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hy你的

[龙城轶事] 太重搬迁(华润开发)和漪汾街西延/用地性质已经转为住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3 12: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华润为什么要直接跟太重谈?

如果不拿卖地的钱,建设新厂区,或者技改升级的资金从何而来?

太原现如今除了那些虽说是国家科技支撑,但产值却小的可怜的技术外。最大的资产不就是这块土地而已吗?

万柏林的GDP300多亿,太重的增加值能占到就1/20不错了。别说是华润这样的企业,就是完完全全都建成住宅,也不见得比现状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2: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韶山 发表于 2021-2-23 11:40
看自媒体上, 新厂区才有700亩,那还没现在的大呢。建个分厂还行,彻底搬迁真的是要整死太重。

再退一 ...

你说的这些企业可有百亿级的资金,真金白银的支持太重升级搬迁?

没有的话,太重搬迁的意义何在?或者说搬迁的可行性何在?

经济发展并不怕所谓的折腾。就怕没有流动性,没有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shicai 于 2021-2-23 14:08 编辑
Focus我的家 发表于 2021-2-23 12:42
最多等到 四月人口数据出炉 就知道分晓了。ZF要让市民有信心就得加快产业移入,现在把ZF机关南移,制造业 ...


现在的三给片区,比以前偏远郊区脏乱差的荒凉状态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未来中国的主题就是分化发展,小到一个城市内部也是如此。

太原北部发展缓慢,看看南部,榆次区统计人口六十多万,一个疫情集中检测了70多万人,一个靠山非核心市区比账面人口整整多出十万来。

小店区统计数据在80万左右,其实常住人口接近160万。

从整体看,太原近些年横向比和纵向比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发展都算快的,我看倒是你因不了解情况看空太原,不能理性思考,需要不断加强深入学习。


羡慕别人干啥,现在股市较热,难道不是买房并长期持有获利的好起点?几年之内这基本是绝对低点了吧。这么好的机会为啥不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4: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shicai 于 2021-2-23 14:57 编辑
东风韶山 发表于 2021-2-23 12:08
没有产业基础的房地产没法长久,刚出来的房价数据,太原依然跌跌不休。  退城入园这样的趋势,其实是值得 ...


工厂又没搬离本市,太重本来也是连续亏损多年半死不活的企业,为啥不趁此机会来个彻底革新。

如果同样是等死,换种死法也算潇洒,好歹折腾点动静出来,还能或多或少带动潇河产业园起步发展。

退城入园是趋势,超大都市的居民不可能都在自己家门口上班,市内远距离通勤将是常态。

另外,我身边有点头脑的,有点思考能力的,从去年的低点开始就不停的在太原买房,往远看,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5: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shicai 发表于 2021-2-23 14:03
工厂又没搬离本市,太重本来也是连续亏损多年半死不活的企业,为啥不趁此机会来个彻底革新。

如果同 ...

还是四月见分晓了,脏乱差当然改善了,毕竟ZF花钱了,但长远的收益就不一定了。另外三给片区好不好,房地产商能不知道,看看开发进度也能了解了。
太原不是比全国,我的愚见是比西安,比郑州,比呼和浩特,比石家庄,以前大家呆不到北京了回的是太原,现在有一部分是去了西安。以前太原比西安好多了。
我不太了解太重的具体情况,如果说资不抵债了,真的很差,那搬迁也无可厚非。
另外股市当然不是常青藤,但是高抛低吸,资产翻倍那可是实打实的,并不是无脑投资。
另外太原房真的很有问题了,如果不按照往年一年流入五万人,按照年增加就业八万人流入算,我算了光综改区宝能和三分之一的金碧天下的开发就能满足多年的住房需求。
如果非要买房,请买地铁线,好位置的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5: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shicai 于 2021-2-23 15:41 编辑
Focus我的家 发表于 2021-2-23 15:12
还是四月见分晓了,脏乱差当然改善了,毕竟ZF花钱了,但长远的收益就不一定了。另外三给片区好不好,房地 ...


