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31 15: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haonan1994 于 2014-10-31 16:01 编辑
府城驿府城驿即今日的新城铺,在正定城北四十里,沿进京大道,是进京的驿站。公元前七七零年,鲜虞国曾定都这里,名新市。明至清末因当时设有邮局,来往传达信件或向皇上上奏军情、战报、灾情、瘟疫等奏折,只有通过折子马传递,沿途设驿站,喂有备用马匹和送折人员。跪折人跨下马身背公文,背插黄旗。三面黄旗为国家紧急奏折,马快如飞,踏伤人不赔偿,一路无阻,铃声不断。当驿站听到辔铃之声立即备好马匹牵至驿站门前,跑折人换乘坐骑打马飞奔京城而去。歇马不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逐渐有了客栈,商铺。经商的、种田的,人越聚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今天正定第一大集镇。
[
龙王堂位于西北街,龙王堂路 北,堂内有龙井一眼,据说祈雨有应。农历六月二十三庙会。堂内有一尊龙王爷的藤像,求雨时,官员带头叩拜。在烈日下抬着龙王藤像游街,求雨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喷水筒,临街人家门前摆上水盆或水缸,求雨者高喊“龙王爷下雨吧”,人们不断向天空洒水,游行结束后,将龙王藤像放置龙王堂前,吹吹打打、焚香上供,答谢龙王降雨之恩。天旱求雨之场面十分壮观。
关帝庙正定关帝庙之多很难说清楚,主要有阳和楼南面关帝庙,西北街关帝庙,西南街关帝庙等,另外各衙署均有关帝庙,祭祀三国蜀汉忠义大将关羽关云长。顺治元年(一六四四年),定制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祭关帝之神。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年)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敕关帝三代公爵,其祖封为“光昭公”,祖父封为“裕昌公”,父亲封为“成忠公”,并制作神牌供奉于副殿,除五月三十日祭祀外,春秋仲月(即二月八日)也要祭祀。
火神庙火神庙在正定南门外东侧,周汉河南岸,坐北向南,有道士驻守。传说当年修隆兴寺时由滹沱河水运来好多木材,堆积如山,为防止火灾保护平安,在南门外修建火神庙,每年四月二十八起庙,香火旺盛。
观音堂观音堂俗称奶奶庙,在大北门西边路北,供奉送子观音。民间缺儿少女的到奶奶庙封娃娃以求观音大慈大悲送儿女到人间,有如愿者得到孙男孙女者来到奶奶庙还愿。庙内有尼姑常住。每年四月初八起庙,封娃娃者还愿者络绎不绝。
小红庙位于镇州南街和街前路交叉口西北角。正名观音堂,建在两米以上的砖砌高台上,红墙漆柱、琉璃瓦脊、飞檐斗拱、雕花窗棂。高台四周为古朴典雅的石桃莲花栏杆。小红庙风格奇特,面北背南,拾阶而上,有庭院、香案、庙具官彩,四面开门,庭院内有一小口深井,庙内供奉观音菩萨彩塑全身,脚下莲花,膝前坐骑,身后为祥云幻境仙洞佛龛弟子罗汉。一九六八年后被人为拆毁。
玄真观唐天宝年间(七八四年)左右,镇州城内建玄真观,祭祀道教神话中国北方之神玄武真君。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祭祀由太常官用素膳素馐致祭。清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年)定制每到“万寿圣节”(当朝皇帝的生日),官员们要去祭祀真武之神,行一跪三叩首,地方官每到初一十五需到观内行香。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