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中南地区

[数据时讯] 【警惕】城建项目时序可能导致地铁客流不足影响新线审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12
郑州没有一条高架路是和已通车地铁线路相近或者重合的。
没有这些快速路,那些开车上下班的人照样还是 ...

利用时间差做大做强地铁客流,再修王城大道快速路也不迟。

没有快速路,道路能容纳多少辆车?能刺激多少人新买车?

能让多少人坐地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18
一来郑州地铁只通车两条,密度太低,
二来郑州太堵,公交都是龟速。
所以现在地铁基本上是只有那些能 ...

你说的恰恰是西安的优势。

一来西安地铁只通车两条的时候,密度很低,客流就上了150万。
二来西安很堵,公交都是龟速,地铁客流才这么高。

所以西安地铁客流很高,要加紧后续线路建设。

而且西安连跟地铁竞争的公交线路都没撤销,可搜索一下西安400路、600路和地铁重合的比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7: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地区 发表于 2017-10-6 17:19
利用时间差做大做强地铁客流,再修王城大道快速路也不迟。

没有快速路,道路能容纳多少辆车?能刺激多 ...

你怕汽车走市区的方法,是让市区一直拥堵,让环线畅通,这样他们就不进市区了?人家的目的地是市中心,比如王城公园,你就算环线快速化做的再好都白搭啊。
我感觉吸引开车的人坐地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地铁线路两端建设大型停车场。这样一个停车场至少可以吸引两三公里的大圈里的人坐地铁出行。还可以使市外入市办事的人转乘地铁,这要比你说的减缓市区快速化的方法好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7:34 编辑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28
你怕汽车走市区的方法,是让市区一直拥堵,让环线畅通,这样他们就不进市区了?人家的目的地是市中心,比 ...


第一,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南京把沪宁高速连接线修到了市区接上快速路,结果是常年堵点。

第二,你说的并不新鲜,就是停车换乘即“P+R”,但是问题是,因为进城拥堵或者收拥堵费才停车换乘。如果能很方便地开车直插市区,那么这个P+R就是鸡肋。

像客运东站那种地方是很适合做“P+R”的,还有就是经三路或者王城大道地铁站。

请问,想让私家车主在经三路或者王城大道地铁站停车换乘地铁进城有什么理由?

难道在王城大道快速路入口建一个收费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7:50 编辑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28
你怕汽车走市区的方法,是让市区一直拥堵,让环线畅通,这样他们就不进市区了?人家的目的地是市中心,比 ...


而且我一直强调不是不修王城大道快速路,而是合理安排建设时序。

东环路还没通车,东西环快速化后的潜力也很大。

短期内把客流留给地铁,在王城大道快速路开建的时候,可以以更高的标准更先进的技术来搞。

现在的问题就是,一旦现在就修的话,3年之内必堵车是小事情,地铁客流上不来是大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7:52 编辑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28
你怕汽车走市区的方法,是让市区一直拥堵,让环线畅通,这样他们就不进市区了?人家的目的地是市中心,比 ...




看看目前的国家中心城市里,郑州地铁客流是垫底的。。。


看看郑州第三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什么时候批下来吧,再看看国家砍掉多少,基本上就能看出来国家对郑州的态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7: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地区 发表于 2017-10-6 17:33
第一,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南京把沪宁高速连接线修到了市区接上快速路,结果是常年堵点。

第二,你 ...

你的意思是,那些地铁流量高的城市,坐地铁的那些人有很大比例是因为开车不方便所以才坐地铁的?
我感觉不是,是他们的地铁真的能覆盖到那么大人流。
郑州的地铁流量低显然不是快速路分流引起的,而是郑州现有地铁覆盖的人流量本身就没他们的大。

郑州的地铁线路设计,我感觉一定程度上和公务人员的自私有关,1号线基本上是走的90年代的中心线,那时候市区人口还是以体制内人口为主,1号线优先覆盖了这些人口。同理2号线走花园路,主要覆盖原省级单位人口,5号线走桐柏路、黄河路,也基本上是覆盖了体制内人口。但实际看看,1号线和2号线穿过的,都不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而且如前面兄弟所说,郑州拆城中村导致底层流动人口流失,也大大减少了公共交通人流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28
你怕汽车走市区的方法,是让市区一直拥堵,让环线畅通,这样他们就不进市区了?人家的目的地是市中心,比 ...

