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保定府

[城建档案] 【城建档案】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2011.04.21-2014.01.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4 1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1: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7月6日讯(记者卞宁)今天下午,市长马誉峰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调研。马誉峰强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成立对于保定发展意义重大。要依托保定独特的优势,找准创新中心自身的特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创新中心对保定发展产生的裂变效应。

  马誉峰首先听取了创新中心工作开展和企业入驻情况介绍。当得知创新中心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企业踊跃入驻时,马誉峰对创新中心工作给予肯定,并叮嘱工作人员,创新中心必须有自己的“门槛”,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要发挥好、维护好中关村的品牌效应,积极引入高端、创新能力强、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企业,时刻坚守中心的高贵,为保定发展多做贡献。

  在参观部分企业后,马誉峰与创新中心以及部分已入驻、即将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倾听大家的感受和建议。马誉峰指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创新中心的发展寄予厚望。特别是7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中关村进保定》的文章,对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吸引北京外迁企业入驻的做法给予

  

  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发展也是极大鼓舞。各位企业负责人到创新中心发展,体现出超凡的战略眼光,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回报。创新中心确定的“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的思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保定实际情况,必将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马誉峰强调,创新中心的成立是保定人民的梦想,为保定搭建了创新的平台,使保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保定毗邻京津,要实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必须依靠创新。面对当前机遇,市委、市政府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有信心,有能力把创新中心发展好。希望创新中心依托保定独特的优势,把中关村的创新基因、创新文化、创新模式移植到保定,找准保定创新中心的自身特点和立足点,积极引入新理念,始终引领新潮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中关村进保定》一文。本报现予转载。

  □人民日报记者  吴  兢  史自强  王昊男

  河北保定有了“中关村”。

  一幢“双子座”大厦,一块“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牌子,矗立在高新区朝阳大街上。这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发展近30年后,北京中关村移师保定:突破首都“虹吸效应”,打破固有合作模式,移植活跃创新基因……

  让创新基因异地生根

  140公里,41分钟,风驰电掣的京保高铁将两座城市连成一体。

  一方找“种子”,一方寻“土壤”,数十次交流对接、谈判合意,中关村和保定,成为一个“创新共同体”。中关村创新中心4月28日挂牌,仅一个多月,上百家企业慕名而来,超六成来自北京。

  “从北京上车,接个电话就到保定了。”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栋,既看中“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又看中这里人力成本的优势。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服务部经理邓延嵘,则对智力资源一见倾心:保定有17所高校、25万在校生,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万人拥有量在全国地级城市居首位。

  创新中心有自己的“门槛”——智能电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再高大上的项目,也要先过这道“门”。

  “我们经营的是创新,聚集创新要素,深化创新理念,拓展创新模式,构建创新生态,形成有活力、有包容力、有渗透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文化。”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许强,这样定位中关村的“创新基因”。

  把企业请上主席台

  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前一天,来自中关村的“紧急通知”,改变了会务组已经安排好的座位布置。

  “按照惯例,会场正前方只设置两排领导席。但中关村方面态度坚决,一定要把与会高新企业安排到前排,一定要在椅背上标明公司名称。”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孙婧回忆。

  揭牌仪式上,有的高新区领导只拿到了“站票”。这件事对当地人触动很大,中关村对企业的重视,对创新资源的重视,改变了他们的固有观念。

  “以前是企业找我们,现在是我们追着赶着找企业。”高新区工商局注册科科长陈红说。在高新区工商局,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享受“一站式”服务:办事材料有“温馨提示”,注册表格一次性“打包”发放,填写方式有参考模板,所有材料主动传到邮箱……

  20年长期合作,10年免租金,不干涉具体经营,不设多长时间招多少企业的框框,双子座大厦由保定市政府交给中关村全权运营。保定市长马誉峰说,我们要引入的,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带来税收、人才、平台、资源,利在长远,利在未来。

  具体负责中心运营的,是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扈德辉说:“以前是先拿地,然后一级开发、二级开发。创新中心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把中关村的品牌直接拿到保定,实现共赢。”

  跨区域做大“中关村”

  一块创新的试验田,一个服务的加速器,一种合作的新磁场。

  入驻企业最看重两件事:一是在北京完成保定的事,中心提供细致的在线服务,方便;二是在保定和北京差不多,中心硬件设施、配套服务等没有降档次,同城。

  创新中心的服务,更像是一种“私人订制”,对症下药,精确制导。这种服务,既是雪中送炭的资金支持,但又远不止这些。创新生态系统,是最核心的吸引力,将带来一个城市的裂变。

