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qhyqhy

[江城资讯] 2015年4月27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8 1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上海交税的也够了。。上交所每年印花税不是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ltgeist 于 2016-4-28 13:26 编辑
验证 发表于 2016-4-28 12:57
我没有兴趣和你辱骂城市
你忙


我刚从广州回来 下半年会去广州工作一年

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平头百姓,碰到的人里面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过广深携手,或类似的说法

双15的吸血政策会持续到2020年,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延续到2025年

从来不交税给广东的城市,还要广东出钱支援大型基建项目,还把最大的几个本土企业吸到自己的地盘来

哪一天宜昌要这么搞武汉,有几个武汉人会爽?!

说事情想事情不要太天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验证 于 2016-4-28 13:17 编辑
weltgeist 发表于 2016-4-28 13:04
我刚从广州回来 下半年会去广州工作一年

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平头百姓,碰到的人里面没有听到一个人 ...


我在广州生活了5年,拥有5年的广州户口。应该不会比你的经历少。
记住,愿望和实际是两码事

深圳和广东省本来就是貌合神离,深圳和广州的竞争也是暗流涌动
但,竞争归竞争,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零和  这你要记住
武大和华科多年竞争  互不相让   但他们竞争的结果是  这两个学校的实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 他们成了几乎公认的这5年来发展最迅速的2个学校
三一和中联的竞争到了撕破脸不要脸的恶性地步,但如果没有对方,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现在的规模和地位

有时候,对抗的意愿会带来竞争,而竞争往往不是坏事,它往往是双方双赢的基础
现在广州和深圳在官方和民间都是暗流涌动竞争激烈甚至有点对抗的意味,而恰恰是这些势同水火的竞争的对抗,导致了他们极高的发展压力和进取心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势,
结果是,广州和深圳在客观上经济发展态势已经领先全国(看经济数据去),携手崛起。

搞清楚愿望和实际的关系,再讨论民间意愿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验证 发表于 2016-4-28 13:13
我在广州生活了5年,拥有5年的广州户口。应该不会比你的经历少。
记住,愿望和实际是两码事
深圳和广东 ...

那请教前辈:双15所得税政策你怎么看?不给广东上税你怎么看?

这是问题的症结。这个结不解开,怎么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ltgeist 于 2016-4-28 13:56 编辑

转过来了

请问:北京和深圳,对中国的贡献在哪里?

现在说京沪深京沪深,把广州已经撇下了。请问楼上几位朋友,一线城市里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在这张图里是什么数字?

人要客观。老家人常说武汉历史上“驾乎津门 直逼沪上”,我也很骄傲,但细问一句,到底哪个数据驾乎津门呢:人口、gdp、国税、出口创汇、社会零售额?

还是要数字和事实说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weltgeist 发表于 2016-4-28 13:18
那请教前辈:双15所得税政策你怎么看?不给广东上税你怎么看?

这是问题的症结。这个结不解开,怎么携 ...


你还是没理解我上面的发言

记住,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广州深圳就意愿上不可能携手言和,一个地区两个强城挨着决定了他们是竞争关系,他们竞争态势势同水火短时间内不可调和。
但事实是,就是因为他们的互相竞争互相促进,让双方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导致结果是-----都崛起了,携手崛起
这叫做良性竞争导致双赢

城市的发展多在战略上思考  别局限于战术甚至战役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qhyqhy 发表于 2016-4-27 11:55
在新经济、新科技风起云涌、颠覆一切的年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快速变化,抛砖引玉预测一下十年后的格局:

...

论GDP,武汉要赶超重庆、天津、广州,十年内几乎无可能
论政治地位,重庆在网红市长奇帆的多年深耕下,随着两江新区、自贸区的相继批复,改革红利十年内将大大丰收
而武汉的交通、物流中心地位仍有很大变数,短期内都要受到郑州的考验。光谷虽然在光电子、医药、新能源上有非常大的潜力,但先天在互联网、商业、金融上劣势巨大,而且在自身的城市建设中仍不如成都、重庆。虽然是湖北人,但还是不太看好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3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eltgeist 发表于 2016-4-28 13:18
那请教前辈:双15所得税政策你怎么看?不给广东上税你怎么看?