我希望你几年后返回头看看当下自己的认知,的确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样。

三给片区最早的楼盘是四千多,以现在跌到底的价格也至少翻了倍,你说是进步还是退步?

你这个“以前太原比西安好多了”的结论,我翻阅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实在是不能同意。就算唐武则天时期,太原贵为北都,那也仅是相对于长安核心都城的“北京”而已。

你计算了综改区这些房子多到过剩,不知你的依据何在,但前提肯定是你自己比宝能集团、恒大集团、中海集团以及跑步入场的招商蛇口全集团的管理层、调研员、研判专家都聪明!佩服!

另外,我从来没说股市是无脑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shawnn 发表于 2021-2-23 12:46
请问华润为什么要直接跟太重谈?

如果不拿卖地的钱,建设新厂区,或者技改升级的资金从何而来?

你说的主要是从太重自身的角度看,逻辑是:太重不进行土地置换,他就没法扩大再生产,只有企业好,城市才会好。从企业个体角度看,暂时没错。 可是,同时就有个问题了,这块土地为什么值钱? 如何让他周边更值钱?  

不是因为太重压占了值钱的土地,需要换一种产业(房地产)来体现土地价值。   这片土地恰恰是因为以太重为代表的生产型企业多年经营而增值, 高附加值产业带动人口聚集,带动科教文卫聚集,带动地价。

然后,让周边土地不断增值的办法,同样是不断让实体产业扩展,起码对于太原来说是成立的。潇河新区的土地也依然要靠这样的方法增值。  当前,太重周边土地开发率并不高,往北摄乐,三给,往西边山地区。而太重搬迁的做法或许是涸泽而渔,最终导致土地贬值,太原房价下跌,也证明了这点。我担心,这样的做法,没等新区土地增值,整个城市土地已经贬值。

为何群众总抱怨太原工资低,物价高,就是因为如果以房地产引领人口聚集,人口之间只能进行相互服务创造产值, 这个循环体必然只能从外部进口高端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被循环体外部赚取,循环体本身又没有输出高附加产品或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8: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shicai 于 2021-2-23 18:25 编辑
东风韶山 发表于 2021-2-23 17:45
你说的主要是从太重自身的角度看,逻辑是:太重不进行土地置换,他就没法扩大再生产,只有企业好,城市才 ...


太原重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时候的状态是半死不活,拿全省的财政来维持它苟延残喘,你这结论是因果倒置。

本轮房价回调,除个别城市的核心地区外,是普遍下跌的,环京一代都如此,太原并非个例。

土地升值是由全社会发展共同带动的,不能简答归因于某一企业,尤其是像太原这类大都市,太原地价上涨和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正相关。对于太原来说制造业特别重要,但服务业同样重要,企业退城入园,原地开发大型商业综合体,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

当然,我非常认同的一点是,工业对于本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去年本市工业固投年度增加四成,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有的时候需要的是耐心,和我们个人买了优质股票一样,短期低估,城市经营业绩好未必今年就会升值,或许是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迎来爆发。全省在正确的道路上已经坚持了三年以上,将来大概率会迎来快速发展,让我们静静等待开花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8: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shicai 发表于 2021-2-23 15:28
我希望你几年后返回头看看当下自己的认知,的确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样。

三给片区最早的楼盘是四千多, ...

老哥,咱们和而不同的讨论,先说西安的问题,别说远了,从数字上说,西安的人均GDP从太原的60%到现在的103%就是追赶太原的一个过程,更别提在十几年前,总量上基本相同,另外从个人体验上,西安的治安在电子支付前非常差,去过的人丢手机钱包都是常事儿,工资物价也低于太原,在2010年左右。
再说你最后提到的关于 宝能和中海决策买地的流程,小弟还对此非常了解,从投资测算到地区董事长签字,到总部投资总部复核,不能说比他们懂,而是对其中的逻辑很了解。当然咱们素未谋面,也没法向你证明。简单来说,他们为什么在综改区拿地,当然不仅仅是看重的流入人口,也看重从太原北城流入的人口。毕竟未来太原发展的方向也在南部。举个例子,工业都搬到南面了,在厂里上班的人们买北面的房还是南面的,在政务大厅上班的人是在长风桥西买房还是在北面买房?
最后不歪题了,我表达的意见其实是,太原北城发展非常艰难,挪走工业对北城影响很大,太原的房子存量非常大,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二手房又多了三千挂牌。如果在北面买,那就买地铁线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8: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shicai 发表于 2021-2-23 18:16
太原重工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时候的状态是半死不活,拿全省的财政来维持它苟延残喘,你这结论是因果倒置 ...

