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pedia

[坛友互动] 【好消息】2015年第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河北专辑——四处流浪的省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7 15: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吆吆哥哥 于 2015-1-7 16:00 编辑

回复 54# huohua222


    所以要实行民主,实行多党制,多党联合民主政府,多党选民选举领导人。毛的造反理论以及其他的理论给保定乃至全国很多城市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必须清算他的一切罪行。中央集权制的时代必须结束了。否则某些党,某些集团永远不把保定人民当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6: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spedia


    写的这些都没有用。唯有民主宪政之路,才是坦途的大道。否则只会越走越窄,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6: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吆吆哥哥


    真恶心。怎么高楼迷里也有美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6: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spedia

白洋淀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9: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单为“河北专辑”写的第二篇文章放出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19: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谈政治那几位朋友建议去其他论坛讨论!!!这里不具备此类土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8 1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流断流和发展钢铁水泥关系不大,在钢铁水泥没有大发展前20年已经断流了,主要是上游修了太多的水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8 1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谈政治的请换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8 1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北水漏斗是人祸,这是早有定论的。保定一亩泉就是活活被抽干的,再看看建一座高楼要白白抽出多少地下水?

====

据一亩泉村的村委会主任杨志强回忆,原来他家门口就是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虾一览无余,但现在河没了,连地下水都少得可怜。为了发展保定工业,自1956年保定在一亩泉打了第一口井,超采地下水的现象就开始了,开始的时候是每隔100米打口机井,后来就变成了每隔50米打一口井。现在村子下面已经成了一个大漏斗,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地面塌陷的现象。

  吴梦哲说:“在几十年前,一亩泉刚刚开发时,在那片区域有38眼机井,分为4个区。仅仅一昼夜就从地下抽出20多万吨水,解决了保定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一亩泉的水源给保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正是因为过分开采后的采补不平衡,导致一亩泉水量急剧减少,最后走向枯竭。”他感慨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8 2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在秀英文?还是乱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14: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w_howard
这个杨主任还没出生时一亩泉就不冒水了,他们村哪出现地面塌陷了?事实上,一亩泉采水区只是个统称,主采水区根本没在一亩泉村,而是在南面8里地的夏庄村,也就是历史上“鸡矩泉”的泉址附近,自使用西大洋地表水之后,该区域采水量大幅下降了,近年几乎停采,水位连续上升。该区域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恰恰是以一亩泉村为代表大量种植果树,需水量极大,果树用水可能已经远远超过居民用水的采水量了。这位杨主任心里肯定明白,故意这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14: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汉人世侯


    原来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单为“河北专辑”写的第三篇文章又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12: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籍意识要有一个核心,除了文章中说的历史原因。还在于现在的省会是新城市,没有历史和文化积淀。市区内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文建筑,也没有好大学。文化凝聚力差。我们同事都说,省会最大的特点是他没特点。省会缺乏特色和文化魅力,也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个省更加没有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14: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aguero


    这不是石家庄的错,也不是38军或者“陈伯达”的错,只能说这是时代变革遗留下的伤疤。石家庄就算不是省会发展到也是个工业城市,可能发展的不如现在起码也是个较宜居的城市,同理保定如果是省会政治意味浓厚的地方可能就不会涌现长城汽车,英利这些傲立于行业之巅的龙头企业。你让一个城市半个世纪酝酿出“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能的,河北不是河南,抛开文革的因素,河南的政治斗争或者从政的热情程度远没有河北人这么“高亢”,加之周边没有直接接壤的直辖市或者副省级城市,更不会让河南人对“省会在哪”像河北人这么芥蒂。“省会情节”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是咱们保定人独有的,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你可以问问承德人,张家口人(唐秦富庶地区,不管省会在哪人家都闷头挣大钱)大部分人一辈子没去过石保乃至冀中南,可有几个没去过京津的。只要是环京津城市,对保定的认知就是“老省会”,然后就是现在发展的不好。对石家庄的认知就是“捡来的省会”,然后“发展的也不好,但毕竟全省的资源养着,总比我强”。这不仅是石保的悲哀,更是河北(从省会迁出的一刻就没有直隶了)的悲哀。
     同时,这次京津冀一体化是契机,如果能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将河北纳入京津的版图,才是破局的唯一希望。就算石变成直辖市了,在省内影响依然非常低,反向推倒,影响这么低成为直辖市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保定同理,基础薄弱,即使行政区划变动一时也难当大任,唯有北京扛起大旗,才能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8:42 , Processed in 0.04029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