  马誉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新驱动,核心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保定自身优势,中关村创新中心会像一颗火种,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在高新区,在白洋淀科技城,乃至整个保定市不断点亮。

  许强则希望通过京津冀互动,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运用引领、辐射、带动、互补实现升华,做大中关村。



2008 bdall.com All Right Reserved
保定日报社 全保定网 版权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34# 小猪奴奴


   {:5_111:}忙起来就看的多发图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5 16: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入住什么公司了啊,开始招聘了吗,大家有没有消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09: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7月20日讯(记者周亚梅  通讯员郭远楠)来自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消息,截至今天,全球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天拓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九鼎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已经签约该创新中心,正在陆续入驻。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在保定市政府和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推动下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基地,也是全国首家由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创新中心。受我市委托,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团队提供专业的创新运营服务。

  创新中心分为产业服务区、企业办公区和公共配套区。其中一楼和二楼将打造成为创新服务街区,集中提供科技金融、会议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信息安全等一系列产业服务内容。   


  创新中心运营团队经过短暂而有序的工作实践,已经快速积累起创新体系的规划能力、创新思想的推广能力、创新平台的运营能力、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

  据了解,为促进主导产业发展,运营团队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打造电力全系统公共技术中试服务平台,目前实施方案正在策划编写过程中。此外,作为由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打造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中关村领创空间的首批合作城市,我市与中关村领创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已经签约,目前我市中关村领创空间选址及现场勘察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方案编写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2 09: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公司招聘信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2 11: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石家庄8月11日电(记者白林)50多岁的北京人包敦雷今年离开北京中关村,来到了位于河北保定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重打鼓、另开张。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而是在抢先机。
  包敦雷在北京做了10年的LED生意,在北京这并不算高端行业,他的厂子也在城乡接合部,环境不好。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包敦雷嗅到了商机,在保定注册了企业,把所有业务都搬到了保定。
  基于中关村向京外疏解的要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保定建起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专门公司负责运营。今年4月28日挂牌启用,成为中关村在北京之外设立的国内首个创新中心。
  “双子座”办公楼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首批14家合作单位已签约入驻。包敦雷的威控光电便是其中之一。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办公室成为包敦雷最新研发产品的展示平台,用以交流推介。而他的生产工厂就在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不远的高开区,这是他的保定合伙人提供的。记者近日来到包敦雷的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在积极生产。
  包敦雷说,从北京搬到了保定,成本下降了,效益也好了。在保定生产运营,还保留着北京原有的客户,如今在努力打开保定的市场。保定的技工水平高,不次于北京,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还是从北京带过来的。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项目负责人扈德辉说,我们主要发展智能电网、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的研发等产业,按此门槛筛选企业,企业不但要满足产业要求,还有具有创新先导性。项目启动3个多月来,我们接待了无数企业,这是个筛选的过程,更多的企业被筛掉了。
  河北保定距离北京不到200公里,素有“首都南大门”之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初,“房价先行”一度引起社会关注。如今,一大批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协同发展效果初显。
  保定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建英说,白沟新城与北京大红门市场签订合作协议,已入驻商户1500家,今年还有3000家;投资51亿元的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一期已投入运营;安国中药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总投资111.4亿元的28个项目加快建设;乐凯新材料工业园项目涂布隔膜生产线厂房建设基本完工。
  同时,保定还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驱动示范区。依托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的创新资源,提出8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推进学会与企业深度对接合作,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试验基地,一对一、一对多对接,使企业研发水平一举跃升到行业高端。去年9月以来,共达成合作项目71个。目前,正在谋划成立“中国科协国家级学会保定创新联盟”。保定还引导企业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已组建7个产业创新联盟。
  郭建英说,截至7月中旬,保定市与京津合作项目共175个,在建项目49项,总投资930亿元;签约项目58项,总投资1550亿元;洽谈项目68项,总投资125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6 2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1日,迎着深秋的潇潇风雨,记者来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探班”,感受到的是一股浓浓的早春情意。
  进入A座一楼大厅,几名工人正在角落里施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正在打造一个高科技宣传展示交流中心。中关村重视自我推广,运用了3D技术手段,这在保定是第一家。届时,电子展示屏通过感应参观者的手势,就能播放其想看的内容。