这是问题的症结。这个结不解开,怎么携 ...

一个在广州工作的外地人拼了命的贬低深圳,还和岭南猴子一个口气质问深圳。深圳是广大外地人的深圳,于广东而言,深圳直辖才是终极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验证 发表于 2016-4-28 13:24
你还是没理解我上面的发言

记住,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广州深圳就意愿上不可能携手言和,一个地区两个 ...

再转发一组数字

四川2920亿,河南2655亿,湖南2138亿,湖北1961亿,云南1942亿,河北1901亿,安徽1899亿,黑龙江1816亿,贵州1725亿,广西1718亿.当年投到落后/过剩产能的四万亿到今天都在反思(的确需狠狠反思),但2015获财政转移支付最多的10个省份就接近2万亿的额度.换句话说,每两年就是一个四万亿.

这些省份都是净大额财政转入省份 上面只是一年的数据 建国后这些每年亏钱的省份的账本是怎么做平的

这是不是更大的战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weltgeist 发表于 2016-4-28 13:34
再转发一组数字

四川2920亿,河南2655亿,湖南2138亿,湖北1961亿,云南1942亿,河北1901亿,安徽1899亿,黑 ...

看你在财政和税收上打转出不来了 你忙吧
记住我前面发言最后一句话
另外告诉你,这几年,为湖北税收贡献最大的是武烟集团
行了
你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什么争的,各自在各自城市奋斗,自己有钱,也为这个城市缴纳税收,促进城市发展。
一个年收入30万的人缴纳的税收绝对比天天网上打嘴仗,天天说潜力无限的人爱这个城市百倍。因为他是用行动爱这个城市,而那些看好这个,不好看这个,天天说有潜力,只能是寄望于这个城市给他荣耀。
武汉肯定是希望用行动爱这个城市,而那些不爱这个城市,也无法对这个城市损失一毛钱,因为你是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验证 发表于 2016-4-28 13:39
看你在财政和税收上打转出不来了 你忙吧
记住我前面发言最后一句话
另外告诉你,这几年,为湖北税收贡 ...

请问前辈:就建国后的数字看,湖北是净财政转移支付流入地,还是净流出地?

每年按时打进湖北省财政厅的钱,是北京出的,还是中国之光深圳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做假的 有些城市天天走私、转口贸易 您以为自己真的看得透?

按高人的说法 只有一个数字是不会撒谎的 那就是真真实实上缴到国库里的税收

不仅是成就的表现 也是城品的象征。否则光环再多 口碑再好 创新再牛 都是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验证 于 2016-4-28 14:00 编辑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4-27 11:35
一季度武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9.1% 销售额增长67.6%
发布时间:2016-04-25 16:59:43来源:荆楚网进入电 ...



一季度,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1217.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同比回落1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98亿元,下降68.9%;第二产业投资381.86亿元,下降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33.27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60.67亿元,下降5.7%,回落11.5个百分点
-------------------------------------
这个新闻是典型报喜不报忧
只突出房地产持续高速增长
淡化固定投资增幅及工业投资增幅急剧下降的事实
要知道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对武汉发展的影响是远高于房地产的
这样粉饰太平的习气万不可滋长

最近有些网友把武汉一季度经济不景气归结于武烟  我当时就说没这么简单
为什么?
因为武烟的停产或者虚报影响的是工业增加值工业营收工业产值甚至财政税收等数据   它基本不会影响投资数据
如果只是工业增速萎靡,用武烟可以勉强解释。但如果投资萎靡,用武烟是无法解释的
投资代表是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8 14: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_king08 发表于 2016-4-28 13:39
这有什么争的,各自在各自城市奋斗,自己有钱,也为这个城市缴纳税收,促进城市发展。
一个年收入30万的人 ...

说的很实际,赞成,用行动去爱自己爱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13:05 , Processed in 0.04502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