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江城资讯] 2016年4月6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6 13: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lebron 发表于 2016-4-6 10:40
卓尔又在穷折腾。。。。。。。。。。。。。。

- -。同感、武汉有钱的民营企业就只有九州通和恒信。周黑鸭和食品铺子还差那么一点。小米能把总部搬回武汉就好了、成立一支湖北小米球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邹雪城:存储器基地项目是武汉承担的国家使命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3月28日,世界级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启动。

作为武汉集成电路产业从2000年一路走来的见证者,我十分激动。这不仅是对政府和诸多业内人士工作的认可,是集成电路产业腾飞的基础,也是武汉这座城市发展前瞻性的有力印证。我希望这个基地的动工,为我国填补主流存储器领域空白,实现产业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武汉优势在于十年积累

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武汉新芯是重要基础。按照基地发展计划,要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组建一家存储器公司作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实施主体公司。

可以说,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武汉离不开前期武汉新芯的发展。

两周前,我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透露,自己作为该公司筹备期论证专家小组的组长,曾在十多年前论证新芯成立必要性时投了唯一的反对票。

太想发展好这个产业了,是我投反对票的初衷。因为尽管当时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但规模还是太小、缺乏规模效应难以盈利;另外,当时选择的由其他企业托管的模式也不利于武汉打造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

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版图上,因政府的远见和坚持,武汉仍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因为武汉新芯十年发展作为基础,武汉争取到了投资240亿元美元的大项目。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不仅是武汉的荣誉,也是国家存储器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步。毕竟,中国主流存储器领域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落地武汉的原因和重要性,长江日报和省内、全国乃至全球媒体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报道。作为一名产业专家,我很高兴通过这次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宣传了武汉的集成电路产业。这可能将吸引到数以千计的企业和数以万计的人才将目光投向武汉、投向湖北,这是一件大好事。

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声音担忧产业的发展风险,但我仍坚持十多年前的观点,无论是国家布局还是地方作为,武汉有着发展国产集成电路产业的历史使命,追赶再难,也必须要做。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有责任和义务在国家战略中主动作为。所以武汉的任务既十分光荣,也十分艰巨,需要下定决心,争一口气。

通过媒体大量曝光,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乃是全国民众对集成电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一次重要的科普,同样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立自有的芯片产业迫在眉睫

作为一名产业专家,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产业事件。

3月以来,包括位于武汉的国家存储器项目在内,已有5座12寸晶圆厂投资项目陆续启动,另外4个项目分别为:美国万代半导体(AOS)公司宣布在重庆水土园区兴建12寸功率半导体晶圆厂及封测厂,总投资金额逾7亿美元,主要生产MOSFET产品;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正式签约,将兴建一座月产能达2万片的12寸晶圆代工厂,预计2018年量产,并将直接切入16纳米先进制程;CMOS影像传感器厂德科玛在江苏淮安投资,将在当地兴建一座小规模12寸晶圆厂,主要用来生产自家设计的CMOS感测组件,属于IDM厂的投资项目;紫光集团预计要在深圳兴建12寸晶圆厂,该厂预计2018年完工、2019年量产,第一期4万片产能当中,规划3万片生产NAND Flash,1万片生产DRAM。

不知大家看出来没有,真正由我国自主生产的有几家呢?

据传,最近美系半导体企业对中国中兴公司实行芯片禁运。上一次大规模的芯片禁运发生在2015年的4月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禁止向中国4家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出售用于高性能计算机和高端服务器系统的“至强”(XEON)芯片,给我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和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智慧化产业等制造了一些困难和麻烦。

集成电路就像信息产业的“粮食”,我们万一被断粮,该怎么活?这无疑凸显了武汉此次承担的国家使命——建设中国首家自主研发的闪存产品基地。

3月2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存储器芯片生产能力,在推动经济从低端制造向更先进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半导体行业总体上已成为中国决策层扶持的一个主要目标。中国台湾的集邦科技旗下的存储行业研究机构DRAMeXchange研究主管杨文得(Sean Yang)评价:“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突破,是中国公司真正走上自主生产半导体之路的里程碑。”

武汉新芯的陈少民说过一句话:“我国存储器产业发展春天已经到来,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有很大可能追赶并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我坚信,也许我们今天会有很大的困难要去克服,但最多5到10年,存储器产业一定会在中国兴旺发达。

中国半导体产能和投资都没有过剩

有人担心,中国半导体产能和投资是否过剩?

首先看两组数据:

——以8寸晶圆计算,2015年全球总月产能达1,635.0万片,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等前十大厂掌握的产能达全球总产能的72%,前十大厂中没有来自中国的。中国内地的半导体制造全球市占率仅为9.7%。

——代表了中国半导体制造业最高技术水平的企业中芯国际,在其销售额中,来自28nm以下的先进工艺产能贡献少之又少,多是集中在60nm以上,但目前全球半导体主流工艺已经进入到28nm以下,台积电、GF等全球制造大厂销售额中先进工艺的业务贡献率已经超过50%。

不难看出,中国半导体制造的产能自给率远远不足,在先进产能和关键产能方面,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制造大厂,产能过剩之说,在数据面前真的无法立足。

投资方面,2011到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6.4亿元,其中2014年新增固定资产644亿元。2015年1400亿的国家大基金才带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对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热潮。2014年全球半导体企业投资总计649.71亿美元,其中三星、英特尔等企业每年保持100亿美元以上的资本支出规模。在半导体制造方面,中国大陆的标杆中芯国际每年投资不及台积电的1/10。

