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engyi

[石门影像] 振头古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7 09: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餐厅弄得挺好,希望再好好规划一下牌楼周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头村原名“镇头”,在省会可以说是闻名遐迩,村史可以追溯到隋朝,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了。史载:隋开皇六(586)年,迁石邑万夏村(今天振头村北),形成石邑新城。南关镇依太平河建码头,客货云集,形成村镇,取名镇头。史称“一邑之雄镇”。
      辛亥革命后改“镇头”为“振头”,意为“振兴中华”,又可避免“”镇头镇“的镇字重复使用。据《获鹿县志》记载”镇头为镇头社,辖二十四个自然村(含今休门地名上读qiu men),镇头社还建有“义仓”,每月还要定期开仓“济贫”。
      振头的关帝庙始建于宋代,原名“三义祠”,亦称“崇宁真君庙”。清顺治十五年(1658)改为“关圣帝庙”,人们俗称“关帝庙”。是一座座北朝南的殿阁式庙宇。庙门外有一座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的木牌坊。关帝庙分为大门,帝君阁,结义殿,东西配殿和殿后一棵千年古槐。经国家林业部门勘察,认定为唐末宋初所植,是省会现有最古老的古树。
      关帝庙旁住的一户夫家姓董的老太太(已过世)讲:振头关帝庙每年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的庙会上最重要的庙事活动就是“送关帝云游四海”。庙会前,事先请工匠们扎好船舶和四匹骏马。有关帝的红马,张飞的黑马,刘备和赵云各一匹白马。船和马都做的大小和真的一样,摆在大殿前。庙会期间,有专人负责喂草料和饮水,相待侯真马一样还要给每匹马梳理鬃毛。庙会最后一天,举行隆重庄严的送行仪式。最前面的是彩旗仪仗,敲得震天响的大锣开道,紧随其后的是四位神仙骑的骏马,马队后面是两名船夫打扮得水手,抬着一个大铁壶,往道上洒水,表示河流。四个盛装的年轻女子划动彩船,最后是一队唱经打扇鼓的秧歌队,浩浩荡荡的从关帝庙经过木牌坊,直到南边的太平桥(已毁)上烧掉马匹,点上船上的草料和盘缠。整个过程庄重而壮观。看热闹的群众挤的水泄不通,许多围观的群众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表,草料抛向船内,并祈福祝愿。
     等船马烧尽,庙会就散了。关帝四兄弟也就云游四海,普渡众生去了。
     如遇灾年,庙会期间还要开仓放粮,把庙产地里丰年存的粮食发放给穷人。三里五乡的穷人都拿着口袋在庙门前排起长队领粮。施粮的一边把五谷杂粮用升子倒进穷人的口袋里,一边说:“关帝放的是圣粮,是种粮,一粒变十粒,十粒变百粒,愿你变得勤快,来年丰衣足食。
     关帝庙为了弘扬祖国道教文化,自1993年由河北省道教协会直接管理,省道教协会会长兼任本庙主持。经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批准,现在已经恢复了每年两次的传统庙会,今年石家庄市民就可以不出市区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传统庙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03:59 , Processed in 0.03237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