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7 18: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告诉你郑州商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商城而不能叫商都。这个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有定论。即便现在郑州把郑州商城遗址的碑文全改成郑州商代遗址,也还是没有改成郑州商都遗址。其实这是严谨的。
而洛阳偃师二里头出土有陶文---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足以说明二里头文明早于商,属于夏朝,至少是商早期。但考虑到文字的传承性,再加上当时夏民和商民地域的隔阂至少几百年,因此应数夏朝文字无疑。
二里头出土的陶文
以下因为没有文字记载,都是推理。但如果推理成立,也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足以不能肯定某些地方成为都城。
夏朝发迹于黄河中游的山西、河南一带,尤以河南的偃师。登封一带为中心活动区域。商人的始祖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夏末夏桀残暴,民不聊生,而商早期却发展迅速,逐渐沿黄河西进,并攻占了夏都城(今偃师二里头),夏亡。商人在附近建立都城---偃师商城。延续数代。
周人发迹于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实力壮大以后,出关中平原,逐渐沿黄河东进,在此过程中,不断和商人因为地盘发生摩擦,最终攻占了商偃师都城,周人东进,商人东撤,商人又把都城定到了商丘。但在商人东撤到今郑州商城遗址时,发现再向东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于是把主要兵力部署在今郑州商城遗址一带,并筑城防守,派商王族大将镇守(世袭),以阻止周人继续东进。而商王则退守都城商丘,历数代。在此期间,郑州城守将确实顶住了周人东进的压力(当时的周的势力还并不大),可是经常以此为由要挟商中央政府,开始,商王馈赠一些王室用品,后来壮丁、美女、粮食也无济于事,中央政府已经调不动守军了,王室感到了压力,于是迁都于殷,即现在的安阳,并把全国号称百万的主要兵力囤积于新乡的牧野,以防不测。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提防来自南方郑州的威胁。
郑州商城由于得不到中央政府的接济,再加上将领昏庸腐败,不多久就没落了,后被周人占领。再后来,周武王八百诸侯会孟津(今洛阳孟津),武王伐纣,商亡。所以,郑州商城有可能就是商王朝最大的屯兵城。
这也是推理,不能因为城大就是都城,现在还有很多国家的首都不是最大的,或者还是一个小城。而二里头虽小一点,但具备一切都城的功能。特别是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皇城体制都能在二里头找到答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