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资本进入之前,中国半导体产能和投资都远远不够,更谈不上过剩。这也凸显了顶层规划和执行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国家01专项技术总师魏少军、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都在武汉说过,世界级存储器基地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的里程碑项目,一旦成功,将改变产业态势。而国家战略落地不易、产生积极效果更不容易,地方更应强化执行力,建议武汉解决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要素市场建设以及监管问题,以蹚出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我认为这是武汉承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3: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万的盐已经调够了,开始炒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3: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4: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佐罗 发表于 2016-4-6 13:43
老万的盐已经调够了,开始炒菜了

所以老万前期的盐没有白调  抓住了炒菜的关键    至于能不能炒得一手好菜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4: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老王召开武九外迁专题会  并且明确表示 十三五 期间  武九外迁   四环画圆  两项重大任务必须完成  看得出来这届市政府的魄力与恒心  同时抓住了城市发展的关键症结,希望有始有终  为复兴大武汉 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 武汉的城建 尤其 交通这块 会完成质的飞越   立体交通成网。  希望  在十四五的时候  武汉市完成了大拆大建 尤其交通道路建设完成之后  抓住城市细节  比如毛细血管之路  道路绿化 城市建筑规范化等等着手    拿 园林局  城管局 开刀 典型的不作为的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4: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新闻真是不错。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4: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把调研的那一年时间,争分夺秒的抢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政才会见劳尔·卡斯特 微妙的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6: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hyqhy 于 2016-4-6 16:31 编辑

武汉开出全国首条直达法国货运班列 比海运省时近40天

  4月6日,全国首条直达法国铁路货运线路——武汉至里昂铁路国际集装箱班列举行首发仪式。此举标志武汉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又新添了一条国际化大通道。

  6日上午10点28分,首趟武汉至里昂装箱班列从“汉新欧”的起点——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开出,载有汉产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及服装,将从阿拉山口出境,一路向西,横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6个欧亚大陆国家,至里昂全程约11300公里,用时约需16天

  该班列将从原来“汉新欧”的终点德国杜伊斯堡,向欧洲西南方向延伸数百公里,抵达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将每周开行两班。以后,不仅“武汉造”能十分快捷的出口到法国,武汉市民也能更加方便地享受到法国的美酒和其他制造品。

  货运代理方、来自北京的亚欧好运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往武汉发往法国的货物大多选择海运,运输时间为50至60天。武汉至里昂货运班列开通后,电子产品及服装等对运输时效更为敏感的货物将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据了解,武汉是法国在华投资最多的城市,也是法国民众在中国居住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武汉与法国在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园区建设、能源、现代服务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紧密。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马天宁表示,里昂是法国最重要的化工城市和铁路枢纽,武汉是华中重镇,市场庞大,“汉新欧”中法班列的开通,将更为紧密地连接武汉与法国,对提升两国经贸、文化关系作用巨大。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平对“汉新欧”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看好中铁集与“汉新欧”班列的合作前景。

  武汉市交委主任余世平介绍,目前“汉新欧”班列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亚欧国家,与其开展物流商贸深度合作交流及洽谈的中外城市多达50余个,货运量增长速度和回程货物量居全国第一接下来,还将开通“汉蒙欧”(武汉通过蒙古、俄罗斯到欧洲)专列线路

      据悉,今年中欧班列(武汉)计划开行300列。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实现每周开行3班的"热线"开行模式成为国内开行密度最高的地区。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段长龙文武表示:武汉至法国线路的开通,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些电器、陶瓷等外向型出口企业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他们能够将产品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运到武汉,然后乘坐中欧班列登陆法国,尽快投放该国市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WHXZer 发表于 2016-4-6 16:25
晕,不要瞎说,世界第一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才3700万标准箱,况且内陆港口和沿海港口完全没有可比性。这 ...

你把1个箱子算成了1吨重吧:)按一个箱子平均50吨计算,100万标箱刚好5000万吨。这是阳逻港2010年的水平,再建一个仅次于阳逻港规模的集装箱码头很正常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9: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山一角V 于 2016-4-6 19:04 编辑
wzgl 发表于 2016-4-6 18:42
你把1个箱子算成了1吨重吧:)按一个箱子平均50吨计算,100万标箱刚好5000万吨。这是阳逻港2010年的水平 ...


集装箱有50吨重?你运的是铁坨坨吗。。。
再说,你见过集装箱的计量单位是吨的吗?老板,给我来1吨电脑,0.002吨西红柿炒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9:2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glm 发表于 2016-4-6 14:36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老王召开武九外迁专题会  并且明确表示 十三五 期间  武九外迁   四环画圆   ...

武汉的城管真是不作为!关山大道摆摊都摆到马路中间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2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6-4-6 21:32 编辑
WHXZer 发表于 2016-4-6 16:25
晕,不要瞎说,世界第一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才3700万标准箱,况且内陆港口和沿海港口完全没有可比性。这 ...


言之有理,5000万吨集装箱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再则,长江中上游干流亿吨大港并不多,武汉新增一个5000万吨港口本身意义就很大,可以更加充实和提高武汉亿吨大港块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wzgl 发表于 2016-4-6 18:42
你把1个箱子算成了1吨重吧:)按一个箱子平均50吨计算,100万标箱刚好5000万吨。这是阳逻港2010年的水平 ...

一个箱子50吨重,这个说法缺依据,毕竟内河航运的集装箱多为普通集装箱,超大的十分少。集装箱很多是电器、服装、日用品甚至食品,本身就不是非常重,只是体积大。海运普通集装箱小的自重加货物可达到25吨左右,大的自重加货物可以达到30吨。也就是说一般一个箱子在20-30吨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17:38 , Processed in 0.05831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