已开始北迁,亚成体紧随其后。银鸥群中,蒙古银鸥和织女银鸥较灰林银鸥更早北迁,因此后者的数量比例逐渐增高。
今年发现的上海新记录灰翅鸥以及较少见的灰背鸥目前仍然逗留在陆家嘴江面两岸。




越冬鸟意欲北迁,春候鸟渐至
【字体:大 中 小】
 
  3月以来,上海沿海各处湿地的水鸟逐步开始集群,意欲北迁。本月的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显示,雁鸭类的数量较2月有明显下降,北湖、横沙岛、东滩修复区等处的雁鸭类数量较2月下降2/3;鸻鹬类在崇明北滩的数量达到近年来的极值,约有1.9万只黑腹滨鹬集群于北八滧地区,预期这群在上海越冬的黑腹滨鹬不久将北返。
  而部分春候鸟已抵达上海,3月初,有观鸟爱好者在大宁灵石公园发现一对白眉鸭栖息于中央池塘中。白眉鸭在上海属于旅鸟,通常在3月中旬后才能见到过境的个体。由于今年冬季偏暖,预计今春候鸟的先锋将较往年略早抵达上海,3月下旬开始,东方鸻、大滨鹬等春迁候鸟也将如期而至。



横沙岛区域今冬成为雁鸭类越冬主要栖息地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2014年11月以来的上海市同步水鸟调查数据来看,横沙岛是本年度冬季雁鸭类栖息最为集中的区域。
  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全市水鸟调查共记录到雁鸭类5万余只次,其中横沙岛记录到近1.9万只次,占全市的1/3,主要为河鸭类。其他雁鸭类相对集中的区域主要在南汇东滩。  
  横沙岛今年冬季之所以聚集如此众多的雁鸭类越冬,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横沙岛促淤区的水域面积较大,视野开阔,越冬雁鸭类聚群于水域中央,较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2、本年度冬季在此水域内没有开展水产养殖作业,而在外围大堤入口处把守的武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进出,降低干扰
3、促淤区水域内水草丰茂,为各种雁鸭类提供足够的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16: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两年多前就有猛禽的相关报道了,只可惜市区居民目击猛禽的机会还太少。。。

猛禽竞逐申城闹市上空
【字体:大 中 小】
       12月19日,上海野保站工作人员在地处卢湾区的闹市楼群上空发现2只猛禽互相竞逐。经辨认,这两只猛禽分别是游隼(Falco peregrinus)和普通鵟(Buteo buteo),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上海地区属于冬候鸟。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闹市区中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非常缺乏,但还是有部分动物,特别是鸟类,会选择生活在城市的绿地和公园中。而对于游隼和普通鵟这类猛禽来说,它们除了都需要开阔的环境以便于搜寻猎物,还需要生境中具有一定数量的停歇栖位。高层的楼房在城市中无疑是一处绝佳的瞭望台,城市绿地中的野生鸟类和人居环境的老鼠都是它们过活冬日的口粮。此外,由于比邻黄浦江,江面上的鸥类甚至野鸭有时候也会成为城市猛禽的猎物。
        游隼和普通鵟彼此的觅食生态位稍有差别,前者嗜于捕捉快速飞行的鸟类为食物,后者则更偏好捕食行动略为缓慢的鼠类。申城闹市同时出现两种食物链顶层的掠食动物,说明其在此地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停歇环境,这是决定其能够在人工环境下良好生存的关键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2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甚好,还有教学的功能,顶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7:50 , Processed in 0.03383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