  来到三楼,透过落地玻璃,办公室内井然有序。在会客室,中关村发展集团保定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扈德辉跟我们介绍了创新中心的情况。“这是中关村‘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与其他项目不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双方深度合作,中关村既输出品牌又负责落地运营,因为中关村管理运营团队也走出来了。中关村最有价值的是创新文化,这种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制,而必须是结合当地的特点、诉求,实现本地化之后,来开展工作,使其具有可持续性。为此,我们规划确定了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研发等四个产业方向。从揭牌至今,总共接触了大约300家企业,严格按照规划筛选,还要审视企业的创新性是否突出,目前共有36家企业及机构入驻中心A座,其中将近一半项目来自北京。近期,我们还将启动B座的招商运营工作。”
  “半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引高端。包括引进高端企业,把北京、河北乃至全国的高端企业吸引到中心来。还包括引进高端资源,像引进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助力工业发展;引进冀商基金、河北川汇股权投资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打造公共技术融智空间,吸引带动智能电网高端企业进入。二是搭平台。其组成要素包括科技金融、创新人才、创新政策及技术平台等。比如,我们结合保定企业需求及经济发展现状,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已基本做好顶层设计,努力把传统的金融业态与创新的科技金融模式相结合,先勾画出清晰的蓝图,有了目标、方向和路径,再扎扎实实地做好落地工作,才能更好地为保定科技创新企业做好金融服务。此外,引进了赛伯乐、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电力检测平台机构等,全方位助力保定创新创业。
  “我们要做的第三方面工作是建氛围,即营造起创新文化的氛围。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通过举办企业沙龙、头脑风暴等活动,让大家轻松交流,分享经验,思想碰撞,加强企业间横向的关注和学习,增强他们思维的广度以及对接市场的敏感度,使企业持续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方面工作是做示范。充分发挥中关村的品牌影响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保定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扈德辉朴实的话语如同一道光,照亮了保定突围雄起的希望之路。不足半年时间,凭借中关村的影响力,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精心筛选汇聚了36家企业及机构,其中不乏行业领军者。
  A座的八楼全部被北京北信得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租下了。该企业是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底在新三板挂牌,主业为健康管理服务。“我们是冲着中关村来保定的。最初只想搞个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但8月底来了之后,经过了解,觉得创新中心的办公环境、服务运营理念以及开放的合作态度,跟我们特别搭。所以公司决定,在保定除了建研发中心以外,还成立了河北省分公司,业务辐射石家庄。现在,我们已经开展业务,在保定招了6个人,分公司架子搭起来了;跟河北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华电、河大等高校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中,分公司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随着对这里的了解逐步加深,我对保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该分公司负责人张文娟微笑着向我们介绍。
  依托与中关村的合作,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在创新中心建了保定培训中心,这也是该基地在我省设立的首家培训中心。中心总经理郝鹏说:“保定市与中关村的强强合作给了我们信心。创新中心来了用友、软通动力、碧水源等一批优秀企业,而保定市作为河北省改革创新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信息技术有一定基础,高校较多,智力储备丰实,加上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保定未来会更好。”
  从创新中心出来,外面秋雨潇潇,秋风瑟瑟。但是我想着“双子座”里创新创业热潮不息涌动,仿佛早春的阳光照进心房,看得见柳条上的鹅黄,内心满满的兴奋与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7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公司招聘信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7: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布在现场# 今天下午,中关村发展集团多位高管来我市考察。并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举行座谈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19: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频频造访交流  八错{: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2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我们公司弄个保定办事处啊 我也回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9 1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ocus.cn/news/chanye-2015-11-29/6230240.html
11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企业北京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碧水源”)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采取PPP模式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未来将投资80亿元治理水环境。其中,计划三年内投入资金不低于50亿元,为保定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碧水源将在保定高新区投资30亿元,建设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落地的华北区域负责人陈燕鹏说,碧水源是携有中关村创新基因的企业,成长于中关村创新氛围。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后,碧水源看中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运营单位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专业性和良好的创新服务体系,入驻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碧水源的发展模式是中关村区域合作走出的新模式,也是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过程结出的成果。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运营团队组织协调以中关村企业为代表的北京科技龙头企业,和保定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开展对接,力争落地保定。陈燕鹏表示,通过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运营团队的协调沟通,此次合作得以促成,体现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运营团队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中的桥梁、纽带和基础性政策平台作用得以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8:09 , Processed in 0.04803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