刚看到你最后一条的帖子,在这个方面你说的很对,对太原也很有信心,也在积极的为太原发声,只不过觉着北部怕是要被遗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8: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韶山 发表于 2021-2-23 17:45
你说的主要是从太重自身的角度看,逻辑是:太重不进行土地置换,他就没法扩大再生产,只有企业好,城市才 ...

我站的角度肯定不是太重自身这个层次。固然从太重搬迁这个事件来看,对太重是利好。

但从城市经营角度,你却进入一个巨大误区,河西地区目前的产业已经完全跟不上社会发展,特别是太重等大厂区,占地大,产值低,周边有所发展是因为人口的集聚,而不是太重生产了一个运到卫星发射厂的架台,春晚上的旋转的舞台或者是在三峡大坝上组装起来的起重机。这些能直接带动太重周边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你的理解是工业布局要分散,要撒胡椒面儿,这恰恰被中国发达地区这几十年的经验所证伪,无论是昆山,还是中西部的合肥,长沙,成都,园区经济,集中工业用地,才是正途。

说白了太重搬迁是工业用地,向居住,商业用地的转化。并不是说居住,商业用地就不产生价值,产业也不是只有种麦子,烧钢水两种。

从整个太原的角度看,潇河种麦子的农用地直接变身集约化大工业用地,是产值的飞越。太重的旧厂区,从容积率1.0,升级为3.0的居商用地,是城市经营的升级。

===========================================
中国目前的官员选拔机制已相当成熟,越高级别的官员,高素质,高能力的比例越大。太原某区里,北大博士后的副职也是有的。不要总以为自己就比决策者高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shicai 于 2021-2-23 19:10 编辑
Focus我的家 发表于 2021-2-23 18:44
老哥,咱们和而不同的讨论,先说西安的问题,别说远了,从数字上说,西安的人均GDP从太原的60%到现在的10 ...


和而不同,同意。

请教一个问题,宝能等大开发商进入汾东拿地开发,他们预测购买人群参照的是不是统计局的数据?如果5月公布七普数据,总人口大幅提升,他们会采取什么相应对策?

请注意工厂并非都“搬”到了南部,现在也就是太重要动,别的老厂搬迁扩建大多搬到了阳曲工业园区,比如晋西、刚玉等。

南部工厂建设大多属于增量配置,而非存量搬迁。进入新千年以后北城发展从来都没快过,老觉得北城配套好的群众简直蜜汁自信。

另外我自己明年也会从我家居住五代以上的府城内搬家到龙城大街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19:0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重和太钢这种国企要不是国家在硬撑要不然就要不行了,国家为了稳定制造业,效益再不好也不会让你倒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2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钢太重都该搬,一大批货运铁路拆了,既能让原来城区活起来又能带动郊区发展,别再说太钢污染不要紧了,傍晚排黑烟太可怕了,然后一堆黑灰就落下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23 20:2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alavidalc 于 2021-2-23 20:35 编辑
Focus我的家 发表于 2021-2-23 18:44
老哥,咱们和而不同的讨论,先说西安的问题,别说远了,从数字上说,西安的人均GDP从太原的60%到现在的10 ...


西安00年初经济确实不如太原,太原那时候正在煤炭最后的黄金期,西安那时候除了国家布局的军工,基本上啥也没有,而从08年后就出现了巨大的分野,西安最近十几年交通区位地位历史级提升,在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相反太原最近十几年高铁建设落后,在国家战略格局中被彻底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原有高教,科研,医疗优势被充分释放,何况西安的国家战略定位从一带一路战略后也远高于太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3:21 , Processed in 0.05243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