某头市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吧,国家要收紧地铁建设,最有可能的是提高考核指标。

2015年某头获批前,发改委加强轨交建设管理的文件里就提出了客流考核指标。

这次某头事件之后,说明之前的指标还是偏低,可能还会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7: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7:54
你的意思是,那些地铁流量高的城市,坐地铁的那些人有很大比例是因为开车不方便所以才坐地铁的?
我感觉 ...

或者让你来估计一下:

如果洛阳2号线先于王城大道通车,2号线第一年的日均客流是多少?

如果洛阳2号线后于王城大道通车,2号线第一年的日均客流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就是不修快速路,让市内堵成一锅粥,然后地铁客流就保证了,我看不如把地铁线路上的公交全部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8:18 编辑
kingfire1978 发表于 2017-10-6 18:09
意思就是不修快速路,让市内堵成一锅粥,然后地铁客流就保证了,我看不如把地铁线路上的公交全部取消?


反复强调不是不让修,是协调好建设时序。

洛阳公交客流总共就60万,两条地铁客流涉及到的10万都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8: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地区 发表于 2017-10-6 17:58
或者让你来估计一下:

如果洛阳2号线先于王城大道通车,2号线第一年的日均客流是多少?

人流量我不是专业的不好推断,不过我以自己的出行需求来感受一下。
我住奥体花城,我开车到高铁龙门站15分钟,开车到新都会和洛阳站大概30分钟,在我出行的时间点上这些线路都不堵,但我现在非常盼望2号线,因为我不想开车去这些地方,我不感觉进出站安检之类的多麻烦,而是感觉开车停车更麻烦。

为什么地铁房能更值钱,说明对大多数人来说,地铁是最优的出行选择,有地铁的情况下,没人会感觉开车出门更方便,哪怕是有快速路也和地铁比不了。

地铁成为第一选择,前提是他能成为一个选择,坐地铁到不了或者转车太麻烦的话,就算没快速路我也会开车出去,王城大道快速路和地铁2号线的重合度有限,冲突并不大。如果地铁2号线通车,我去火车站和新都会肯定是地铁去,但如果去洛北王城大道沿线,我还是会开车去,没快速路我也会开车,堵点就堵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8: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8:31 编辑
怒独僧 发表于 2017-10-6 18:21
人流量我不是专业的不好推断,不过我以自己的出行需求来感受一下。
我住奥体花城,我开车到高铁龙门站15 ...


这就能看出来了,像2号线地铁站1km半径覆盖范围之内的区域,跟王城大道快速路覆盖范围是有大量重合的。王城大道快速路和2号线平均相距也就是1km左右,大量人口选择地铁和快速路都有可能。

这个时候,你住奥体花城离地铁站步行距离很近有先天优势,还算比较好的。但如果是你对面的河洛文化村、中和花园、双溪部落这些离地铁站稍远一点,如果快速路优势远远大于地铁的话,那不管是开通初期还是中期,他们选择地铁的可能性都不大。

但是如果前期只有地铁的话,一部分人会选择地铁,哪怕走的稍微远一点,因为还有共享单车。等到未来王城大道快速路通车,一部分会选择开车。这时候地铁客流慢慢也培育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6 18:3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为建地铁而建地铁,为的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8: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南地区 于 2017-10-6 18:39 编辑
踏青 发表于 2017-10-6 18:33
我们不为建地铁而建地铁,为的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正解!!!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鼓励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

引自帝都最新总规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总需求管理入手,控制地面车辆的数量,而不是一味增加道路供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0:51 , Processed in 0.04573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