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8-11 0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这么认为,反而更觉得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是大大刺激金融需求,其实是利好存贷款数据
我做一个很肤浅简单粗略假设
第一阶段(第0年至第10年)
起初,A市与B市各有三人,存款均为15万元(人均5万),贷款为0。
B市第一年出现炒房行为:P1用3万存款作首付,贷款7万购房,3万首付进入开发商账户,贷款7万也进入开发商账户,使B市企业端存款增至10万元,个人端存款减少至12万元,总存款保持在22万,但贷款余额增加至7万。
在接下来的10年里,A市三人每年每人储蓄5千,10年下来最终新增存款15万,总额达到30万,贷款仍为0;B市P1每年需偿还贷款3千,因此只存2千,P2每年存5千,P3每年存5千,合计每年新增存款1.2万,10年共增加12万,个人端由12万增至24万,企业端仍为10万,总存款达到34万。
然而10年末房价翻倍,P1以20万卖出房屋,偿还剩余贷款4万与利息1万,净得15万,加上自己10年积蓄的2万和首次购房剩余的2万,个人持有19万。P2用7万存款作首付,贷款13万购入该房,交易后B市个人端32万,P1有19万,P2有3万,P3有10万,企业端11万(含金融企业的1万利息),总存款43万,贷款余额13万。
第二阶段(第10年至第20年)
A市3人每年各存5千,合计1.5万/年,10年增加15万,总存款由30万增至45万,贷款仍为0。
B市方面,P1与P3每年存5千,P2因房贷每年固定支出4千,只能存1千,合计年储蓄1.1万,10年增加11万。十年后B市总存款由43万增至54万。
第2个10年末,B市房价再次翻倍至40万,P3以12万首付、贷款28万购那套房,P2已还贷款4万,剩余9万,出售后扣除9万贷款和2万利息,净得29万,存入个人账户。交易完成后,B市个人端总额大幅增加,P1有24万,P2有29+1+3=33万,P3有10+5-12=3万,总计60万,另外企业端13万(含金融企业的第二次房贷的2万利息),存款总计73万,同时贷款余额变为28万。
等于两次炒房,B市金融系统存贷总额已经是A市2.24倍了
然后更惨的是A市别看存款在增长,但是GDP统计应该是0,因为只有哐哐存钱,没有产生交易消费或生产,GDP应该不会有统计
所以上面现在很着急贷慢了,你多贷才有可能刺激消费交易生产,这都是利于GDP的
当然现实肯定是复杂的多,但是我觉得大概逻辑类似,炒房是创造了金融需求,炒房似乎是买房者储蓄出了血,但是刺激了信贷的产生,然后市场里多出来的钱,可以流向市场各处,尤其是房价上行时期,最后购房者卖出去其实还会大赚一笔,如果存下来其实连本带利多很多,只是这个游戏苦的就是最后一波的人要承受,所以现在高位站岗的人的确比较难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